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下单导丝异物碎石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72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18610.0

    申请日:2023-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下单导丝异物碎石器,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该碎石器包括提拉手柄、牵拉机构、外鞘管和导丝,牵拉机构安装在提拉手柄内,外鞘管安装在提拉手柄的下方,导丝的两个自由端均设于牵拉机构上,其弧形弯折段穿过外鞘管,通过牵拉机构牵拉导丝的两个自由端,弧形弯折段自由地向外鞘管内拉伸,用于碎石。本发明的弧形弯折段自然平滑过渡,不存在凸尖结构,在牵拉胃结石过程中,不容易损伤尾部黏膜,同时本发明导丝的两个自由端由于能够受到牵拉机构的牵拉,故弧形弯折段能够发生形变,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胃结石。

    内镜引导装置
    2.
    发明公开
    内镜引导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2815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51802.6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镜引导装置,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缺少引导内镜插入食道孔的内镜引导装置的技术问题。装置包括囊状结构、套膜和牙垫,套膜一端设置松紧口且套膜可充气,套膜远离松紧口的一端设置囊状结构,套膜穿过牙垫的中心孔且套膜与牙垫相连接。在内镜检测前,先将囊状结构吞下,囊状结构达到食道后在重力以及吞咽下将套膜带入,当套膜带入后患者咬住牙垫,内镜插入松紧口开始充气,使得套膜可鼓胀起来,通过套膜建立口腔与食道通路,内镜顺着套膜进入食道,以降低内镜伸入食道时对梨状窝两测黏膜的伤害,提高内镜进入食道的效率。

    一种吻合器
    3.
    发明公开
    一种吻合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695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49825.8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吻合器,涉及吻合器技术领域,导架的内部开设有横向槽,位于左侧移动架与导架的相交处设置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补光灯,且该倾斜面上还设置有摄像头,解决了现有的由于其用于射出吻合钉的一端多为固定不可调结构,使得在需要进行吻合工作时,需要人工手持吻合器并进行偏转,但其在进行偏转时精度较差,很容易因偏转出现差异而影响使用问题,通过设置有电机和齿轮A以及齿轮B,因此在当需要对移动架和导架的偏转角度进行调整时,可以通过启动电机对齿轮A的转动驱动下,通过齿轮A与齿轮B的啮合传动来实现精准化的代替人工的手动偏转来调节移动架以及导架的偏转角度,以达到精准化进行吻合的目的。

    一种内镜病理活检组织瓶

    公开(公告)号:CN220924874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536259.5

    申请日:2023-09-18

    Inventor: 葛慧 赵书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病理活检组织瓶,涉及医疗耗材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瓶子和滤板,瓶子为透明瓶;瓶子的一侧面设有开口,开口上安装有推拉盖,推拉盖与开口密封接触;滤板安装于瓶子内,滤板分隔瓶子的内腔形成溶液储存腔和组织放置腔;推拉盖设于组织放置腔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明的瓶子上设置推拉盖,使装组织块的瓶子的一侧面能够打开,提供宽敞的开口,方便组织块的放置和取出;通过在瓶子内设置滤板,将瓶子内腔分割隔开为溶液储存腔和组织放置腔,使福尔马林溶液能够在溶液储存腔和组织放置腔之间流动,在瓶子立起时放入的组织块能够被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瓶子卧倒时组织块被滤板过滤出,从而实现在进行检测时组织块的方便取出。

    一种胃镜专用枕头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009691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496025.1

    申请日:2022-06-15

    Inventor: 王俊 赵书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胃镜专用枕头,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以解决胃镜操作时,病人通常采用侧卧位。普通胃镜患者易做出呕吐状或者躲避动作,无痛胃镜患者也会因为麻醉后无法控制体位,发生体位改变,影响进镜,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安全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主体和固定组件,主体上设置凹槽,凹槽设置为沿主体的顶部向下延伸,用于容置患者的头部;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形成止挡结构,用于患者侧卧时对患者的后脑止挡;第二侧壁上设置第一缺口,胃镜经由第一缺口进入至患者的口腔内;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于主体上,用于通过固定组件将主体固定于病床上,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患者的体位,确保胃镜操作的安全性。

