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6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16273.8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6/9068 , A61K36/258 , A61K36/076 , A61K36/284 , A61P1/04 , A61P1/00 , A61P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材提取制备而成:人参5~15份,桂枝8~25份,肉豆蔻5~15份,茯苓8~25份,炒白术8~25份,干姜5~15份,炒薏苡仁10~30份,青黛1~5份,黄连2~6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人参、白术和茯苓共用为君药,白术和茯苓共同具有益气健脾又有燥湿渗湿之功;以薏苡仁和干姜为臣药,两者共助君药化湿止泻;具有健脾益气,温肾止泻,渗湿祛毒的功能,临床多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还可用于中医诊断“泄泻”、“腹痛”,以及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粘液便,甚则粘液脓血便,排便不尽感、排便急迫感,腹部胀满等症状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9633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70417.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6/8888 , A61P13/12 , A61P25/20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肾功能不全伴失眠的健脾补肾安神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党参15g、茯神15g、清半夏10g、当归8g、甘草5g、龙眼肉12g、肉桂5g、黄连5g、酸枣仁10g。本发明配方针对肾功能不全伴失眠的患者,通过健脾补肾安神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睡眠质量,本发明配方对缓解肾功能不全患者失眠症状有较好的效果。通过改善睡眠质量,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也会得到提升。本发明针对肾功能不全伴失眠的健脾补肾安神配方可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和缓解中医证候的效果,本发明配方针对肾功能不全伴失眠的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症状。
-
公开(公告)号:CN1103393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0650288.X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6/9068 , A61K9/70 , A61P1/12 , A61P1/00 , A61P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治疗肠道消化疾病的温中止泻贴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药配方包括艾叶、高良姜、干姜、醋元胡、木香、川芎、木香、砂仁、吴茱萸、炒白术、辽细辛、肉桂、台乌药、炒白芍、炙甘草,并经打磨、筛分、混合,最后与蜂蜜制成膏状,再将膏状中药制作成止泻贴膏,外敷使用,本发明运用中药与中医的外治疗法相结合,达到调理脏腑,温阳祛寒,温中止泻,调节胃肠功能,治疗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
-
公开(公告)号:CN116492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695211.2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胃燥湿舒经活络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足浴粉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千年健30g;追地风30g;红景天30g;苦参60g;桂枝30g;独活30g;丁香30g;生艾叶60g;木瓜30g;蛇床子30g;木香30g;花椒30g;川芎30g;赤芍30g;苍术30g。本发明运用中药与中医的外治疗法相结合,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醒脾益胃,健胃燥湿,促进胃肠动力的疗效,明显改善慢性胃肠疾病患者的症状,且简便易行,患者非常容易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1555435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88771.3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6/8905 , A61P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生白术25‑35份、麸炒枳实15‑25份、火麻仁15‑20份、炙黄芪25‑35份、厚朴10‑20份、当归5‑15份、苦杏仁5‑15份、桃仁5‑15份、肉苁蓉15‑25份、生槟榔5‑15份、乌药5‑15份、香附10‑20份和炒莱菔子10‑20份。本发明重视五脏不调与便秘的关系,从脾、胃、肝、肾、肺、大肠出发,气血阴阳同调为治疗关键,研发出了一种健脾益气、行气通腑、补血活血和润肠通便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其可以实现对机体的全面调理,有效治疗功能性便秘。
-
公开(公告)号:CN119633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70910.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6/736 , A61P1/10 , A61K3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肾衰并便秘的阴阳两虚证温肾润肠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肉苁蓉30g、当归10g、杏仁10g、芒硝6g、炙甘草5g。本发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饮食和营养吸收,进一步促进身体的康复,本发明配方依据中医温肾润肠的理论研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有效性,为中医治疗肾衰并便秘的阴阳两虚证提供了实践依据,针对肾衰并便秘的阴阳两虚证患者的特定需求,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弥补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本发明增加排便频率,使肾衰患者的排便更加规律,缓解便秘带来的不适。降低排便难度,使排便过程更加顺畅,减少肾衰患者的痛苦。缓解便秘可以提高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体力和精神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564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77337.0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6/718 , A61P13/12 , A61P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伴纳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白术24~36份、生黄芪16~24份、茯苓12~18份、炒鸡内金12~18份、苏梗8~12份、人参6~10份、甘草4~6份和黄连1~3份。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中药原料药相互配合,对于慢性肾衰竭伴有的纳呆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能够显著改善少食状况,促进机体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提高小肠运动功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竭伴纳呆患者脾胃虚寒的症状,具有优异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24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5388.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6/8994 , A61K36/284 , A61K9/14 , A61P1/18 , A61P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急性胰腺炎脾虚湿盛证的健脾配方及其应用,配方有以下成分组成生白术30g、茯苓20g、生薏苡仁20g、柴胡10g、香附15g、枳实15g、厚朴15g、生大黄6g、元胡10g、木香10g、黄芩8g。本制备方法包括准备材料、清洗药材、浸泡药材、煎煮药材、再次煎煮、浓缩药液和储存药液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操作要求。通过科学的制备方法能够保证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提高药液的质量和疗效;本配方采用的是中药药材,相对西药来说,副作用较小,本配方针对急性胰腺炎脾虚湿盛证,采用健脾祛湿、行气止痛的治法,能够有效地缓解脾虚湿盛证的症。
-
公开(公告)号:CN11567124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41964.3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6/9068 , A61P1/04 , A61P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合剂,该合剂由以下组方制成:法半夏10~20g、厚朴10~20g、苏梗15~20g、茯苓15~20g、干姜8~10g、薤白10~20g、瓜蒌15~20g、丹参15~20g、陈皮10~15g、白芨10~15g、箬蒂10~15 g、旋复花10~15 g、甘草6g。本方针对本病的三大病理因素进行降气、化痰、消瘀,同时具有疏肝行气、健脾燥湿、和胃降气治本的功效,从而增强食管的抗反流防御机制,起到治本作用;同时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和食管粘膜,利于食管粘膜的修复,起到快速治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52964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76786.X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nventor: 王捷虹 , 高磊 , 李晨 , 王咸宁 , 李赛鹤 , 宋健 , 刘芳芳 , 尤金枝 , 赵唯含 , 杨燕燕 , 于勇 , 赵理智 , 冯亚雄 , 李志云 , 蒋鹏燕 , 李毅 , 王立 , 侯英凯 , 张大鹏 , 殷群 , 王军
IPC: A61K36/8994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防术后肠息肉复发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桂枝12-18份、茯苓12-18份、牡丹皮7-13份、炒桃仁7-13份、赤芍15-25份、黄连3-5份、皂刺12-18份、红藤12-18份、藤梨根12-18份和炒薏苡仁12-18份。本申请的中医组合物不仅可以预防息肉的复发还能调整或逆转患者整体病态因素,使患者恢复健康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经临床观察,大肠息肉术后服用本申请的中药组合物可缓解症状、预防复发,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