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螺旋状复合纤维驱动器的模量分析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044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0956693.6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螺旋状复合纤维驱动器的模量分析测试方法,其包括步骤:将由纤维基体和聚合物基质构成的纱线加捻成一阶超螺旋结构,形成所述复合纤维驱动器;基于所述复合纤维驱动器的一阶超螺旋结构,构建模量数学模型;根据所述模量数学模型获取所述复合纤维驱动器在动态温度下的模量。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纤维驱动器的模量分析测试方法可以通过直接拍摄或观察这样的非接触测试,来完成对超螺旋状复合纤维驱动器的模量分析测试,从而为超螺旋状复合纤维驱动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引;本发明方法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对复合纤维驱动器的模量进行分析测试,还可以选择纤维基体和聚合物基质材料的最佳热力学性质和比例的组合,以最大化各向异性。

    一种超螺旋状复合纤维驱动器的模量分析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04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56693.6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螺旋状复合纤维驱动器的模量分析测试方法,其包括步骤:将由纤维基体和聚合物基质构成的纱线加捻成一阶超螺旋结构,形成所述复合纤维驱动器;基于所述复合纤维驱动器的一阶超螺旋结构,构建模量数学模型;根据所述模量数学模型获取所述复合纤维驱动器在动态温度下的模量。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纤维驱动器的模量分析测试方法可以通过直接拍摄或观察这样的非接触测试,来完成对超螺旋状复合纤维驱动器的模量分析测试,从而为超螺旋状复合纤维驱动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引;本发明方法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对复合纤维驱动器的模量进行分析测试,还可以选择纤维基体和聚合物基质材料的最佳热力学性质和比例的组合,以最大化各向异性。

    一种柔性可编织的压力传感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97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65469.4

    申请日:2022-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可编织的压力传感器,包括:至少两根电极纱线,其中,两根电极纱线存在至少一个相互交叉的点位形成电容结构;所述电极纱线包括:弹力纱线;导电线,缠绕在所述弹力纱线上;弹性介电层,包裹在所述弹力纱线和所述导电线外;其中,当相互交叉的点位受压后,所述弹性介电层发生变形以减小两根电极纱线中导电线之间的距离。由于本申请中电极纱线是基于普通的弹力纱线制作而成,弹力纱线缠绕的导电线并设置弹性介电层后,仍然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弹性,则电极纱线可以编织,由于本发明的柔性可编织的压力传感器具有可编织性,使压力传感器与织物在编织过程中紧密结合,确保柔性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较高。

    湿气发电材料及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6647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577026.7

    申请日:2022-05-25

    Inventor: 陶肖明 杨素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湿气发电材料组合物、由所述组合物形成的薄膜以及包括所述薄膜的湿气发电装置。所述湿气发电材料组合物包含吸水聚合物、酸/水溶性盐以及有机溶剂与水的二元溶剂,所述组合物能够形成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薄膜。所述湿气发电装置包括所述薄膜以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位于基材上的所述薄膜的下表面电连接,且第二电极与所述薄膜的上表面电连接。至少薄膜的上表面被部分暴露于周围环境,并且从薄膜的上表面到下表面发生自发性吸水和离子的解离/扩散,由此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和电流。

    一种微电子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479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0090752.4

    申请日:2019-01-29

    Inventor: 陶肖明 刘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子纱线,包括相互接触的组件纱和芯纱。组件纱中设置有电子元器件的柔性纤维结构基底,使得柔性纤维结构基底非常柔软;同时由于芯纱的延展性低于组件纱的延展性,使得当微电子纱线发生形变时,芯纱承受载荷,并限制轴向拉伸变形,进而避免组件纱承受载荷,以使微电子纱线不易损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电子纱线的制备方法,所制备而成的微电子纱线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一种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46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50272.9

    申请日:2019-07-18

    Inventor: 曾炜 陶肖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纳米片在水中混合,超声,得到混合体系;S2)将所述混合体系涂覆于基材上,低温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热电材料;或将所述混合体系过滤,得到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热电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硫化米纳米片层加入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中,可提高得到的复合热电材料中的能量过滤效应,不断可维持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及降低导热率,而且提高了复合热电材料的Seebeck系数,进而使复合热电材料的ZT值大幅度增加;并且本发明得到的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热电材料具有可调的P-N型热电特性。

    高弹性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3137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110237446.2

    申请日:2011-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导电纤维,包括以下原料: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和高弹性聚合物,其中所述碳纳米管与所述高弹性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8~20;所述碳纳米管与所述离子液体的重量比为4~6:1,其中,所述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的盐,所述1-丁基-3-甲基咪唑的盐选自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或它们的任意混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弹性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弹性导电纤维既具有碳纳米管的高导电性,还具有聚合物纤维的力学性能。此外,该高弹性导电纤维可单轴拉伸至100%而无显著的电性能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