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滚子轴承以及推力滚子轴承用轨道圈

    公开(公告)号:CN1101145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80080556.8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推力滚子轴承用轨道圈(10、20)包括轨道面(11、21),多个第一滚子(30)在轨道面(11、21)上滚动。轨道面(11、21)具有与第一滚子(30)接触的第一全凸部(12、22)。推力滚子轴承用轨道圈(10、20)的径向截面中的第一全凸部(12、22)的第一表面(12s、22s)的形状为第一单一圆弧。因此,能减少因第一滚子(30)相对于推力滚子轴承用轨道圈(10、20)相对滑动而产生的热。

    轴承套圈的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798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16370.6

    申请日:2017-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比所提供的钢材其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得到抑制的轴承套圈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制备钢材和用于从所述钢材获取轴承套圈的加工部的步骤(S0);将钢材放置在加工部上的步骤(S2);通过将加工部上的钢材加热到A1相变点以上的温度后将钢材的一部分冲压成环形,之后在加工部上对环形的钢材进行淬火来获取轴承套圈的步骤(S3~S13)。在获取轴承套圈的步骤中,在钢材的氧化得到抑制的状态下且在对钢材的第1部分与第2部分之间施加张力的状态下执行加热及冲压,其中,该第1部分与该第2部分隔开间隔彼此远离,加工部在沿钢材的表面的至少一方个向上被插入至第1部分与第2部分之间。

    机械部件
    4.
    发明公开
    机械部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957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80060347.8

    申请日:2022-08-19

    Inventor: 水田浩平

    Abstract: 机械部件为由实施了淬火和回火的钢构成的机械部件。机械部件具有表面,表面的残留奥氏体量A(单位:%)与表面的原奥氏体晶粒的平均粒径B(单位:μm)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1.61‑0.51×A‑0.027×B≥0…(1)。

    轴承环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2697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1928.X

    申请日:2016-08-23

    Abstract: 该轴承环制造方法包括在成形台上放置被加热至A1相变点以上的温度的钢材的第一步骤以及在从钢冲压出环形构件之后在成形台上成形和淬火环形构件的第二步骤。冲压模具(30)被构造成可分成内筒(30B)和外筒(30A)。在第二步骤中,通过将内筒(30B)的末端和外筒(30A)的末端压入线圈材料(2)来从线圈材料(2)冲压出环形构件(2A)。通过进一步将内筒(30B)的末端压入环形构件(2A),同时环形构件(2A)被保持在外筒(30A)与成形模具(32)之间来执行冲压出的环形构件(2A)的成形工艺和淬火工艺。因此,可以提供维持轴承环的良好成形精度且进一步缩短制造工艺的轴承环制造方法。

    滚动部件及滚动轴承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56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80066767.7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滚动部件(10)具有表面(10a,10b,10c,10d)并且是钢制成的。滚动部件具备自表面起至深度为20μm为止的区域即表层部(50)。钢含有0.70质量%以上且1.10质量%以下的碳、0.15质量%以上且0.35质量%以下的硅、0.30质量%以上且0.60质量%以下的锰、1.30质量%以上且1.60质量%以下的铬、0.01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的钼、和0.01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的钒,并且剩余部分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表层部的钢中的氮浓度在0.2质量%以上。

    轴承垫圈的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53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31928.8

    申请日:2017-04-24

    Abstract: 轴承环制造方法包括:将成型单元(3)中的钢材加热至等于或高于A1转变点的温度,随后在成型单元(3)中将钢材(2)的一部分冲裁成环状,此后,在成型单元(3)中,对环状的钢材(2)进行淬火处理,以获得轴承垫圈。在沿着钢材(2)的表面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对夹着成型单元(3)的彼此远离的钢材(2)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施加张力的情况下,对钢材(2)进行加热和冲裁。施加张力以将钢材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增大一长度,该长度对应于当钢材被加热至加热和冲裁的步骤中的温度时,钢材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发生热膨胀的量。成型单元包括用于冲裁钢材(2)的第一模具(30)和面向第一模具(30)的第二模具(36),第一模具(30)或第二模具(31、32)具有成型面,该成型面具有凹曲面(35A)。

    机械部件
    10.
    发明公开
    机械部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225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80029142.8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机械部件(10)具有表面,并且是由实施了淬火和回火的钢制成的。机械部件具备形成在表面(10a、10b、10c、10d)上的渗氮层(11)。钢包含0.95质量%以上1.10质量%以下的碳、低于0.30质量%的硅、低于0.50质量%的锰、低于0.0080质量%的硫、和1.3质量%以上1.6质量%以下的铬,并且残余部分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表面的平均氮浓度在0.10质量%以上。表面的硬度在850Hv以上。表面的残余奥氏体量在20体积%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