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可逆电路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91400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5776.2

    申请日:2005-04-15

    Inventor: 高野敦雄 境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可逆电路元件,通过第2磁轭(3)和绝缘树脂体(5),形成用于收纳铁氧体部件(7)的箱形部件(2),埋设在绝缘树脂体(5)中的接地端子(3e)具有连接在底板(3a)上的连结部(3c)和沿绝缘树脂体(5)的侧壁(5b)的外面延伸的弯折舌片(3d),埋设在绝缘树脂体(5)中的L字状的输入输出端子(4)具有与底板(3a)成一面状态的底片(4a)和沿绝缘树脂体(5)的侧壁(5b)的外面延伸的弯折侧片(4b),因此,输入输出端子(4)的底片(4a)与第2磁轭(3)的底板(3a)成一面状态,能够减薄箱形部件(2)的底壁的厚度,得到薄型的元件。

    非可逆电路元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15802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610006454.5

    申请日:2006-01-20

    Abstract: 一种小型化且性能良好的非可逆电路元件,其将第1、第2、第3中心导体(6、7、8)设在多层基板(5)上,同时将构成第1电容器(C4)的第1、第2电极体(14、15)设在多层基板上,在中心导体(6、7、8)的端口部(6a、7a、8a)和磁轭之间设有多个芯片型电容器(C1、C2、C3),在端口(6a、7a、8a)侧和磁轭之间并排连接有第1电容器(C4)和芯片型电容器(C1、C2、C3),因此能够增大电容值,使中心导体的长度变短,而谋求小型化,同时容易形成第1电容器(C4),据此得到良好的生产效率且低廉的成本。

    不可逆电路元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61851A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200510007886.3

    申请日:2005-02-06

    Inventor: 高野敦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36 H01P1/38

    Abstract: 一种小型、生产性好、廉价的不可逆电路元件,其以在中心导体(7~9)的一端侧的通道部(7b~9b)上连接了第1电极部(12a)的状态在与铁氧体部件(15)对向的电介体(6)的下面配置电容器(C1~C3),通过由1张金属板构成的接地板(14)来连接电容器(C1~C3)的第2电极部(12b)和中心导体(7~9)的另一端侧的接地部(7a~9a),同时将接地板(14)与第2磁轭(3)的底板(3a)连接,因此通过由1张金属板构成的接地板(14),使电容器(C1~C3)的第2电极部(12b)和中心导体(7~9)的接地部(7a~9a)接地,不仅部件数量少、廉价、生产性好,而且接地板的占空系数良好、且小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