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6258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61326.5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针叶树根际生防促生细菌双向伯克霍尔德氏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针叶树根际生防促生细菌双向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ambifaria)菌株ZB‑155,具有产IAA、解磷能力,对樟子松等针叶木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该菌株还有分泌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能力,并且该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对苗木立枯病、杨树烂皮病、松枯梢病、榛子叶枯病和榛子褐斑病等致病菌具有抑菌作用,而且还能改善植物根际土壤营养成分,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菌株及其衍生产品在植物种植和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5726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671285.4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樟子松根际具疣篮状菌SBS‑ZGTP02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拉丁文为Talaromyces verruculosus,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768。本发明提供的樟子松根际具疣篮状菌可提高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促进樟子松苗木的生长,改善樟子松根际土壤和理化性状,并提高樟子松根际土壤中的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5726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71285.4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樟子松根际具疣篮状菌SBS-ZGTP02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拉丁文为Talaromyces verruculosus,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768。本发明提供的樟子松根际具疣篮状菌可提高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促进樟子松苗木的生长,改善樟子松根际土壤和理化性状,并提高樟子松根际土壤中的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7224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90571.9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利用茉莉酸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的方法,涉及东北大黑鳃金龟的防治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利用茉莉酸处理红皮云杉幼苗,对东北大黑鳃金龟通过嗅觉识别寄主植物进而选择取食等行为产生影响,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对红皮云杉幼苗的危害。利用茉莉酸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的方法:用0.1~1.0mmol·L-1茉莉酸的丙酮水溶液喷施处理2年生红皮云杉幼苗,所述0.1~1.0mmol·L-1茉莉酸的丙酮水溶液是由6%丙酮溶液作为溶剂稀释定容而成。利用本发明方法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对红皮云杉幼苗的危害防治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2960869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25145.4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IPC: A41D13/00
Abstract: 风力灭火机手灭火时穿的组合式防护服,它涉及的一种防护服,以解决阻燃服不能阻隔火焰的辐射热,影响灭火机手的灭火效率的问题。左前襟、右前襟与后衣片缝合成坎肩,左半袖、右半袖4与坎肩缝合成隔热上衣,衣领5缝合在隔热上衣的领口处,两个隔热手臂套分别设置在左半袖和右半袖的袖口处,两个大腿隔热垫均设置在隔热上衣的下面且分别位于两个膝盖上部的大腿部位,两个隔热脚腿套均设置在与两个大腿隔热垫的下面,且两个隔热脚腿套分别位于两小腿和脚面处,左前襟、左半袖、衣领、两个隔热手臂套、两个大腿隔热垫和两个隔热脚腿套均采用防辐射面料,右前襟、右半袖和后衣片均采用棉纤维面料或网格布。本发明用于风力灭火机手灭火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67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55558.5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IPC: A01H1/02 , C12Q1/6895 , A01G7/06 , A01N57/20 , A01N27/00 , A01N37/18 , A01N43/16 , A01N31/02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寒月季及其杂交栽培方法,属于月季培育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月季基因型进行分析,选择具有抗寒性能的野生月季和栽培月季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在野生月季花期开放前,喷施活性喷剂,在野生月季花期开放后,将栽培月季的花粉粘贴在野生月季的花蕊上,花粉接触并完成授粉;在授粉后施加肥料,从杂交后月季的每个代系中筛选出表型和基因型稳定的抗寒品种进行选育和繁殖,通过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基因型分析和选择性诱导杂交栽培出抗寒月季,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和品质,缩短育种周期。本发明的抗寒月季具有适应低温环境的能力,能够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和开花,扩大了月季的栽培区域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54314.5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季幼苗移栽用生根壮苗剂及月季幼苗生根培养方法,涉及植物生长技术领域,该生根壮苗剂包括以下原料: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肥料、生根粉、糖类物质、水溶性维生素B1、硼砂、磷酸二氢钾、锌硫脲、甘露醇、微生物菌剂。采用本发明的月季幼苗移栽用生根壮苗剂能够快速促进幼苗生根,使移栽后幼苗生长更加快速,提高移栽成活率。在月季幼苗生根培养时具有生根率高、抗逆性强、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使用生根壮苗剂能够快速促进月季幼苗生根,提高移栽成活率,降低成本,可广泛应用于月季幼苗的生产和移栽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158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43965.5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植物源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为了现有技术中缺少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植物源引诱剂的问题。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活性组分由a‑蒎烯、石竹烯、月桂烯、罗勒烯、马鞭草烯醇和a‑法尼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当活性组分为6种时,其质量份数比为:(0.75~1.5):(0.1~1.0):(0.75~3.0):(0.25~1.2):(0.5~2.5):(0.25~1.5);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使用方法,将装载有所述植物源引诱剂的载体置于诱捕器中,置于发生或可能发生榛实象区域,离地1.8m处,对榛实象进行诱捕。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活性成分通过GC‑EAD、GC‑MS、EAD电生理筛选以及嗅觉行为测试筛选得到,填补了植物源引诱剂防治榛实象的研究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71471.7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金龟子绿僵菌、生物防治菌剂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14‑1,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751。本发明所提供的金龟子绿僵菌M14‑1防治松树天牛的效果佳。实施例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M14‑1菌株处理松树云杉花墨天牛幼虫,第6d时松树云杉花墨天牛幼虫的累计死亡率都高达100%,感染率达到了80%;金龟子绿僵菌M14‑1菌悬液处理松树天牛成虫,灰长角天牛成虫的死亡率为100%,致死中时LT50为4.15d。可见,金龟子绿僵菌M14‑1可以广泛地用于松树天牛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615842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143965.5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植物源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为了现有技术中缺少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植物源引诱剂的问题。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活性组分由a‑蒎烯、石竹烯、月桂烯、罗勒烯、马鞭草烯醇和a‑法尼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当活性组分为6种时,其质量份数比为:(0.75~1.5):(0.1~1.0):(0.75~3.0):(0.25~1.2):(0.5~2.5):(0.25~1.5);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使用方法,将装载有所述植物源引诱剂的载体置于诱捕器中,置于发生或可能发生榛实象区域,离地1.8m处,对榛实象进行诱捕。本发明植物源引诱剂的活性成分通过GC‑EAD、GC‑MS、EAD电生理筛选以及嗅觉行为测试筛选得到,填补了植物源引诱剂防治榛实象的研究空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