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87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2376.8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C37/02 , C21D9/00 , C21D1/3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X65级复层为镍基合金的双金属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1)复合坯轧制:将组坯焊接后厚度为的复合坯重新加热至1200~1250℃,保温2~4小时,出炉除鳞后轧制到目标厚度,终轧温度不低于1000℃,轧后立即水冷至300~600℃,冷却速度不低于5℃/s,空冷至室温;轧制时,为了保证复合效果,要求H/tc≥5。2)轧后热处理:将复合板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500~600℃,回火时间按照t2=t×(1~3)min/mm+15min计算,其中t为复合板热处理时厚度,单位mm。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制备工艺优化匹配,生产出屈服强度不低于X65且耐蚀性优良的油气输送管线管用双金属复合板,为富含H2S、CO2、Cl‑等腐蚀介质油气资源输送用管线管选材提供了全新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8153.0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1D1/18 , C21D1/25 , C22C33/04 , B21B19/04 , C21D6/02 , C21D6/00 , B21B19/10 , B21B37/74 , C21D9/14 , E2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60ksi级高强韧耐低温非标油套管的生产方法,调质处理工序包括如下内容:张力减径后,采用两次淬火加一次回火热处理;第一次淬火采用在线淬火或离线淬火,第二次淬火采用离线淬火;第一次淬火时,在线淬火温度不低于825℃,离线淬火温度为825~855℃;第二次淬火时,淬火温度为825~855℃;完成两次淬火后回火,回火温度为540~640℃。本发明旨在生产出屈服强度不低于160ksi且低温韧性优良的超高强无缝管,该油套管具有较好的低温韧性、较低的韧脆转变温度,并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满足低温开采油田过程中对油套管的耐低温高强高韧性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33137.2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金属复合板界面疲劳强度分析方法及其试样,方法包括:1)制备双面金属复合板结合界面试样。2)计算试样结合界面部分的结合界面的面积Φ。3)测试试样结合界面部分的结合界面的静强度,得到双面金属复合板结合界面静强度δ。4)根据双面金属复合板结合界面静强度δ,设置不同的疲劳强度应力参数R,测试双面金属复合板试样的结合界面部分在不同应力参数下的疲劳循环周次N。5)根据双面金属复合板疲劳强度应力参数R及疲劳循环周次N,绘制双面金属复合板结合界面疲劳强度‑循环周次曲线,综合分析双面金属复合板结合界面的疲劳性能。通过本发明分析双面金属复合板的界面疲劳强度,保证复合材料的应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11444.6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抗氢脆性能的X80级管线钢板及制造方法,该管线钢板中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03%~0.04%,Si 0.10%~0.11%,Mn 0.50%~0.52%,P≤0.004%,S≤0.001%,Al 0.015%~0.02%,Ni 0.20%~0.30%,Cr 0.15%~0.20%,Mo 0.15%~0.20%,Cu 0.15%~0.20%,Nb 0.05%~0.06%,V 0.03%~0.04%,Ti 0.015%~0.025%,余量为Fe和杂质元素。优点是:管线钢板的屈服强度≥560MPa;氢致开裂性能指标CSR、CLR、CTR均为0。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11419.8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1D8/02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抗氢脆性能的X100级管线钢板及制造方法,该管线钢板中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03%~0.04%,Si 0.10%~0.11%,Mn 0.50%~0.52%,P≤0.004%,S≤0.001%,Al 0.015%~0.02%,Ni 0.20%~0.30%,Cr 0.22%~0.27%,Mo 0.22%~0.30%,Cu 0.21%~0.25%,Nb 0.06%~0.08%,V 0.05%~0.07%,Ti 0.028%~0.040%,余量为Fe和杂质元素。优点是:管线钢板的屈服强度≥690MPa;氢致开裂性能指标CSR、CLR、CTR均为0。
-
