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168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028127.4
申请日:2003-06-12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18 , B22F3/001 , B22F2998/00 , C22B4/06 , C22B5/12 , C22B34/1263 , C22B34/1295 , B22F9/20 , B22F9/28
Abstract: 通过混合基体金属的可化学还原的非金属性基体金属前体化合物和合金元素的可化学还原的非金属性合金元素前体化合物以形成化合物的混合物来制备用合金元素合金化的基体金属制品(20)。该合金元素优选与该基体金属热物理熔体不相容。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该化合物的混合物化学还原成金属性合金,而不熔化该金属性合金,并随后压实该金属性合金以产生密实的金属制品(20),而不熔化该金属性合金且不熔化该密实的金属制品(20)。
-
公开(公告)号:CN10583444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0288834.6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苏州思美特表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龚强
IPC: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纳米尺寸气泡作为晶种诱导生产球型和类球型银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将配置好的分散剂溶液预先加入到反应釜内,开启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在反应釜内的分散剂溶液中产生可控的微纳米气泡(0.1nm~900nm),随后同时加入配制好的氧化液(含有银离子或银氨溶液的水溶液)和还原液(含有一种或多种羟胺类化合物或维生素C或甲醛或水合肼的水溶液),在强烈搅拌下进行还原反应,利用在分散剂溶液内预先生成的微纳米气泡作为晶种,在整个还原反应过程中这些微纳米气泡晶种可以有效的控制被还原银颗粒的粒径。该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银粉在生产过程中的颗粒粒径,同时对晶核生长速率和分散性具有良好的控制,所生产的银粉具有非常好的结晶度、球形度、高振实和高分散性,尤其银粉颗粒内部的疏松结构对于银粉的活性有很大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550639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634616.9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C13/0835 , A61C13/081 , B22D21/025 , B22F2998/10 , C22C1/0433 , C22C1/051 , C22C19/055 , C22C19/056 , C22C19/07 , B22F9/08 , B22F2009/0828 , B22F9/04 , B22F2009/048 , B22F9/18 , B22F9/305 , B22F3/02 , B22F3/20 , B22F3/225 , B22F3/10 , B22F3/15 , A61L27/04 , A61L27/045 , A61L27/30 , A61L2420/02 , A61L2420/04 , A61L2420/06 , A61L2430/12 , B22F1/0003 , B22F3/1007 , C22C19/057
Abstract: 提供铸造时的熔液流动性优良的牙科用的铸造用坯锭材、能够制造上述的牙科用的铸造用坯锭材的粉末冶金用金属粉末、使用所述牙科用的铸造用坯锭材来制造的牙科用金属部件、以及使用所述牙科用金属部件制造的牙科用修复物。牙科用的铸造用坯锭材(1)作为原料供铸造使用,从而用于铸造牙科用金属部件。作为构成牙科用的铸造用坯锭材(1)的合金,是如下合金:Co是主成分,按26质量%以上35质量%以下的比例包含Cr,按5质量%以上12质量%以下的比例包含Mo,按0.3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的比例包含Si。而且,牙科用的铸造用坯锭材(1)由金属粉末的烧结体构成,相对密度是92%以上99.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03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180073810.4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印度马德拉斯理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25 , B22F1/0018 , B22F9/18 , B82Y20/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17/20 , C01B19/007 , C09K11/00 , C30B7/00 , C30B29/02 , G01N33/54393 , H01L29/127 , Y10S977/779 , Y10S977/896 , Y10S977/95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在多孔凝胶基质的框架内合成金属量子簇的方法。例如,在交联聚丙烯酰胺凝胶基质中合成了Ag25(谷胱甘肽)18量子簇。该方法能够大规模进行,并且产生单分散的金属量子簇。
-
公开(公告)号:CN103998632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280050193.0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南非原子能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J·T·奈尔 , W·L·雷蒂夫 , 约翰·路易斯·哈文加 , W·杜普莱西斯 , 约翰尼斯·彼得勒斯·勒·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18 , C22B4/005 , C22B4/04 , C22B34/14 ,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含锆原料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包含分解锆石('DZ')的原料氟化以获得氟锆化合物和氟硅化合物。将氟锆化合物与氟硅化合物分离。可选地,将氟锆化合物与非氟卤素、碱金属非氟卤化物或碱土金属非氟卤化物进行反应,从而获得锆的非氟卤化物。在等离子还原阶段中,在还原剂的存在下,对所述氟锆化合物或者,当存在所述锆的非氟卤化物时,对所述锆的非氟卤化物进行等离子还原,获得金属锆。
