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池极群板耳的矫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834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177152.3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电池极群板耳的矫正装置,包括立柱、顶板、推中机构、升降机构、PLC、横移机构、感应件、控制器和校准件;所述顶板下端面的四角均垂直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对称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所述推中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传送带两侧的立柱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顶板的正中心;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的底端;所述校准件设置在横移机构上;所述感应件设置在推中机构上;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立柱上;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本发明提高了极群板耳的矫正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气道塞检验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31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2065.5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道塞检验装置,属于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和两个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设备座和检测单元,设备座纵向移动设于机架上;检测单元包括活动盖板、探针和连接件;活动盖板纵向滑动设于设备座的工作端;探针横向滑动设于设备座的下部且探针自设备座的工作端伸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铰接活动盖板和探针。本发明提供的气道塞检验装置,活动盖板在蓄电池的顶撑下与设备座相对移动,活动盖板相对于设备座向上移动并借助连接件带动探针朝向蓄电池的排气孔移动;在检测时根据探针伸入排气孔内的长度判断排气孔的堵塞状态,以达到检测目的,实现了对气道塞安装的自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准度。

    一种蓄电池自动翻转托底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0604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1711379188.5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蓄电池自动翻转托底板装置,包括由机架、翻转气缸、翻转板、翻转气缸固定座组成的翻转部件,由托底板升降气缸、极群托底板组成的极群托底板升降组件,由夹具定位板、多个夹具锁定气缸、一对尾部定位气缸组成的夹具定位组件,由极群底部整形气缸、一对极群底部整形条组成的极群底部整形组件,由夹具夹紧气缸、夹紧气缸支架组成的夹具夹紧组件。该蓄电池自动翻转托底板装置解决蓄电池焊接工序中极群装入焊接铁箱过程的自动化作业问题,替代人工作业、提升蓄电池质量。

    一种适用于电池极群板耳的矫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83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77152.3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电池极群板耳的矫正装置,包括立柱、顶板、推中机构、升降机构、PLC、横移机构、感应件、控制器和校准件;所述顶板下端面的四角均垂直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对称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所述推中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传送带两侧的立柱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顶板的正中心;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的底端;所述校准件设置在横移机构上;所述感应件设置在推中机构上;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立柱上;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本发明提高了极群板耳的矫正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种蓄电池自动入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9949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725588.6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一种蓄电池自动入槽装置,包括底座、入槽升降机构、电池壳升降机构、极群夹具支撑框架、机头和极群压装模块,底座两侧各固定一排立柱,立柱上部固定机头,极群压装模块固定在机头下部;入槽升降机构设有升降板,升降板可相对底座上下移动,电池壳升降机构设有电池壳支撑板,电池壳支撑板位于升降板上、可相对升降板上下移动,极群夹具支撑框架位于电池壳支撑板之上,极群压装模块与极群支撑框架上下对应。采用本发明可实现蓄电池自动入槽,解除操作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消除了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本发明可实现不同规格的蓄电池入槽,为蓄电池装配线的配套设备,可满足蓄电池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一种蓄电池自动翻转托底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0604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1379188.5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蓄电池自动翻转托底板装置,包括由机架、翻转气缸、翻转板、翻转气缸固定座组成的翻转部件,由托底板升降气缸、极群托底板组成的极群托底板升降组件,由夹具定位板、多个夹具锁定气缸、一对尾部定位气缸组成的夹具定位组件,由极群底部整形气缸、一对极群底部整形条组成的极群底部整形组件,由夹具夹紧气缸、夹紧气缸支架组成的夹具夹紧组件。该蓄电池自动翻转托底板装置解决蓄电池焊接工序中极群装入焊接铁箱过程的自动化作业问题,替代人工作业、提升蓄电池质量。

    一种具有双排气结构的蓄电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654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17462.7

    申请日:2025-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排气结构的蓄电池,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双排气结构的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排气盖,排气盖内部设置排气结构;排气结构包括第一排气结构和第二排气结构;第一排气结构包括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一防水透气片,第一排气通道开设在排气盖内且其的进气端与电池本体内腔连通,出气端连通外界大气;第一防水透气片安装在第一排气通道的出气端;第二排气结构包括加液通道和泄压阀,加液通道开设在排气盖内且其的加液端连通外界大气,出液端连通电池本体内腔,泄压阀安装在加液通道的加液端。本发明利用第一排气结构与第二排气结构配合进行排气,实现双重保险,大大降低蓄电池电解液添加胶体后运行中的鼓胀风险。

    一种铅酸蓄电池生极板固化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0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10683.5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生极板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控制方法:通过循环风机和控制阀门的配合实现固化间内部的循环供风;通过传感器系统对固化间内部的参数进行检测,并实时传送至自动控制单元;通过自动控制单元接收的异常参数信号,反馈控制信号,对控制阀门、进/出风门和加热/加湿系统进行开闭控制;传感器系统包括氧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生极板固化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氧气传感器保证极板固化过程中固化间能够及时补充充足的氧气来保证极板中游离铅氧化;同时还能够通过增加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固化间的温湿度进行调节。

    一种提高富液式驻车型蓄电池驻车时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18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20833.9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富液式驻车型蓄电池驻车时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化成结束或容量衰减后的富液式蓄电池中的酸液电解液液面调整到安全液面高度;S2:将电解液添加剂加入酸液电解液中获得复合电解液,静置2~3天;S3:静置结束后充电,使电解液添加剂和酸液电解液充分混合均匀;所述电解液添加剂成分为:胶态二氧化硅35~45wt%,消泡剂0.1~0.3wt%,其他为水。本发明通过SiO2胶体后添加的方法,抑制富液式驻车蓄电池在低电压深循环工作模式下电解液分层,使电池容量维持在一个高的容量平台,延长驻车时间;也可以作为修复容量已经衰减电池的方法,重新使驻车蓄电池容量恢复良性运转。

    一种蓄电池自动入槽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9949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25588.6

    申请日:2016-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14

    Abstract: 一种蓄电池自动入槽装置,包括底座、入槽升降机构、电池壳升降机构、极群夹具支撑框架、机头和极群压装模块,底座两侧各固定一排立柱,立柱上部固定机头,极群压装模块固定在机头下部;入槽升降机构设有升降板,升降板可相对底座上下移动,电池壳升降机构设有电池壳支撑板,电池壳支撑板位于升降板上、可相对升降板上下移动,极群夹具支撑框架位于电池壳支撑板之上,极群压装模块与极群支撑框架上下对应。采用本发明可实现蓄电池自动入槽,解除操作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消除了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本发明可实现不同规格的蓄电池入槽,为蓄电池装配线的配套设备,可满足蓄电池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