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140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506909.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14 , C02F1/04 , C02F101/30 , C02F103/08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开了MXene/rGO气凝胶、PDA/CS/MXene/rGO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加入高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作为共同构建单元,并利用冰模板辅助逐步化学还原诱导自组装的策略,降低还原程度,制备了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高孔隙率的MXene/rGO气凝胶材料,使其对各种水溶性染料尤其是阴离子染料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此外,利用逐步沉积聚多巴胺和壳聚糖的策略,赋予材料优异亲水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凝胶网络对水的蒸发焓,得到的PDA/CS/MXene/rGO气凝胶在油水分离和太阳能海水淡化领域都表现出优异的应用性能。本发明报道的MXene基复合气凝胶材料展现出优异综合水处理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2770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349475.X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C10G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领域,主要是针对废旧高分子化合物裂解过程中产生的裂解油领域,主体结构包括油水分离器、一号连接管路、重油分离模块、二号连接管路、柴油分离模块、三号连接管路、汽油分离模块、进水管、出水管、重油管、柴油管和汽油管,通过控制一号连接管路、重油分离模块、二号连接管路、柴油分离模块、三号连接管路和汽油分离模块的温度将裂解油气的自动划分为渣油、重油、柴油和汽油,排油支管与油桶底之间的垂直距离使渣油、重油、柴油和汽油进一步沉降,从而提高了裂解油品的质量,连接管和桶体的水电混合加热方式,具有温度均一性良好和温度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并且水只是用来冷却的,能够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51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506909.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14 , C02F1/04 , C02F101/30 , C02F103/08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开了MXene/rGO气凝胶、PDA/CS/MXene/rGO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加入高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作为共同构建单元,并利用冰模板辅助逐步化学还原诱导自组装的策略,降低还原程度,制备了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高孔隙率的MXene/rGO气凝胶材料,使其对各种水溶性染料尤其是阴离子染料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此外,利用逐步沉积聚多巴胺和壳聚糖的策略,赋予材料优异亲水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凝胶网络对水的蒸发焓,得到的PDA/CS/MXene/rGO气凝胶在油水分离和太阳能海水淡化领域都表现出优异的应用性能。本发明报道的MXene基复合气凝胶材料展现出优异综合水处理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42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41476.5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C02F3/34 , B01D53/50 , B01D53/54 , B01D53/58 , B01D53/72 , B01D53/84 , C02F101/30 , C02F101/38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生活垃圾渗滤液及恶臭生物处理的装置,包括通过输送管道依次连接的益生菌存储罐、罐体阀门、控制柜、小型气体监测站、气体检测模块、输送泵、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启动后空气供应装置在空气供应装置适配器的控制下瞬时启动,引导来自空气供应装置的空气流进入雾化装置,同时马达控制旋转液体雾化器装置开始运行将液体转化成亚毫米尺寸的液滴向外喷洒,在雾化装置的端部安装的雾化角度调节器能进行手动或自动调节,使得喷雾液滴相对于空气流的方向向上或向下引导雾化器精确地将益生菌喷洒于目标位置;本发明能根据垃圾渗滤液中气体成分含量自动喷洒复合益生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有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53120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12024.9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C10G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FCC卸出剂、废橡胶、废塑料以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废弃物,涉及一种利用FCC卸出剂催化裂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采用研磨、酸洗、高温蒸汽清洗或高温煅烧的工艺手段提高FCC卸出剂的活性,将FCC卸出剂与烃类化合物混合进行裂解反应,得到裂解油品,FCC卸出剂在裂解反应中能够降低烃类化合物裂解活化能和裂解反应温度,提高裂解反应效率、速率和裂解油品质量,减少裂解反应时间,增加裂解气的燃值,改善裂解炭黑和钢丝的品质,将FCC卸出剂变废为宝,实现了FCC卸出剂的资源化高值利用,解决了烃类化合物裂解温度高和时间长以及FCC卸出剂处理费用昂贵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社会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9013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711181193.5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延钢丝帘布排布的检测,公开了一种压延钢丝帘布排布的检测方法和系统。该检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数据的检测对比,该系统包括机架、数个工业相机、面光源和工控系统,数个工业相机线距排布在机架的上横梁上,面光源设置在机架的下横梁上,上横梁和下横梁分别设置在与待检测压延钢丝帘布的上、下面,并且待检测压延钢丝帘布的帘线面分别与面光源平面和每个相机镜头平面平行,每个工业相机均与工控系统连接。该检测方法和系统通过非接触的形式利用机器视觉进行钢丝帘线排布检测,对钢丝帘线无损伤,不会影响钢丝帘线的质量;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能够实现生产时的在线检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27704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1810349475.X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C10G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领域,主要是针对废旧高分子化合物裂解过程中产生的裂解油领域,主体结构包括油水分离器、一号连接管路、重油分离模块、二号连接管路、柴油分离模块、三号连接管路、汽油分离模块、进水管、出水管、重油管、柴油管和汽油管,通过控制一号连接管路、重油分离模块、二号连接管路、柴油分离模块、三号连接管路和汽油分离模块的温度将裂解油气的自动划分为渣油、重油、柴油和汽油,排油支管与油桶底之间的垂直距离使渣油、重油、柴油和汽油进一步沉降,从而提高了裂解油品的质量,连接管和桶体的水电混合加热方式,具有温度均一性良好和温度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并且水只是用来冷却的,能够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6605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011154130.2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C25B11/04 , C02F1/461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固态电极包括泡沫镍以及位于泡沫镍表面的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为包含层状双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材料层,所述层状双金属氧化物为同时含有镍和钴的层状双金属氧化物或同时含有镍和铝的层状双金属氧化物;该复合材料层为同时含有镍和钴的层状双金属氧化物或同时含有镍和铝的层状双金属氧化物,使得该固态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够在碱液中进行多次充放电,均能保持较高的电量;将该固态电极制备的三电极体系用于处理含尿素的废水时,可以将尿素降解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而不产生氨,并且可以重复充放电,通过多次重复充放电,有望更大程度的降解废水中的尿素。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83398.3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贝氏体钢由以下成分组成:C 0.20‑0.30wt%,Si 0.3‑1wt%,Mn 1.5‑1.8wt%,Cr 0.4‑0.7wt%,Mo 0.15‑0.25wt%,Ni 0.8‑1.4wt%,V 0.1‑0.15wt%,N 100‑150ppm,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配合所述贝氏体钢的组成,通过对冷却过程中温度进行调控,使所得贝氏体钢中的晶粒尺寸得到合理分配,使制备得到的贝氏体钢具有优良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冲击韧性,满足作为钢轨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51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383398.3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贝氏体钢由以下成分组成:C 0.20‑0.30wt%,Si 0.3‑1wt%,Mn 1.5‑1.8wt%,Cr 0.4‑0.7wt%,Mo 0.15‑0.25wt%,Ni 0.8‑1.4wt%,V 0.1‑0.15wt%,N 100‑150ppm,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配合所述贝氏体钢的组成,通过对冷却过程中温度进行调控,使所得贝氏体钢中的晶粒尺寸得到合理分配,使制备得到的贝氏体钢具有优良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冲击韧性,满足作为钢轨的用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