玻璃液搅拌棒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7771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68520.9

    申请日:2016-08-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57 C03B5/18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液搅拌棒,该搅拌棒包括主轴(10)和活动块(20),主轴(10)形成为具有大径段(11)和小径段(12)的阶梯轴,小径段用于与驱动电机相连,活动块(20)设置在主轴(10)的台阶面上且形成为与小径段(12)键连接的中空套筒结构,大径段(11)和活动块(20)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搅拌叶片(30)。将搅拌棒上的冷凝结石控制在可拆卸的活动块上,在清理冷凝结石时只需取出活动块,在最小程度影响生产工艺的前提下,解决了搅拌棒清理冷凝结石困难的问题,有效地减少基板玻璃产品中因搅拌棒上的冷凝结石回落造成的溶解不良等内部品质缺陷。(12)位于大径段(11)的上方,小径段(12)的上端

    玻璃的制造方法及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21347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80004232.9

    申请日:2011-11-18

    Abstract: 一种玻璃的制造方法,具备搅拌熔融玻璃(MG)的搅拌步骤。搅拌步骤是由第1搅拌步骤与第2搅拌步骤构成。第1搅拌步骤中,是在第1搅拌槽(100a)内将熔融玻璃(MG)一边从下方往上方导引一边搅拌。第2搅拌步骤中,是在第2搅拌槽(100b)内将在第1搅拌步骤搅拌后的熔融玻璃(MG)一边从上方往下方导引一边搅拌。第1搅拌槽(100a),具备能从第1处理室(101a)底部排出熔融玻璃(MG)的第1排出管(110a)。第2搅拌槽(100b),具备能从第2处理室(101b)内的熔融玻璃(MG)的液面(LL)排出熔融玻璃(MG)的第2排出管(110b)。

    玻璃的制造方法及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21347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80004232.9

    申请日:2011-11-18

    Abstract: 一种玻璃的制造方法,具备搅拌熔融玻璃(MG)的搅拌步骤。搅拌步骤是由第1搅拌步骤与第2搅拌步骤构成。第1搅拌步骤中,是在第1搅拌槽(100a)内将熔融玻璃(MG)一边从下方往上方导引一边搅拌。第2搅拌步骤中,是在第2搅拌槽(100b)内将在第1搅拌步骤搅拌后的熔融玻璃(MG)一边从上方往下方导引一边搅拌。第1搅拌槽(100a),具备能从第1处理室(101a)底部排出熔融玻璃(MG)的第1排出管(110a)。第2搅拌槽(100b),具备能从第2处理室(101b)内的熔融玻璃(MG)的液面(LL)排出熔融玻璃(MG)的第2排出管(110b)。

    用于光学品质玻璃的熔融玻璃递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74001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0880108754.1

    申请日:2008-08-08

    Abstract: 对熔融玻璃递送系统进行改进,使该系统与溢流下拉工艺相匹配。将澄清器不能去除的显著量的缺陷转移到玻璃板的不能用的进口和远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搅拌装置从澄清器的出口再定位至进口。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澄清器的基本形状优选从圆柱形变为双尖端(或鸥翼)形横截面,其中澄清器的尖端包含的玻璃将形成玻璃板的不能用的进口端。澄清器的一个或多个排放口优选位于这些尖端处,以使由排放口引起的任何同质缺陷转移到玻璃板的不能用的进口端。与圆柱形澄清器相比,澄清器横截面具有的高的宽高比能提高澄清效率。

    熔融玻璃供给装置及玻璃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3560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48143.6

    申请日:2006-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5/1875 B65G2201/0294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融玻璃供给装置及玻璃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在将从成为熔融玻璃的供给源的熔融窑(2)流出的熔融玻璃供给于供给流路(4)的中途,在上下游方向上相邻地配设多个搅拌槽(K1、K2),在至少相邻的两个搅拌槽(K1、K2)中,在上游侧的搅拌槽(K1)的上部或下部的任一方形成流入口(M1),在另一方形成流出口(N1),并且,将下游侧的搅拌槽(K2)的流入口(M2)及流出口(N2)分别形成为上下部与上游侧的搅拌槽(K1)相同,将上游侧的搅拌槽(K1)的流出口(N1)、和上下部与该流出口(N1)相反的下游侧的搅拌槽(K2)的流入口(M2)经由连通路(R1)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