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16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448341.6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1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一种用于福廷瓶头霉的荧光原位杂交鉴定探针及鉴定方法,它涉及基因检测领域,所述的探针的序列如下:5'Cy3‑ACGCATGGTAAAATTGCAAGA‑3'。所述的探针用于福廷瓶头霉的定殖检测。本发明设计的福廷瓶头霉的荧光原位杂交鉴定探针,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可对根系中的真菌定殖进行检测。本发明依据IGS1片段设计的特异性探针,分析根系内部真菌的分布,准确性高。通过接种真菌,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可了解真菌的侵入动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535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23146.1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9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检测真菌与细菌互作中解磷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引物及方法,它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杜鹃花类菌根真菌与菌根辅助细菌互作中,针对想要分析解有机磷相关基因的表达而目前没有有效的定量检测技术的问题,所述的引物为细菌解磷相关基因引物,以及真菌解磷相关基因引物。检测方法:提取细菌RNA和菌根真菌菌丝RNA;将提取的细菌RNA和菌根真菌菌丝RNA反转录成cDNA;以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用所述的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靶标基因的表达水平。本发明并通过筛选出来的解有机磷相关基因引物对基因进行扩增及表达量的检测,以此判断杜鹃花类菌根真菌与菌根辅助细菌互作对解有机磷效应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158301.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一种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引物及检测方法,它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杜鹃花类菌根真菌(Oidiodendron maius)目前没有有效的定量检测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检测引物为:上游引物EMS1:5'‑TGAGACCAAAGTCCCCTTCAACCAAAA‑3';下游引物EMS4:5'‑TTGGTGGCAATCAAAAGAGATAC‑3'。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本发明的方法1)特异性好、鉴定快速:引物包括杜鹃花类菌根真菌(Oidiodendron maius)的特异性序列。2)准确定量,灵敏度高。3)实用性好、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5354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23145.7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检测真菌两种定殖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引物及检测方法,它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兰科菌根真菌与菌根辅助细菌互作中,对细胞壁降解酶及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目前没有有效的定量检测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引物含有β‑1,4葡聚糖酶GH45基因引物、β‑1,3葡聚糖酶GH16基因引物、β‑葡萄糖苷酶GH1基因引物、木聚糖酶GH11基因引物、果胶裂解酶Pel C基因引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GH28基因引物、几丁质酶GH18基因引物和多酚氧化酶PPO基因引物。本发明可以定量检测植物根部的兰科菌根真菌与菌根辅助细菌互作中真菌细胞壁降解酶及多酚氧化酶基因表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158301.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一种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引物及检测方法,它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杜鹃花类菌根真菌(Oidiodendron maius)目前没有有效的定量检测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检测引物为:上游引物EMS1:5'‑TGAGACCAAAGTCCCCTTCAACCAAAA‑3';下游引物EMS4:5'‑TTGGTGGCAATCAAAAGAGATAC‑3'。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本发明的方法1)特异性好、鉴定快速:引物包括杜鹃花类菌根真菌(Oidiodendron maius)的特异性序列。2)准确定量,灵敏度高。3)实用性好、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18262453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22709433.7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根真菌分离观察装置及其放置和观察机构涉及真菌分离观察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观察装置包括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外部设置有观察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一侧内部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转盘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培养箱上端安装有显微镜,所述显微镜下端固定连接有补光灯,所述培养箱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温灯,通过培养箱对内部多组菌根真菌的培养基进行密封保护,避免外部环境污染,通过保温灯对培养箱照射升温,保证菌根真菌生长分离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便于非取出状态下显微镜对同一透明板上表面的多个培养基进行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208297528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981415.5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1N33/569
Abstract: 一种防止对胶体金免疫试纸条误操作的装置,它涉及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检测草莓镶脉病毒胶体金免疫试纸条,尤其是实验室中使用的试纸条,不能防止误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样品垫间隔块,将样品垫和备用样品垫隔开,这样在将样本滴加到样品垫后,发现滴加错误可以使用备用样品垫滴加正确样本。并通过保护罩避免操作人员与滴加在样品垫上的样本接触。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草莓镶脉病毒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7764235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20224450.2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1N33/569
Abstract: 一种草莓斑驳病毒血清学检测用酶标板,涉及一种血清学检测用酶标板。是要解决现有草莓斑驳病毒血清学过程中所用的酶标板在加样时,容易加到壁上,且容易产生气泡,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该酶标板包括酶标板本体和上盖,所述酶标板本体上设有呈网格状排布的酶标板孔,酶标板孔的底部封闭,酶标板孔为漏斗形结构,酶标板本体中部外凸有裙边结构,裙边结构的外表面设有凹凸齿,所述上盖的内侧四面侧壁上均设有卡条,卡条的顶部与上盖的顶部内侧留有距离,在卡条的顶部与上盖的顶部之间设有滤纸层和吸水纸层。该酶标板在使用时无气泡产生,在显色时更容易对比和查看显色结果。其上盖还可用于酶标板的拍干。本实用新型用于草莓斑驳病毒血清学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8546214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2736373.8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根真菌鉴定取样装置及其挖取和清理装置涉及菌根真菌取样技术领域;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挖取装置,所述挖取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转动连接转环,所述转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另一端铰接有铲刀,通过把手向下推动铲刀,铲刀带动伸缩杆一延伸,在铲刀大半进入土壤后,向两侧推动铲刀,转动把手,带动铲刀、伸缩杆一,转环转动,铲刀转动对菌根真菌根系的土壤进行切割,拉动把手,使铲刀带动菌根真菌根系上升,从而将杜鹃花根部及周围土壤完整取出,不伤及根系及真菌环境,保持样品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184401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697981.2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及其培养和供水机构涉及分室培养装置技术领域;所述的培养装置通过将多个连接板底部的卡块依次对着底板顶部连接框的卡槽,使得连接板通过卡块与卡槽与底板连接,再通过第一密封垫避免水流漏出,连接完毕后从而形成培养壳,再将尼龙隔离网板通过凹槽插入连接框和连接板内,进而形成培养室和菌丝室进行分室培养,再通过壳盖底部的连接柱对着连接板顶部的连接槽,进而形成封闭空间进培养,培养完毕后,依次拆开壳盖、连接板,进而可以单独取出进行清理,从而完成分室培养和便于清理培养装置的操作,达到培养装置可循环利用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