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184C
公开(公告)日:2002-04-17
申请号:CN96121077.X
申请日:1996-11-09
Applicant: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IPC: H04B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13/09 , H03M13/453 , H03M13/6306 , H03M13/6513 , H04L1/1819
Abstract: 在差错控制中,纠错解码单元33借助于预定比特数从接收信号中选择具有低可靠性的比特位置,并通过总计在该比特位置处存在的误差产生错误模式,和根据追踪解码单元332中的每个错误模式来执行对接收信号的追踪解码。追踪解码单元332通过使用接收信号中每个比特的可靠性来计算每个错误模式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109A
公开(公告)日:1997-09-10
申请号:CN96121077.X
申请日:1996-11-09
Applicant: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IPC: H04B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13/09 , H03M13/453 , H03M13/6306 , H03M13/6513 , H04L1/1819
Abstract: 在差错控制中,纠错解码单元33借助于预定比特数从接收信号中选择具有低可靠性的比特位置,并通过总计在该比特位置处存在的误差产生错误模式,和根据追踪解码单元332中的每个错误模式来执行对接收信号的追踪解码。追踪解码单元332通过使用接收信号中每个比特的可靠性来计算每个错误模式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1A
公开(公告)日:1997-11-26
申请号:CN96191269.3
申请日:1996-10-22
Applicant: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IPC: H04Q7/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1887 , H04B1/707 , H04L1/1692 , H04L1/1809 , H04L2001/0096
Abstract: 在单向分组交换式的CDMA移动通信中,将信息包分割成帧单位进行发送。此时,为实现帧单位的再发送、提高发送效率,在后向信道中,作为后向控制信号的发送时序,设定将规定的帧分割成三部分所得的第一、第二、第三发送时序。基站100在某一帧使用码A(前向信道)向移动站70发送前向信号(前向控制信号及用户数据信号),在移动站70中接收到该帧中的该前向信号时,移动站70在下一帧的第一发送时序中使用码A′发送该前向信号的接收确认信号(后向控制信号)。反之,在未能正常地接收该帧信号时,移动站70在下一帧的第一发送时序中使用码A′发送该前向信号的再发送请求信号(后向控制信号)。在移动站80、90中也进行同样的处理。但在这种情况下,后向信道中的发送时序成为第二、第三发送时序。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1C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96191269.3
申请日:1996-10-22
Applicant: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IPC: H04Q7/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1887 , H04B1/707 , H04L1/1692 , H04L1/1809 , H04L2001/0096
Abstract: 在单向分组交换式的CDMA移动通信中,将信息包分割成帧单位进行发送。此时,为实现帧单位的再发送、提高发送效率,在后向信道中,作为后向控制信号的发送时序,设定将规定的帧分割成三部分所得的第一、第二、第三发送时序。基站100在某一帧使用码A(前向信道)向移动站70发送前向信号(前向控制信号及用户数据信号),在移动站70中接收到该帧中的该前向信号时,移动站70在下一帧的第一发送时序中使用码A′发送该前向信号的接收确认信号(后向控制信号)。反之,在未能正常地接收该帧信号时,移动站70在下一帧的第一发送时序中使用码A′发送该前向信号的再发送请求信号(后向控制信号)。在移动站80、90中也进行同样的处理。但在这种情况下,后向信道中的发送时序成为第二、第三发送时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