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裂解制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744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499832.6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甲烷裂解制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Fe‑Ni为活性组分制成催化剂前驱体,以过渡金属为助剂金属源制成助剂水溶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催化剂前驱体加入助剂水溶液中静置老化,最后干燥、焙烧,即制得甲烷裂解制氢催化剂;本发明还公开了甲烷裂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包括将甲烷裂解制氢催化剂置于管式炉中,先通入氩气置换空气后通入甲烷,加热进行反应,收集高纯氢气,反应结束后在氩气氛下降至室温,即制得碳纳米管金属材料,该方法避免了甲烷裂解产生的无定形碳堵塞或者覆盖催化剂活性位点,减缓了金属活性组分的流失、聚集或烧结,提高了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抗积碳能力,生成的高纯氢气可以直接用于氢燃料电池。

    用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7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99631.6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催化剂,为碳纳米管金属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和金属颗粒,金属颗粒上原位生长碳纳米管,金属颗粒为Fe‑Ni‑M,M为Zr、Co、La、Cu、Mn或Zn,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将含Fe、Ni和M的甲烷裂解催化剂置于管式炉中,先通入氩气置换空气后通入甲烷,加热进行反应,收集高纯氢气,反应结束后在氩气氛下降至室温,即获得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催化剂;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催化剂的应用,包括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将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催化剂升温还原后,通入反应气生成甲烷,该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催化剂具有稳定性好、活性高、绿色高效的优点。

    金属修饰Co-Bi液态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46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83627.3

    申请日:2025-0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甲烷裂解制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金属修饰Co‑Bi液态合金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以Co为活性组分,以Bi低熔点金属为溶剂,以第三金属M为助剂;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所述催化剂的方法,包括:将钴盐焙烧生成氧化钴,后形成CoO‑MOX混合物粉末,最后在N2和H2气氛下,CoO‑MOX粉末与单质Bi混合从而得到钴铋三元液态合金催化剂;本发明还公开了将所述催化剂应用于甲烷裂解制氢的方法,包括:预热炉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入纯甲烷气体,反应过程中为常压,温度为500~700℃,甲烷空速为1~100mL/g·min,反应结束后在N2气氛下降至室温,碳产物待冷却后从反应管内取出。本发明公开的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甲烷裂解能力强、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工艺简单、寿命长等优点。

    无氧脱氢的氦气回收工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19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79401.8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氧脱氢的氦气回收工艺,采用一种无氧脱氢氦气回收设备,粗氦分离单元通过富氢粗氦气管道连通有粗氦脱氢单元,粗氦脱氢单元通过脱氢有机溶剂管道和载氢有机溶剂管道连通有溶剂再生单元,粗氦脱氢单元通过痕氢粗氦气管道连通有低温吸附单元,步骤如下:1:采用粗氦分离单元对不凝气进行粗氦气提取,得富氢粗氦气;2:采用粗氦脱氢单元对富氢粗氦气进行脱氢处理,将氢组分脱除至ppm级含量,得到痕氢粗氦气;3:采用低温吸附单元对痕氢粗氦气进行进一步提纯,得到高纯氦气,直接排放至大气即可。本发明提供的无氧脱氢的氦气回收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加氧气或者加空气进行脱氢,此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杂环有机液体储氢载体的加氢及脱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9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99635.4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杂环有机液体储氢载体的加氢及脱氢方法,利用杂环有机液体与氢气进行加氢反应获得饱和有机冷凝液,而脱氢工艺采用催化热解脱除所述饱和有机冷凝液中的氢气,同时实现不饱和有机液体的再生循环利用;加氢和脱氢过程采用Ru基多组分催化剂催化反应;本发明的催化剂能够在保证反应活性的前提下,精细调控反应的选择性,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催化剂加氢及脱氢活性低,催化剂加氢与脱氢过程中发生积碳失活等问题,具有较高的加氢及脱氢活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氢气的纯度,并同时实现不饱和有机液体的再生。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运行成本较低,加氢、脱氢条件温和,有机液体可反复回收利用,脱氢过程中无杂质气体、运行稳定性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