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35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0234515.8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剂载体、复合催化剂、制备复合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应用。该催化剂载体包含掺杂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VA、VIA和VIIA族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的介孔含碳基质,并且还包含分散有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单原子的活性位点。本发明的催化剂载体中过渡金属以单原子活性位点均匀分散在载体中,从而提高了活性位点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2392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280864.X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层状正极极片、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锂电池层状正极极片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匀浆: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醇盐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浆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具有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锂氧化物;涂布:将所述浆料均匀涂布于基材的表面;干燥:将涂布有浆料的基材进行干燥,使有机溶剂挥发,浆料中的固体物质粘结在基材上,得到预制极片;碾压:对所述预制极片进行碾压,即得锂电池层状正极极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保护层,降低正极表面的分解副反应,从而提高锂电池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47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039255.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交连铁氮掺杂碳骨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该催化剂的通式为:Fe3C@FeNC,所述催化剂包括Fe3C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和铁氮掺杂碳骨架,所述Fe3C纳米颗粒位于所述碳纳米管中,所述碳纳米管与所述铁氮掺杂碳骨架相互交连,形成三维互穿网络结构。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氧还原和氧析出催化活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47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039255.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交连铁氮掺杂碳骨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该催化剂的通式为:Fe3C@FeNC,所述催化剂包括Fe3C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和铁氮掺杂碳骨架,所述Fe3C纳米颗粒位于所述碳纳米管中,所述碳纳米管与所述铁氮掺杂碳骨架相互交连,形成三维互穿网络结构。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氧还原和氧析出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41192.4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过渡层为玻璃态过渡层,玻璃态过渡层包括以下原料中的至少2种:氧化钠,氧化铅,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锡,或二氧化硅;玻璃态过度层通过升温煅烧法得到。该过渡层能通过简易有效的升温煅烧法与无机固态电解质紧密接触,得到含有过渡层的固态电解质,同时,在后续工段中该过渡层能与锂金属发生部分还原反应,从而使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通过连续稳定界面进行紧密结合,进而增强锂金属和无机固态电解质的接触,使两者之间产生较强的结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8202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80093622.7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IPC: H01M4/92 , H01M4/96 , B01J23/42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656 , B01J27/24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催化剂及其形成方法。复合电催化剂可以是使用单原子方法将铂(Pt)基催化剂和碳基非贵金属催化剂相结合。燃料电池催化剂可以包括氮掺杂炭载体和分散在所述载体中的多个铂原子和非贵金属催化剂原子。所述分散的原子可以在所述载体中彼此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6149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980094484.1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高功率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高功率正极材料可包含由片状一次粒子形成的多孔结构的二次粒子。高功率正极材料可具有由以下化学式表示的组成:LiMO2,其中M表示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其在完全不带电状态下的平均氧化态为2至3,或在完全带电状态下的平均氧化态为3至4。具有片状一次粒子的前驱体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将沉淀剂、络合剂和金属化合物混合;控制前驱体溶液的至少一个第一条件以使前驱体溶液成核以生成核;以及在搅拌条件下将前驱体溶液递增地添加到反应器的基础溶液中以进行反应,同时将反应条件调节至第一条件,以使前驱体溶液成核以生成核;然后将反应条件调节至第二条件,同时将前驱体溶液递增地添加到基础溶液中,以使核生长形成具有片状一次粒子的前驱体。此外,多孔结构的正极材料可通过将前驱体与锂源混合并在预定操作条件下烧结该混合物来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0866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64593.9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H01M4/90 , H01M12/08 , B01J21/18 , B01J23/755 , B01J35/00 , B01J35/08 , B01J37/0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碳球/石墨烯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催化技术领域。该双功能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体系中,加入含氮有机聚合物单体,滴加氧化剂诱导共聚合反应,混合均匀,反应完成,过滤,清洗,干燥,得聚合物空心球;将聚合物空心球与氧化石墨烯悬浊液、金属盐溶液混合均匀,使金属离子负载到聚合物空心球和氧化石墨烯上,并使聚合物空心球分布于氧化石墨烯片层间,组装完成,分离出固体,清洗,冷冻干燥,得组装体;将组装体置于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热处理,冷却,即得空心碳球/石墨烯双功能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氧反应催化活性,在充放电循环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28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1465257.6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 香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催化活性的Fe‑N‑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金属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ZIF‑8载体和铁源进行球磨混合,使铁源嵌入ZIF‑8载体的框架内;S2、对步骤S1的产物进行第一次高温处理;S3、用酸清洗步骤S2的产物,去除多余的铁源;S4、将步骤S3的产物进行二次高温热处理,稳定炭结构,即得高催化活性的Fe‑N‑C催化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Fe‑N‑C催化剂含有较高浓度的金属单原子和大孔比例,表现出很好的燃料电池催化性能,而且合成方法简单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