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565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10220054.X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F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22 , H01M2/022 , H01M10/0431 , H01M10/0587 , H01M10/123 , H01M10/125 , H01M10/286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Y02E60/12
Abstract: 本发明是将电极体(20)收纳在有底圆筒形状的外壳(10)内的圆筒形电池的负极板(22),所述电极体(20)将正极板(21)和负极板(22)夹着隔板(23)进行层叠,然后卷成涡旋状并使负极板(22)处于外侧,所述负极板(22)包括:第一负极部(22a),该第一负极部(22a)在构成电极体(20)的状态下双面隔着隔板(23)与正极板(21)相对;以及第二负极部(22b),该第二负极部(22b)是成为电极体(20)的最内周的部分,在构成电极体(20)的状态下,仅单面隔着隔板(23)与正极板(21)相对,其负极活性物质的密度比第一负极部(22a)要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14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294290.8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FD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同时实现循环寿命的改善以及电池的制造效率和品质的提高的碱性二次电池用负极和包含该负极的碱性二次电池。电池2具备包含隔膜28、正极24和负极26的电极组22,负极26具备负极芯体62、由负极芯体62保持的负极合剂层68、配置于负极合剂层68的表面的氟树脂层90,负极合剂层68包括位于电极组22的最外周部的最外周第1区域74和位于最外周第1区域74的相反侧的最外周第2区域78,构成最外周第1区域74的部分的第1氟树脂层82的氟树脂量记为A、构成最外周第2区域78的部分的第2氟树脂层84的氟树脂量记为B时,满足A>B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14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0294290.8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F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28 , H01M50/107 , H01M50/179 , H01M4/24 , H01M4/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同时实现循环寿命的改善以及电池的制造效率和品质的提高的碱性二次电池用负极和包含该负极的碱性二次电池。电池2具备包含隔膜28、正极24和负极26的电极组22,负极26具备负极芯体62、由负极芯体62保持的负极合剂层68、配置于负极合剂层68的表面的氟树脂层90,负极合剂层68包括位于电极组22的最外周部的最外周第1区域74和位于最外周第1区域74的相反侧的最外周第2区域78,构成最外周第1区域74的部分的第1氟树脂层82的氟树脂量记为A、构成最外周第2区域78的部分的第2氟树脂层84的氟树脂量记为B时,满足A>B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09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0233861.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FDK株式会社
Abstract: 镍氢二次电池(2)具备包括隔膜(28)、正极(24)以及负极(26)的电极组(22),负极(26)具备负极芯体和保持于负极芯体的负极合剂层,在负极合剂层中含有氟树脂,在以涂布于负极(26)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表示的情况下,氟树脂的含量在0.2mg/cm2以上、2.0mg/cm2以下的范围内,负极合剂层的单位体积中所含的氟树脂的比率即氟树脂含有率在负极合剂层的内层部比在负极合剂层的外层部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09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233861.7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FDK株式会社
Abstract: 镍氢二次电池(2)具备包括隔膜(28)、正极(24)以及负极(26)的电极组(22),负极(26)具备负极芯体和保持于负极芯体的负极合剂层,在负极合剂层中含有氟树脂,在以涂布于负极(26)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表示的情况下,氟树脂的含量在0.2mg/cm2以上、2.0mg/cm2以下的范围内,负极合剂层的单位体积中所含的氟树脂的比率即氟树脂含有率在负极合剂层的内层部比在负极合剂层的外层部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820452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187253.5
申请日:2012-06-07
Applicant: F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286 , H01M4/0435 , H01M4/242 , H01M4/26 , H01M4/3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镍氢二次电池用负极是与正极(24)及隔板(28)一起形成电极群(22)的带状的负极(26),该负极由芯体和覆盖该芯体的两面且含有大量储氢合金粒子的负极合剂层构成,其中,以与正极(24)及隔板(28)一起形成电极群(22)的卷绕状态来看,该负极包含两面都介以隔板(28)与正极(24)对向的主体部(56),以及从主体部(56)的端部沿卷绕方向伸出、两面中仅一个面介以隔板(28)与正极(24)对向的最外周部(50)及最内周部(58),该最外周部(50)及最内周部(58)的储氢合金粒子具有大于主体部(56)的储氢合金粒子的平均粒径的平均粒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