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利用低温热能和太阳能实现污泥干化碳中和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190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50629.6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综合利用低温热能和太阳能实现污泥干化碳中和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光伏发电供电系统、污水低温热能高效提取系统、污泥精控间接换热系统、污泥水热风热双驱动干化系统。本发明通过厂内加装光伏和储能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来给整个系统提供持续稳定的绿色电能,在供电下,污水低温热能高效提取系统提取出污水中的低温热能,形成高温中介水A、高温中介水A通过污泥精控间接换热系统,给污泥水热风热双驱动干化系统提供热能,最终实现利用污水厂建筑物上方空间的太阳能和污水厂经处理后的出水中的低温热能,进行污泥干化,达到碳中和干化污泥、低温热能高效利用和降低干化成本,增加干化效果目的。

    一种利用水力旋流过程实现污泥内碳源释放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5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85542.9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水力旋流过程实现污泥内碳源释放的系统及方法。所述一种利用水力旋流过程实现污泥内碳源释放的系统,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变频泵、二沉池、旋流分离装置。本发明通过旋流分离装置实现污泥絮体表面的代谢分泌物、胞外聚合物被释放进入水中,一方面提高回流污泥中可利用碳源浓度,另一方面疏通碳源的营养物质传质通道,为后续生化过程提供碳源及营养物质。同时,本发明节省能耗、操作简单,不增加额外水处理构筑物、不增加土建成本,使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的微生物能有效利用内碳源完成物质能量转化,实现污染物的去除。

    一种纤维转盘滤池微絮凝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055972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97000.1

    申请日:2019-08-27

    Inventor: 刘敏 唐国卿 齐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转盘滤池微絮凝技术,使污水重力流进入滤池,使纤维过滤系统全部浸没在污水中;污水通过纤维过滤系统进行过滤,过滤液经中空管收集后,经过排泥系统排出滤池;最后滤池清洗系统对整个纤维过滤系统进行清洗处理;因此整个运行过程中过滤均为连续的;污水进入壳体后,经过所述滤盘的过滤处理后,通过出水管流出。本发明出水水质好并且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标注。运行成本非常低,占地面积非常小,维修简单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避免了工人操作的不安全隐患。本发明通过出水进入纤维转盘滤池,通过滤布过滤进一步降低悬浮物浓度、提升水质,出水满足地表Ⅲ类水标准,达标排放。

    一种悬浮填料、制备和使用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77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44340.X

    申请日:2025-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填料、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一种悬浮填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高密度聚乙烯90‑92wt%,沸石4‑5wt%,活性炭3.5‑4wt%,滑石粉0.5‑1wt%。本发明利用沸石、活性炭本身粗糙、多孔的特点,改善了填料的表面特性,完成了表面粗糙度和亲水性的改善,为微生物快速附着生长创造了条件。本发明的悬浮填料内微齿+六角蜂窝状的设计,在避免填料磨损、提高整体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其表面积,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紊流状态、提高污染物与微生物的接触效率、生物膜更新频率。每个填料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提升系统对水质、温度等环境变化的抗冲击能力。

    一种滤池配水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570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24950.4

    申请日:2020-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池配水系统。所述一种滤池配水系统,包括:滤池、气水分布块、蝴蝶榫、滤池出水总渠、总渠盖板、进出水缝隙、配气总矩管、配气支管、卵石承托层、滤砂;所述气水分布块为方形混凝土结构;长方型的滤池底板中部沿纵向开设一条滤池出水总渠;所述滤池出水总渠的顶部铺设总渠盖板,总渠盖板之间留有进出水缝隙;所述配气总矩管贴着滤池的长边池壁底部进行安装;配气总矩管的下部均匀安装若干个配气支管;所述配气支管从气水分布块的下部空腔穿过;所述配气支管底部均匀分布若干个出气小孔。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实现反冲洗。

    一种花园式污水厂的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55067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795619.9

    申请日:2019-08-27

    Inventor: 刘敏 袁春 刘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园式污水厂的处理工艺,污水通过进液口流进地下反应槽,所述地下反应槽内部设置有隔离气味的处理池;所述地下反应槽与填料系统相连接;所述填料系统与处理池相连接;所述花园单元中间设置有多个纵横人行游览通道;所述反应槽清洗系统设置在花园单元的下层;所述反应槽清洗系统设置在地下反应槽的上端;所述花园单元内部设置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与污水清洗系统入口相连接。本发明花园与污水处理相结合,改善了现有的污水厂占地面积大,外观不雅的现象,使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可以采用水亭的观景的用水可以二次实用对污水处理结构进行清洗。本发明不仅美观实用,而且便于实施。

    一种集装箱式氧化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14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291865.2

    申请日:2018-10-31

    Inventor: 刘敏 李彦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78 C02F2201/782 C02F2201/784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集装箱式氧化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螺杆空压机、制氧机、臭氧发生器、水泵、射流器和接触反应池,螺杆空压机、制氧机、臭氧发生器、水泵、射流器和接触反应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螺杆空压机将空气压缩,并输送给制氧机;制氧机产生氧气,并输送给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并输送给射流器;水泵抽取需要处理的污水,并打入射流器;射流器让污水高速流动形成负压,吸入臭氧,使污水和臭氧充分混合,输送给接触反应池;接触反应池用于氧化处理。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制氧机与臭氧发生器以及接触反应池一体化的功能,从而解决现有工艺中的大体积、低浓度、运输繁琐、稳定性低的缺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