-
公开(公告)号:CN10399863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80050193.0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南非原子能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J·T·奈尔 , W·L·雷蒂夫 , 约翰·路易斯·哈文加 , W·杜普莱西斯 , 约翰尼斯·彼得勒斯·勒·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18 , C22B4/005 , C22B4/04 , C22B34/14 ,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含锆原料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包含分解锆石('DZ')的原料氟化以获得氟锆化合物和氟硅化合物。将氟锆化合物与氟硅化合物分离。可选地,将氟锆化合物与非氟卤素、碱金属非氟卤化物或碱土金属非氟卤化物进行反应,从而获得锆的非氟卤化物。在等离子还原阶段中,在还原剂的存在下,对所述氟锆化合物或者,当存在所述锆的非氟卤化物时,对所述锆的非氟卤化物进行等离子还原,获得金属锆。
-
公开(公告)号:CN10334802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80066999.4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卡尔斯特里姆保健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18 , B22F1/0025 , B22F9/24 , B22F2998/00 , B82Y30/00 , C01B21/24 , C22B11/00 , C22B59/00 , C22C1/0466 , C22C5/06 , C22C28/00 , Y10T428/298 , B22F2009/245 , B22F22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并请求保护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制品。这种方法可提供相对于先前方法形态改进且一氧化氮共产生减少的纳米材料。这种材料适用于电子应用。例如通过多元醇方法使用包含硝酸银、乙二醇、PVP且特别是镧系金属如镧化合物的溶液制备银纳米线。
-
公开(公告)号:CN103212712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11171.7
申请日:2003-06-12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4/1295 , B22F3/001 , B22F9/18 , B22F2998/00 , C22B4/06 , C22B34/1263 , B22F9/28 , B22F3/12 , B22F3/15 , B22F3/17 , B22F3/20
Abstract: 一种由金属组元构成的金属制品(20)由该金属组元的非金属性前体化合物的混合物所制造。化学还原该非金属性前体化合物的混合物以产生初始金属材料,而不熔融该初始金属材料。固结该初始金属材料以产生固结的金属制品(20),而不熔融该初始金属材料且不熔融该固结的金属制品(20)。
-
公开(公告)号:CN101704103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910259391.8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元磁新型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B22F3/1125 , B22F9/082 , B22F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热导管内部毛细结构的复合铜粉,该复合铜粉为铜粉和造孔剂粉末组成的混合物。使得在无需更改现有导热管制造工艺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更有利的毛细结构层。本发明所获得的复合铜粉经震实烧结后,制成高孔隙率的毛细结构层,其有效孔隙率和通孔率比普通铜粉大大提高,渗透率比普通铜粉烧制的材料也大大提高,大大提高了热导管的传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19065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80131405.6
申请日:2009-08-06
Applicant: 地方独立行政法人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 , 大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062 , B22F1/0018 , B22F9/18 , B22F9/30 , B22F2999/00 , B82Y30/00 , C01G3/02 , C01P2002/72 , C01P2002/88 , C01P2004/04 , C01P2004/51 , C01P2004/64 , C07F1/005 , C09C1/622 , Y10T428/12181 , Y10T428/2991 , B22F220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耐氧化性优异的铜系纳米粒子。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涉及一种铜系纳米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碳原子数5以上的1,2-烷基二醇及/或其衍生物的有机物的存在下,在非氧化性气氛下对有机铜化合物,以该化合物的开始分解的温度以上且低于完全分解温度的温度施行热处理,从而获得含有有机成分的铜系纳米粒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