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包水口的夹取换装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3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26806.6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包水口的夹取换装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位移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位移件,第一位移件提供第二转动件、第三位移件以及夹紧件整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往复移动作业,第二转动件提供第三位移件以及夹紧件整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转动作业,第三位移件提供夹紧件在第三方向上的往复移动作业,进而通过操作夹紧件对水口进行夹取,完成对水口的定位、夹取操作,同时,伴随第一位移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位移件的配合作业,可以操作水口至目标位置,整个作业过程不再需要多余人力去夹取换装水口,进而规避传统水口夹取换装工具使用的缺陷,节省人力,有利于连铸自动化生产,提高安全性,降低人工作业时对操作的高要求,降低作业难度。

    中厚板铸机开浇防止铸坯与引锭头粘结装置及开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009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72826.9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中厚板铸机开浇防止铸坯与引锭头粘结装置及开浇方法,其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隔板和与第一隔板底侧固定连接的支撑脚,调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轴和若干调整垫片,限位轴沿竖向固定在第一隔板上,若干调整垫片以串联的方式套在限位轴外,夹紧组件包括夹具和夹具压板,夹具通过夹具压板安装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设有与限位轴对应的定位孔,限位轴穿设于定位孔,第二隔板与调整垫片的顶端相接,其中,引锭头包括位于引锭头凹槽侧壁处的T形凸起,在引锭头位于结晶器底部的条件下,支撑脚撑在引锭头的凹槽底壁处,夹具夹紧T形凸起的下部,第二隔板压在引锭头顶部铺设的冷料上,第二隔板处于含底部出钢孔的侵入式水口的正下方。

    降低亚包晶钢连铸板坯纵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87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292675.2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连铸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降低亚包晶钢连铸板坯纵裂的方法,包括: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钢水从中间包中通过浸入式水口输送至结晶器中;将保护渣置于结晶器内的钢水液面上;根据每一浇次的炉次调整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以此提高结晶器内浸入式水口附近处钢水的活跃度,从而提高钢水表面的流速,提高温度,从而使得钢水表面的保护渣融化,均匀地进入结晶器铜板和坯壳的缝隙中,起到导热、润滑的作用,从而保证初生坯壳均匀,避免导致纵裂缺陷,并且调整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增加了浸入式水口和钢水液面的接触位置,防止钢水一直对浸入式水口的一处侵蚀,提高了使用寿命。

    降低亚包晶钢连铸板坯纵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871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292675.2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连铸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降低亚包晶钢连铸板坯纵裂的方法,包括: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钢水从中间包中通过浸入式水口输送至结晶器中;将保护渣置于结晶器内的钢水液面上;根据每一浇次的炉次调整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以此提高结晶器内浸入式水口附近处钢水的活跃度,从而提高钢水表面的流速,提高温度,从而使得钢水表面的保护渣融化,均匀地进入结晶器铜板和坯壳的缝隙中,起到导热、润滑的作用,从而保证初生坯壳均匀,避免导致纵裂缺陷,并且调整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增加了浸入式水口和钢水液面的接触位置,防止钢水一直对浸入式水口的一处侵蚀,提高了使用寿命。

    连铸中间包水口烘烤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47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77431.6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烘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放置空间;盖体,盖设于壳体的敞口,盖体开设有通孔,通孔连通于放置空间;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于盖体,用于敞开或遮蔽通孔;烧嘴,设置于放置空间内;第二调节组件,连接于烧嘴,用于调节烧嘴伸出通孔并位于工作位置或调节烧嘴缩回至放置空间内并位于收纳位置;装夹组件,设置于盖体的顶端,用于装夹固定水口;安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连铸中间包水口烘烤装置的安全情况;控制器,在安全检测组件检测的安全情况信息符合安全标准的情况下,控制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以及烧嘴的工作状态。如此设置提高使用安全性,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