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66431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82562.0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58 , H01G9/016 , H01G11/28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17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优化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的物理特性,该可极化电极层形成在集电器上。进行第一步骤以制备包含多孔颗粒、氟类粘合剂、能够溶解所述氟类粘合剂的良溶剂和不能溶解所述氟类粘合剂的不良溶剂的涂布液。进行第二步骤从而用所述涂布液涂布集电器以在集电器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所述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的粘度设定为0.5Pa·s~3.5Pa·s,所述良溶剂(GS)与所述不良溶剂(PS)的重量比(GS/PS)设定为60/40~80/20。因此可以防止出现可极化电极层中的裂纹和可极化电极层厚度上较大的不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866430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82560.1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9/058 , H01G9/04 , H01G13/00 , C09J127/12 , C09J127/16 , C09J179/08 , C09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28 , H01G11/66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可极化电极层与底涂层之间的粘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于在集电器上形成底涂层的第一步骤和用于在所述底涂层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的第二步骤。第一步骤通过以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涂布所述集电器而进行,所述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包含导电性颗粒、第一粘合剂和第一溶剂。第二步骤通过以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涂布所述底涂层而进行,所述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包含多孔颗粒、第二粘合剂和第二溶剂。第一溶剂能够溶解或分散所述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第二溶剂能够溶解或分散所述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底涂层与可极化电极层之间界面的融合增强了两层之间的粘合。
-
公开(公告)号:CN1866430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610082560.1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9/058 , H01G9/04 , H01G13/00 , C09J127/12 , C09J127/16 , C09J179/08 , C09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28 , H01G11/66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可极化电极层与底涂层之间的粘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于在集电器上形成底涂层的第一步骤和用于在所述底涂层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的第二步骤。第一步骤通过以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涂布所述集电器而进行,所述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包含导电性颗粒、第一粘合剂和第一溶剂。第二步骤通过以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涂布所述底涂层而进行,所述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包含多孔颗粒、第二粘合剂和第二溶剂。第一溶剂能够溶解或分散所述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第二溶剂能够溶解或分散所述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底涂层与可极化电极层之间界面的融合增强了两层之间的粘合。
-
公开(公告)号:CN1866431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610082562.0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58 , H01G9/016 , H01G11/28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17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优化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的物理特性,该可极化电极层形成在集电器上。进行第一步骤以制备包含多孔颗粒、氟类粘合剂、能够溶解所述氟类粘合剂的良溶剂和不能溶解所述氟类粘合剂的不良溶剂的涂布液。进行第二步骤从而用所述涂布液涂布集电器以在集电器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所述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的粘度设定为0.5Pa·s~3.5Pa·s,所述良溶剂(GS)与所述不良溶剂(PS)的重量比(GS/PS)设定为60/40~80/20。因此可以防止出现可极化电极层中的裂纹和可极化电极层厚度上较大的不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866432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610082563.5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28 , H01G11/66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17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优化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的物理特性,该底涂层形成在可极化电极层与经表面粗糙化的集电器之间。进行第一步骤以在其表面已经被粗糙化的集电器上形成底涂层,并进行第二步骤以在底涂层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所述第一步骤通过以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涂布集电器来进行,该涂布液包含导电性颗粒、粘合剂和溶剂;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的粘度设定为0.15Pa·s~0.75Pa·s,导电性颗粒(P)和粘合剂(B)的重量比(P/B)设定为20/80~40/60。因而可以高精度地调节底涂层的涂布区域,并且可以降低底涂层的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866432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82563.5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28 , H01G11/66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17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优化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的物理特性,该底涂层形成在可极化电极层与经表面粗糙化的集电器之间。进行第一步骤以在其表面已经被粗糙化的集电器上形成底涂层,并进行第二步骤以在底涂层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所述第一步骤通过以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涂布集电器来进行,该涂布液包含导电性颗粒、粘合剂和溶剂;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的粘度设定为0.15Pa·s~0.75Pa·s,导电性颗粒(P)和粘合剂(B)的重量比(P/B)设定为20/80~40/60。因而可以高精度地调节底涂层的涂布区域,并且可以降低底涂层的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01692501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150405.2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0 , H01M2/06 , H01M2/04 , H01M2/08 , C09J167/02 , C09J17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65 , H01M2/0417 , H01M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和绝缘材料及使用该绝缘材料的电池容器。该蓄电池能够长期保持电极杆贯穿部的密封特征。该蓄电池包括:设置成围绕在盖(12)中形成的孔(16)的环形件(15)、从收集板(17)延伸并布置在盖(12)的一侧上且穿过孔(16)伸出的电极杆(14)、以及布置在盖(12)的另一侧上的压板(18),压板(18)与收集板(17)协作保持它们之间的环形件(15),从而将电极杆(14)固定至盖(12),其中在电极杆(14)的基部处设置比盖(12)厚的套环(23),从而该套环(23)接收压板(18),并且环形件(15)由比套环(23)厚的橡胶板形成,或者环形件(15)由树脂板形成,并且在树脂板的顶端处设置用于挤压设置在电极杆(14)的基部处的O形环(27)的斜面(28)。
-
公开(公告)号:CN100585913C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680016980.8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和绝缘材料及使用该绝缘材料的电池容器。该蓄电池能够长期保持电极杆贯穿部的密封特征。该蓄电池包括:设置成围绕在盖(12)中形成的孔(16)的环形件(15)、从收集板(17)延伸并布置在盖(12)的一侧上且穿过孔(16)伸出的电极杆(14)、以及布置在盖(12)的另一侧上的压板(18),压板(18)与收集板(17)协作保持它们之间的环形件(15),从而将电极杆(14)固定至盖(12),其中在电极杆(14)的基部处设置比盖(12)厚的套环(23),从而该套环(23)接收压板(18),并且环形件(15)由比套环(23)厚的橡胶板形成,或者环形件(15)由树脂板形成,并且在树脂板的顶端处设置用于挤压设置在电极杆(14)的基部处的O形环(27)的斜面(28)。
-
公开(公告)号:CN101239717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09982.5
申请日:2003-07-03
Applicant: 可乐丽化学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34
Abstract: 活化处理含碳材料而得到的活性炭的碱金属总含量为100ppm以下,或者重金属总含量为20ppm以下且碱金属总含量为200ppm以下。这样的活性炭在作为电子器件的原材料使用时,不易发生由碱金属或重金属的还原析出所致的枝结晶化现象,不易引起短路等故障,还显示出良好的自身放电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646423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3809133.X
申请日:2003-04-22
Applicant: 可乐丽化学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5 , C01B32/342 , H01M4/0471 , H01M4/583 , Y02E60/13
Abstract: 作为电双层电容器的极化电极有用的活性炭,是通过将碳材料和碱金属氢氧化物保持固体状态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保持其固体状态造粒,将得到的造粒物保持其固体状态脱水,将得到的粒状的脱水物活化处理从而得到的。在造粒工序中优选的造粒处理压力是0.01-300托,优选的造粒处理温度是90-140℃。在脱水工序中优选的脱水处理压力是0.01-10托,优选的脱水处理温度是200-4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