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循环水多路回水分段冷却的集中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7968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255171.7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陈连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18 F24D3/1058 F24D19/1015 F24D19/103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冷却循环水多路回水分段冷却的集中供热系统,其中包括换热装置,再热器,余废热能调配中心与水质温度监测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管线中的冷却循环水依次通过换热装置与再热器依次换热得到高温可直接利用的热量,然后在余废热能调配中心中释放热量,最终通过水质温度监测控制设备形成闭式循环。本发明使原通过冷却塔排至环境中的工艺介质废热成为余废热能调配中心外输周边热用户的直接热源,节约大量加热使用的能源,同时大幅降低了冷却循环水处理的资源消耗。

    长输热网供热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78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89318.8

    申请日:2023-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长输热网供热系统,涉及供热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长输热网线路上的余废热无法充分利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源、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以及第一目标用热单元;第一热源与第一余热整合装置通过供给管路相连通,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与第一目标用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供路和第一回路,第一余热整合装置还连通有第二供路和第二回路;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进热端与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出热端与第一供路相连通,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连接有第三供路和第三回路。

    一种跨线大温差余废热能集中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5915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50049.4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陈连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跨线大温差余废热能集中供热系统,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对大温差区域供热,无法对应匹配需求温度,造成资源浪费及成本增加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跨线大温差余废热能集中供热系统,包括加热单元、供给管路、一级用热单元、二级用热单元以及回流管路;加热单元与供给管路的一端相连通,供给管路的另一端与一级用热单元相连通,一级用热单元的分别与二级用热单元的进口端相连通和回流管路的一端相连通,回流管路的另一端与加热单元的进口端相连通,且二级用热单元的出口端与回流管路相连通。

    水热同输不对称流量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8588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94433.3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陈连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热同输不对称流量循环系统,涉及供热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处理过程产生的热量无法充分利用,造成能源损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水热同输不对称流量循环系统,包括供水装置、第一加热单元、使用单元、回流加热单元以及热泵装置;供水装置与第一加热单元的进水端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管组相连通,第一加热单元的出水端与使用单元的进水端相连通;使用单元包括用热单元和用水单元,第一加热单元的出水端与用热单元的进水端相连通,用热单元的出水端与用水单元的进水端相连接,用水单元的出水端与回流加热单元的进水端相连通,回流加热单元的出水端与热泵装置的进水端相连通,热泵装置的出水端与第一输送管组相连通。

    水热同输不对称流量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8588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994433.3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陈连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热同输不对称流量循环系统,涉及供热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处理过程产生的热量无法充分利用,造成能源损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水热同输不对称流量循环系统,包括供水装置、第一加热单元、使用单元、回流加热单元以及热泵装置;供水装置与第一加热单元的进水端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管组相连通,第一加热单元的出水端与使用单元的进水端相连通;使用单元包括用热单元和用水单元,第一加热单元的出水端与用热单元的进水端相连通,用热单元的出水端与用水单元的进水端相连接,用水单元的出水端与回流加热单元的进水端相连通,回流加热单元的出水端与热泵装置的进水端相连通,热泵装置的出水端与第一输送管组相连通。

    供热系统及区域热网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767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06459.8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及区域热网,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包括加热装置;循环管线,与加热装置连通,由加热装置提供的工质在所受循环管线内循环;多个热负载,每个热负载从循环管线内分流,并回流至循环管线;其中,多个热负载中的一者的回流点位于多个热负载中的另一者的分流点的上游侧。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供热系统,能够降低经过多个热负载后的循环管线内的工质的温度,从根本上解决一级网回水温度高的问题,提高了一次网的热量输送能力,通过将加热装置提供的工质的供热流量增加或增大供热差,还能够实现一者为一级,另一者为一级的多级加热模式,进而在换热站内实现梯级多源供暖的新方法,为低温热能进入管网提供空间。

    一种需冷工艺介质高温位提取热量循环冷却的集中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8435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55887.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陈连祥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集中供热系统,涉及集中供热的技术领域,包括工艺介质放热装置、用热装置、热泵加热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工艺介质放热装置与用热装置之间设有热媒至用热装置管线;用热装置与热泵加热装置之间设有热媒至热泵加热装置管线;热泵加热装置与温度调节装置之间设有热媒至温度调节装置管线;温度调节装置与工艺介质放热装置之间设有热媒至工艺介质放热装置管线;需冷工艺介质进口管线与需冷工艺介质出口管线分别连通所述工艺介质放热装置;本发明专利将原通过冷却塔排至环境中的工艺介质废热通过新建循环系统循环降温,成为外输周边热用户的直接热源,节约大量加热使用的能源,同时大幅降低了冷却循环水处理的资源消耗。

    一种冷却循环水多路回水分段冷却的集中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7968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0255171.7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陈连祥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冷却循环水多路回水分段冷却的集中供热系统,其中包括换热装置,再热器,余废热能调配中心与水质温度监测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管线中的冷却循环水依次通过换热装置与再热器依次换热得到高温可直接利用的热量,然后在余废热能调配中心中释放热量,最终通过水质温度监测控制设备形成闭式循环。本发明使原通过冷却塔排至环境中的工艺介质废热成为余废热能调配中心外输周边热用户的直接热源,节约大量加热使用的能源,同时大幅降低了冷却循环水处理的资源消耗。

    一种冷凝气体高温位提取热量的集中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8435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53448.1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陈连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中供热系统,涉及集中供热的技术领域,包括压缩装置、冷凝装置、节流装置、供热装置和温控装置;压缩装置与冷凝装置之间设有高温高压气体进气管线;冷凝装置与节流装置之间设有冷凝液至3管线;冷凝装置与供热装置之间设有热媒至4管线;供热装置与温控装置之间设有热媒至5管线;温控装置与冷凝装置之间设有热媒至2管线。本发明通过压缩提高冷凝气体温度使之在高温位释放热量,节流装置保证冷凝液参数,温控装置调节热媒温度等工作使需冷凝工艺介质气体中的废热转变为供热装置的热源,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