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6531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79700.8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B01J27/049 , B01J37/16 , B01J37/3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硫化铋-钯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所属技术领域为复合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硫化铋-钯复合纳米材料由硫化铋纳米片即Bi2S3纳米片和负载在Bi2S3纳米片表面的钯即Pd组成。本发明的硫化铋-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超声辅助还原法,包括:将叔丁基硼烷溶于油胺溶液中,得混合溶液;将Bi2S3纳米片分散于无水乙醇中,然后依次加入油胺、油酸和乙酰丙酮钯,超声,再加入混合溶液,超声,即得。本发明的硫化铋-钯复合纳米材料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贵金属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催化性能,使其在光电催化领域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546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78546.X
申请日:2024-02-09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溴化锌涂覆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溴化锌溶解在乙醇或丙酮溶剂中作为溴化锌前体;步骤2.将LLZTO固态电解质置于实验装置中,调整声波传输路径,使声波能够准确到达LLZTO固态电解质表面;步骤3.将溴化锌前体引入声波传输路径,以便在声波的作用下均匀沉积在LLZTO表面,得到均匀涂覆溴化锌的LLZTO固态电解质。本发明利用超声波振动来实现涂层质量的方法。这一方法通过声波在材料表面引起的物理和化学效应,从而实现溴化锌在固态电解质表面沉积的过程。利用声波进行沉积在固态电解质学科中较为新颖,可以实现对薄膜沉积的定向操控,有望在纳米尺度上实现更精确的结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46531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779700.8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B01J27/049 , B01J37/16 , B01J37/3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硫化铋‑钯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所属技术领域为复合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硫化铋‑钯复合纳米材料由硫化铋纳米片即Bi2S3纳米片和负载在Bi2S3纳米片表面的钯即Pd组成。本发明的硫化铋‑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超声辅助还原法,包括:将叔丁基硼烷溶于油胺溶液中,得混合溶液;将Bi2S3纳米片分散于无水乙醇中,然后依次加入油胺、油酸和乙酰丙酮钯,超声,再加入混合溶液,超声,即得。本发明的硫化铋‑钯复合纳米材料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贵金属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催化性能,使其在光电催化领域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13459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210004490.7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生物多糖与聚合物的高结晶复合纤维,其中,天然生物多糖内分子链取向不低于0.8,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1×107,复合纤维中天然生物多糖和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0‑50):1。本发明利用高分子量聚合物改善天然生物多糖溶液中的分子链纠缠程度,调节天然生物多糖纤维溶液的拉伸流变,实现纺丝液纺丝过程中的高倍拉伸,制备出高断裂强度的天然生物多糖的高结晶复合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454785.8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碳纤维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碳纤维的表面活化、涂覆催化剂、气相沉积碳纳米纤维、沉积铜纳米颗粒和组装等步骤,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改性碳纤维微电极在检测氮氧化物浓度中的应用;本发明在碳纤维表面气相沉积碳纳米纤维,可增加碳纤维的比表面积,提高碳纤维和离子的接触概率,沉积的铜纳米颗粒可使碳纤维具有电还原作用,并且能够增强微电极重复使用的稳定性,从而构建出“电化学迁移和铜氧化还原”电化学作用下协同检测硝酸盐的碳纤维微电极,与现有碳纤维微电极相比,该碳纤维微电极具有检测灵敏度高、输出稳定、能耗低、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且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可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实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19236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11327.9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D06M10/06 , D06M10/10 , D06M11/74 , D06M15/423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0/06 , D06M10/10 , D06M11/74 , D06M15/423 , D06M2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快速自组装接枝碳纳米管的方法,它涉及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它的方法如下:步骤一:采用二苯胺重氮盐与甲醛缩合生成感光速度快的二苯胺重氮树脂,其比浓黏度0.10-0.15dL/g,Mn=1000-2000;步骤二:将功能化的CNTs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将活化的CF放入重氮树脂中反应1-10分钟,使碳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与重氮树脂充分自组装连接;将表面含有重氮树脂的CF放入CNTs溶液中,通过静电自组装,使其充分与CNTs发生反应;紫外交联30s,随着重氮基的分解,CF-CNTs间的弱键变为共价键,得到共价结合的稳定的CNTs/CF多尺度增强体;本发明能实现碳纤维表面接枝结构和接枝密度可控及接枝有序性,工艺简单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1222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53064.1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B01J13/00 , C02F1/58 , B01J27/24 , B01J27/22 , B01J31/06 , B01J35/23 , B01J37/32 , B01J37/00 , C02F101/30 , C02F101/36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金属催化剂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双金属骨架、配制前驱体溶液、冰模板法制备气凝胶以及对气凝胶改性四个步骤。本发明以海洋生物质材料海藻酸钠和单片层MXene作为基体材料制备具有单向结构的气凝胶,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后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发明方法通过低温煅烧的方法,使得海藻酸钠表面的羧基发生脱羧反应,有效提高了气凝胶催化剂在水中的循环稳定性,与现有的气凝胶催化剂相比,该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53052.9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D06M10/08 , D06M10/02 , D06M13/335 , D06M13/418 , D06M13/328 , C09K11/06 , D06M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磷光海藻酸钠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1)将海藻酸钠纤维浸入酸性溶液中酸化,再加入EDC和NHS,继续搅拌,制得活化海藻酸钠纤维混合液;2)将1‑氨基芘溶于四氢呋喃溶液中活化海藻酸钠纤维,进行超声波震荡处理,剧烈搅拌下将其缓慢加入到混合液中,再持续搅拌24h;3)用四氢呋喃对步骤2)搅拌后溶液中的海藻酸钠纤维进行洗涤,再用去离子洗涤后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通过海藻酸钠纤维与活性染料1‑氨基芘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制备出了有机室温磷光功能纤维,其荧光发射波长为380~410nm,最长磷光寿命为1236毫秒,海藻酸钠有机室温磷光纤维可以进一步织成磷光功能织物,可以应用于防伪加密和信息存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94990.7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D04H1/4382 , D04H1/4391 , D04H1/728 , D06M11/155 , D01F8/18 , D01F8/16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串珠状海藻酸钠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用于空气净化。包括(1)分别配制SA水溶液和PEO水溶液,并将SA水溶液和PEO水溶液按9:1的比例混合,得到浓度为2.4%~2.8%的SA/PEO溶液,向其中滴加乙醇和曲拉通,制得纺丝液。(2)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海藻酸钠纳米纤维膜。(3)将海藻酸钠纳米纤维膜放入无水乙醇中静置1min,再将其放入浓度为5.0%的氯化钙交联液中浸泡1min进行钙离子交联,然后,将经钙离子交联后的海藻酸钠纳米纤维膜进行冷冻干燥。本发明通过调控SA/PEO溶液的浓度即可简便获得高效低阻的串珠状海藻酸钠纳米纤维膜。
-
公开(公告)号:CN10877198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721044.1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包括聚合物微滤膜本体、聚合物微滤膜本体内的多层孔结构以及分布在孔壁上的二氧化硅微球,利用气息图案法结合控制不同工艺参数使所述微滤膜具有2层、3层或4层多层孔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聚合物微滤膜具有多层孔结构,通孔分布规整紧密、孔径均一、有序性强、孔壁厚度适中,结构稳定,可大幅增加微滤膜的力学性能,微滤膜孔壁上均匀分布有改性二氧化硅微球,二氧化硅具有强亲水性,可增强聚合物微滤膜的亲水性,增加微滤膜的层数和通透性,从而使本发明聚合物微滤膜具备更好的分离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