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5359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10333181.9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陈曦
IPC: G01N29/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传热传质监测装置及方法,通过记录测量点处非牛顿流体为基液的纳米流体超声衰减幅值和测量探头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重复调节探头与测量点的位置关系至测量完毕,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将声波频率信号获得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增量和纳米流体扩散系数,监测装置包括样品池和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样品池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纳米流体的流体输送槽,流体输送槽内设置有反射镜,超声波直探头用于发出超声波脉冲到流体输送槽内的反射镜上,并接收反射镜反射回的反射波,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连接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本方法可对流动状态下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增量和扩散系数进行实时高精度监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3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333494.4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陈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牛顿基液流体纳米颗粒团聚超声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样品池和超声波直探头,样品池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纳米溶液的流体输送槽,流体输送槽内设置有反射板,超声波直探头用于发出超声波脉冲到流体输送槽内的反射板上,并接收反射板反射回的反射波,超声波直探头经过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连接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通过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发送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本方法可得到纳米溶液内部粒子团簇的平均半径和粒子簇团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等特性参数,实时监测纳米溶液分形结构中随机行走途径的分形维数和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全部纳米颗粒中所占的权重,准确测量固‑液两相流中颗粒相的声衰减系数,实现快速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59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33181.9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陈曦
IPC: G01N29/0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32 , G01N2291/015 , G01N22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传热传质监测装置及方法,通过记录测量点处非牛顿流体为基液的纳米流体超声衰减幅值和测量探头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重复调节探头与测量点的位置关系至测量完毕,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将声波频率信号获得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增量和纳米流体扩散系数,监测装置包括样品池和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样品池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纳米流体的流体输送槽,流体输送槽内设置有反射镜,超声波直探头用于发出超声波脉冲到流体输送槽内的反射镜上,并接收反射镜反射回的反射波,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连接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本方法可对流动状态下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增量和扩散系数进行实时高精度监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3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33494.4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陈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0 , G01N15/02 , G01N2015/0038 , G01N2015/0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牛顿基液流体纳米颗粒团聚超声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样品池和超声波直探头,样品池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纳米溶液的流体输送槽,流体输送槽内设置有反射板,超声波直探头用于发出超声波脉冲到流体输送槽内的反射板上,并接收反射板反射回的反射波,超声波直探头经过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连接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通过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发送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本方法可得到纳米溶液内部粒子团簇的平均半径和粒子簇团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等特性参数,实时监测纳米溶液分形结构中随机行走途径的分形维数和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全部纳米颗粒中所占的权重,准确测量固?液两相流中颗粒相的声衰减系数,实现快速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07779236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20140996.X
申请日:2018-01-27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41H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含有纳米吸能材料的防弹衣,包括第一防水层、外包层、防弹层、纳米吸能材料模块和第二防水层,外包层设置在第一防水层的内侧,防弹层设置在外包层的内侧,纳米吸能材料模块设置在防弹层的内侧,第二防水层设置在纳米吸能材料模块的内侧。本实用新型的防弹衣缓冲吸能效果优异,能够防止子弹冲击带来的非贯穿性损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