公开(公告)号:CN1168758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17957.7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32 , C22C38/28 , C22C38/06 , C22C38/38 , C22C33/04 , C21D1/18 , C21D1/25 , C21D8/10 , C21D11/00 , C21D6/02 , C21D6/00 , B21B19/04 , B21B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60ksi级经济型非标油套管及制造方法,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 0.10%~0.40%,Si 0.05%~0.35%,Mn 0.55%~2.50%,Cr 0.50%~2.50%,Mo 0.10%~0.50%,V 0.05%~0.25%,Nb≤0.05%,B 0.0005%~0.002%,Ti 0.01%~0.05%,Al≤0.05%,P≤0.015%,S≤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优点是:高温轧制与直接在线淬火相配合,可无需二次加热,节省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控制淬火结束温度,使之符合回火保温温度的要求,从而减少回火工序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44746.5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42 , C22C38/06 , C22C38/50 , C22C38/00 , C21D8/10 , C21D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高强度结构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60ksi级高强韧非标油套管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 0.10~0.40%,Si 0.05~0.35%,Mn 0.55~2.50%,Cr 0.50~2.50%,Mo 0.50~2.50%,V0.05~0.25%,Nb≤0.25%,Ni 0.25~0.95%,Cu 0.25~0.95%,Al≤0.05%,Ti≤0.05%,N≤0.005%,P≤0.015%,S≤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钢坯冶炼和连铸、钢管轧制和调质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高温轧制与直接在线淬火相配合,可无需二次加热,节省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离线淬火工艺,钢管经历了重新奥氏体化,能进一步提升强韧化匹配效果。所制钢管的屈服强度Rt0.7≥1100MPa,抗拉强度Rm≥1200MPa,延伸率A≥15%,0℃横向、纵向夏比冲击Akv分别不低于110J、120J。
-
公开(公告)号:CN118577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38727.6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用纯铁及颗粒复合材料的高效制备设备对纯铁线成形方法包括:将纯铁放线盘中的纯铁线放出,经放线盘导轮校直及转换前进方向后,进入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进行在线快速预热;纯铁线通过成形器与纳米颗粒与接触,设置在碾压轮上的压纹或螺纹对纳米颗粒与纯铁线进行碾压,使得纯铁线逐渐向下移动并发生塑性变形;纯铁线通过设置在下封盖上的挤压模具挤压成形,在提高纳米颗粒附着力的同时阻挡多余的纳米颗粒,并将其引入下封盖的出料口,被回收再利用;纯铁线通过挤压模具后,向下移动并逐渐冷却,随后通过收线导轮改变前进方向,由收线盘进行收卷,再次卷成线盘。
-
公开(公告)号:CN117568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16597.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Fe‑Mn减振降噪阻尼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阻尼钢、耐蚀钢技术领域。该Fe‑Mn减振降噪阻尼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合金成分为:C:0.005‑0.045%,Si:0.1‑0.6%,Mn:12‑32%,Al:0.02‑0.08%,Cu:0.02‑2%,Cr:0.01‑1%,Ni:0.02‑1%,Sb:0‑0.8%,Sn:0‑0.8%且(Sb+Sn)≤0.8%,P:≤0.015%,S:≤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元素。该Fe‑Mn减振降噪阻尼钢在污染海洋大气环境中腐蚀速率相较于传统17Mn阻尼钢降低了1‑4倍,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0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44307.4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优良低温磨损性能的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及比例如下:C:0.05%~0.08%,Si:0.6%~0.8%,Mn:0.50%~0.8%,P:≤0.015%,S:≤0.005%,Nb:0.01%~0.016%,V:≤0.005%,Ti:≤0.005%,Ni:0.5%~0.8%,Cr:0.5%~0.8%,Cu:0.4%~0.6%,Als:0.04~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钢板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的双相组织。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连铸、铸坯缓冷、坯料再加热、控轧控冷、轧制、层流冷却及堆垛缓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材料中各相受力变形更加均匀一致,减少了大范围剥落情况的出现,从而提高了材料整体的低温抗磨损性能,降低了材料的低温磨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