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54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7587.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银硅(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 银硅(宜昌)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 , C23C16/40 , C23C16/34 , C23C16/455 , C23C16/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包覆异质结结构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硅碳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表面包覆异质结结构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包括硅碳复合颗粒和包覆于硅碳复合颗粒表面的氧化钛层,以及包覆于氧化钛层上的氮化钛层。本发明制备的包覆氧化钛、氮化钛结构的负极材料制备电池的容量达到1900‑2100mAh/g,首次效率达到90‑95%,循环100周之后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2%。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3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38982.8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银硅(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离子导体包覆多孔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树脂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预碳化,得到碳前驱体;将碳前驱体破碎后与碱进行固相混合,之后对混合物顺次进行活化处理和酸洗,得到多孔碳材料;将硅烷类化合物通过沉积反应在多孔碳材料表面制备纳米硅,得到纳米硅沉积多孔碳基底;在保护气气氛下通入碳源气对纳米硅沉积多孔碳基底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硅烷沉积多孔碳复合材料;将硅烷沉积多孔碳复合材料、金属盐、磷酸盐溶液和碱性沉淀剂混合后顺次进行回流反应和煅烧处理,即得到快离子导体包覆多孔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快离子导体包覆硅烷沉积多孔碳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容量高、循环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0799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7904.8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银硅(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2/336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04 , C01B32/348 , C01B32/354 , C01B32/05 , C01B33/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三维多孔碳基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有机碳源和导电剂混合于溶液中,将得到的混合物在惰性气体条件下顺次进行干燥固化、碳化,得到改性碳前驱体;将改性碳前驱体在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活化处理,得到改性三维多孔碳骨架;在保护气体条件下,向改性三维多孔碳骨架通入硅烷气,进行气相沉积得到硅/改性三维多孔复合材料;在保护气体条件下,向硅/改性三维多孔复合材料通入碳源气,进行气相沉积得到改性三维多孔碳基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改性三维多孔碳基硅碳负极材料,膨胀率低,循环性能好,导电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438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16566.0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银硅(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4/48 , C01B33/113 , C01B3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首效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使用液相预锂方法,使用电解液溶剂液相预锂,条件温和稳定,形成的硅酸盐包覆层均一稳定。本发明使用金属钠、钾等低熔点金属,通过和SiOx中的氧结合形成硅酸盐,再通过锂源置换方法,减少金属锂、氢化锂等高价锂源的使用,降低成本。本发明的高首效SiOx负极材料的容量达到1350~1450mAh/g之间,首次效率90~92%,循环50周之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1.9%。
-
公开(公告)号:CN1160372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61200.5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银硅(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碳负极材料制备用粉碎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粉碎装置领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密闭投料站、主机、内分级、外分级收集器、布袋除尘器和引风机;磨盘,磨盘可转动设置在主机的腔体中,并与主机驱动连接;多个锤头,多个锤头周向均布设置在磨盘上;刮料器,刮料器设置在相邻两个锤头之间,并与磨盘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密闭投料站,利用密闭气流输送物料,减少了粉尘污染,提高了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9858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461817.9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郑州市博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料粉碎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硅氧原材料制备用粉碎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粉碎机构与清理机构,有益效果在于:当装置结束工作之后,启动旋转电机,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带动正磁板转动,由于正磁板与刮筒通过磁性连接,所以正磁板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刮筒转动,然后刮筒一侧的刮刀对主体内壁的杂质进行刮除,由于刮筒的转动使表面压强变小,内部压强不变,形成压力差产生吸力,将刮除的杂质从进孔吸入刮筒的内部,当需要清理的时候只需要将抽屉抽出即可,此举有利于解决现有的粉碎装置在粉碎之后内壁会沾附原料或者污垢杂质,缺少对内壁清理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02308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1261229.0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包括:A)将催化剂前驱体和碳源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表面包覆石墨烯层的催化剂;B)用酸腐蚀表面包覆石墨烯层的催化剂,分离得到石墨烯笼材料;C)将石墨烯笼材料与纳米硅球磨,干燥得到前驱体材料;D)将前驱体材料和碳源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石墨烯,除去催化剂,形成石墨烯笼结构;在将纳米硅沉积在石墨烯笼内部或表面,再将无定型碳包覆作为缓冲体和导电剂,可以有效抑制硅在循环过程中的粉化,提高循环性能。同时此制备方法简单,且耗时短,能耗低、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26999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83129.9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A、将1,4-双(对羧基苯基)-1,3-丁二烯与钠的碱性化合物的乙醇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B、将石墨负载材料与所述混合溶液混合后冷冻干燥后得到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能有效解决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容易溶解在有机电解质溶液中,导致其循环性能差、倍率性能低以及容量低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02308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61229.0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包括:A)将催化剂前驱体和碳源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表面包覆石墨烯层的催化剂;B)用酸腐蚀表面包覆石墨烯层的催化剂,分离得到石墨烯笼材料;C)将石墨烯笼材料与纳米硅球磨,干燥得到前驱体材料;D)将前驱体材料和碳源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石墨烯,除去催化剂,形成石墨烯笼结构;在将纳米硅沉积在石墨烯笼内部或表面,再将无定型碳包覆作为缓冲体和导电剂,可以有效抑制硅在循环过程中的粉化,提高循环性能。同时此制备方法简单,且耗时短,能耗低、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8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35178.5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银硅(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 银硅(宜昌)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4/66 , H01M4/80 , H01M4/1393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铜箔‑硅碳一体化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多孔铜箔与所述树脂溶液复合后,将所得多孔前驱体采用活化气体进行活化,得到多孔铜‑碳复合骨架前驱体;在保护气体条件下,通入硅烷气,将所述多孔铜‑碳复合骨架前驱体进行气相沉积后,通入碳源气,进行碳包覆,得到多孔铜箔‑硅碳一体化负极极片。本发明通过铜箔与硅碳负极材料的一体化结合,使得硅碳材料与铜箔集流体具有更强的结合力,可防止硅碳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分层和脱落,具有高容量超长循环的特点,同时缩短了电池制备的工艺流程,降低了时间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