    一种肠镜检查床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13079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1862115.2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肠镜检查床,涉及胃肠镜辅助医用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患者做胃肠镜检查时需要跷二郎腿,左脚支撑时间长后会支撑不住,向下滑从而影响操作的技术问题。该肠镜检查床包括床板组件以及脚部支撑件,床板组件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脚部支撑件的容置槽,脚部支撑件设置于容置槽内;脚部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脚部放置槽和设置于支撑件本体与床板组件之间的限位结构,支撑件本体上形成有脚部放置槽,通过支撑件本体支撑患者左腿的部分区段,患者左脚能置于脚部放置槽内,支撑件本体能相对床板组件发生沿肠镜检查床长度方向的移动且支撑件本体能通过限位结构限制与床板组件的相对位置。

    一种内窥镜镜头保护套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461080U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20423653.5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镜头保护套,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内窥镜镜头保护套包括圆筒于长度方向均分出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圆筒的筒底为外凸的阶梯圆柱,阶梯圆柱与圆筒同心布置,阶梯圆柱内部镂空与圆筒内连通;第一筒体的筒底和第二筒体的筒底分别带有均分的阶梯圆柱;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内壁相向平行布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长度方向上,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相邻侧以可翻转的形式连接固定;第一筒体的连接侧的相对一侧以可解锁的方式与和第二筒体的连接侧的相对一侧贴合锁定;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用于包夹待保护的内窥镜镜头;本实用新型用于包裹保护内窥镜镜头;解决了现有的内窥镜镜头保护套存在不易清洗消毒的问题。

    口鼻交换辅助固定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248088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21496352.7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鼻交换辅助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活动连接的固定结构和移动结构,固定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头,第一固定头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移动结构靠近第一固定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头,第二固定头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均倾斜设置并且二者相对设置,移动结构能够相对固定结构移动以使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能够共同夹持住鼻胆管,可先将本装置在口腔外套住鼻胆管肛侧端后,然后将套住的鼻胆管部分在推至咽后壁处,然后再对移动结构施力夹紧鼻胆管,使其不会上下移位,然后将鼻胆管从鼻腔拉出,使U形弯曲处缓慢打开并且逐渐伸直,使本装置与鼻胆管分离并且退出口腔。

    用于经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的体位垫

    公开(公告)号:CN221904572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490033.8

    申请日:2024-03-14

    Inventor: 史思文 赵书博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经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的体位垫,其包括:底板、气囊、顶垫;底板由硬质塑料制成,底板的下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凹槽;气囊形成为扁平的袋状,其下侧面粘接在底板的上侧面上;气囊的侧部形成有气嘴;顶垫由海绵或硅胶制成;顶垫的下侧面粘接在气囊的上侧面上;顶垫后部的左侧面形成为斜面;顶垫后部的左侧面用于支撑受试者的胸部和腹部;顶垫后部的左侧面与下侧面的夹角为45°‑60°;顶垫前部的左侧面形成为弧线状曲面,用于抵靠在受试者的左大腿上;顶垫后部的上侧面上形成有上肢支撑槽,用于容纳受试者的右上肢;顶垫前部的上侧面形成有下肢支撑槽,用于容纳受试者的右下肢。

    内镜插入部固定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009672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496351.2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镜插入部固定器,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内镜插入部易污染或磕碰的技术问题。该内镜插入部固定器,固定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器通过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安装在光导接头上,内镜插入部的先端部分通过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器上;固定器采用可重复消毒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复消的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将内镜的插入部的先端部分可拆卸的固定在光导接头上,而且固定器可拆卸的固定在光导接头上,不仅方便内镜闲置时的放置,避免磕碰,而且方便拆装、操作便捷,成本低廉,减少内镜放置时的磕碰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