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挤出片和树脂成型品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61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80012429.X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共挤出成型时外观设计性的恶化,能够抑制真空成型等热赋形时表面的膨出、裂纹,并且能够提高机械强度和生产率的共挤出片。共挤出片1包含聚碳酸酯树脂,具备芯层2、外皮层3和外皮层4,所述芯层2由发泡树脂形成,所述外皮层3由非发泡树脂形成且层叠在芯层2的一个主面上,所述外皮层4层叠在芯层2的另一个主面上。芯层2所包含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熔体体积速率(MVRc)与外皮层3和外皮层4中的任一者所包含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熔体体积速率(MVRs)满足以下的式(1)。1.5≤MVRs/MVRc≤8.0(1)。

    共挤出片
    2.
    发明公开
    共挤出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86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80051523.6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真空成型等热赋形时的表面的膨出、裂纹且能够得到优异的机械强度的共挤出片。共挤出片(1)包含聚碳酸酯树脂,具备由发泡树脂形成的芯层(2)以及由非发泡树脂形成的外皮层(3)和外皮层(4)。外皮层(3)层叠于芯层(2)的一个主面,外皮层(4)层叠于芯层(2)的另一个主面。外皮层(3)和外皮层(4)的树脂材料具有芯层(2)的树脂材料的载荷挠曲温度以上的载荷挠曲温度。共挤出片(1)具有0.4~0.9g/cm3的密度,且满足式(1){0.10≤(t1+t2)/T≤0.5}。式(1)中,t1表示外皮层(3)的厚度,t2表示第二外皮层(4)的厚度,T表示共挤出片(1)的厚度。

    挤出发泡片以及挤出发泡片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741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31185.X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得到优异的真空成型性的挤出发泡片以及挤出发泡片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在从挤出发泡片(1)的下方照射光的状态下,从上方同时拍摄挤出发泡片(1)和标尺(10),得到图像(21)。对图像(21)进行边缘处理得到图像(22)。通过对图像(22)进行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而得到图像(23)。图像(23)表示图像(22)中的亮度的频率分布。从图像(21)去除标尺(10)而得到图像(24)。通过对图像(24)进行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而得到图像(25)。在用二维谱图表示图像(23)时,提取根据标尺的1mm间隔的刻度而出现的1次峰(P1)、2次峰(P2)以及3次峰。在用二维谱图表示图像(25)时,相当于中央峰(P0)的位置处的亮度值与相当于3次峰(P3)的位置处的亮度值之差Δ在用256灰阶表示时小于25。

    树脂薄板及树脂成形体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58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223399.0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薄板及树脂成形体,能够使用载荷挠曲温度高的热塑性树脂,并兼顾轻量性和强度。树脂薄板(1)由热塑性树脂构成,且具备作为发泡树脂层的芯层(2)和在芯层(2)的厚度方向外方连续地形成的表面层(3)。芯层(2)包含区域(A1)和定位于区域(A1)与两表面层(3)之间的区域(A2)。区域(A2)具有比区域(A1)小且小于50%的平均空隙率。热塑性树脂具有90℃以上的载荷挠曲温度。树脂薄板具有1~40mm的厚度。表面层具有树脂薄板的厚度的5~50%的厚度。这样,在具有90℃以上的载荷挠曲温度的热塑性树脂中,通过适当地设定树脂薄板的厚度和表面层的厚度,能够兼顾轻量性和强度。

    共挤出片
    5.
    发明公开
    共挤出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561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80012456.7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真空成型等热赋形时表面的膨出、裂纹,并且能够获得优异的机械强度的共挤出片。共挤出片(1)包含聚碳酸酯树脂,具备由发泡树脂形成的芯层(2)、以及由非发泡树脂形成的外皮层(3)和外皮层(4)。外皮层(3)层叠在芯层(2)的一个主面上,外皮层(4)层叠在芯层(2)的另一个主面上。共挤出片(1)具有1.6~3.3倍的发泡倍率。共挤出片(1)具有1~5mm的厚度,并且满足式(1){0.10≤(t1+t2)/T≤0.5}。式(1)中,t1表示外皮层(3)的厚度,t2表示第二外皮层(4)的厚度,T表示共挤出片(1)的厚度。

    共挤出片
    6.
    发明公开
    共挤出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545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80044664.0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真空成型等热赋形时表面的膨出、裂纹,并且能够获得优异的机械强度的共挤出片。共挤出片(1)包含聚碳酸酯树脂,具备由发泡树脂形成的芯层(2)、以及由非发泡树脂形成的外皮层(3)和外皮层(4)。外皮层(3)层叠在芯层(2)的一个主面上,外皮层(4)层叠在芯层(2)的另一个主面上。共挤出片(1)具有0.4~0.9g/cm3的密度。共挤出片(1)具有1~5mm的厚度,并且满足式(1){0.10≤(t1+t2)/T≤0.5}。式(1)中,t1表示外皮层(3)的厚度,t2表示第二外皮层(4)的厚度,T表示共挤出片(1)的厚度。

    树脂发泡板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058867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090000956.0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保持优异的强度的树脂发泡板。树脂发泡板具备具有由发泡成型形成的气泡的板主体。板主体具有2个以上的孔和发泡树脂部。在将2个以上的孔的第一孔的几何学重心(以下,称为重心)和具有与第一孔的重心最接近的重心的第二孔的重心连结的线上,第一孔的重心至第二孔的重心的平均距离(W1)、从第一孔的重心至第一孔与发泡树脂部的边界的平均距离(W2)、以及从第二孔的重心至第二孔与发泡树脂部的边界的平均距离(W3)满足{0.3<(W2+W3)/(W1‑(W2+W3))<2.3}。由此,实现气泡的气泡直径的均匀化而提高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