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印刷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3524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510125373.2

    申请日:2005-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325 B41J3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降低墨带的运行成本、可使记录用纸的每一枚的图像成本降低的热转印印刷机,其特征为,具有:热敏头(4),可将该热敏头(4)进行头部提升/下降的压纸辊(3),在热敏头(4)与压纸辊(3)之间引带的墨带(18),可输送记录用纸(17)的送纸辊(13);在记录用纸(17)的输送方向上的热敏头(4)的下游侧,设有印刷时可将与记录用纸(17)紧密接触的墨带(18)剥离的剥离辊(11c),在热敏头(4)与剥离辊(11)之间,设有可将与形成于墨带(18)上的所希望颜色的油墨面相对应的检测标识器加以检测的光学式带传感器(12)。

    墨带盒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9839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105664.X

    申请日:2006-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7/30 B41J17/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带盒,其形成可引导从形成于壁部端部的带滑动接触部露出的墨带的带导向部,即使位于带滑动接触部的墨带存在松弛,也可正常地安装于打印机主体部。墨带盒(1)的第一、第二带收纳部(4)、(7)具有壁部(4a)、(7a),该壁部具有规定的间隙并相互相对,墨带(2)能够从供给卷轴(3),与形成于第一带收纳部的第一壁部的第一带滑动接触部(4c)滑动接触,并且与形成于第二带收纳部的第一壁部的第二带滑动接触部(7c)滑动接触,被卷取于卷取卷轴(6),在第二带滑动接触部的外侧形成带导向部(10),其可防止在将墨带盒向打印机主体部(未图示)安装时、从第二带滑动接触部露出的墨带与打印机主体部接触。

    热转印印刷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75536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125373.2

    申请日:2005-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325 B41J3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降低墨带的运行成本、可使记录用纸的每一枚的图像成本降低的热转印印刷机,其特征为,具有:热敏头(4),可将该热敏头(4)进行头部提升/下降的压纸辊(3),在热敏头(4)与压纸辊(3)之间引带的墨带(18),可输送记录用纸(17)的送纸辊(13);在记录用纸(17)的输送方向上的热敏头(4)的下游侧,设有印刷时可将与记录用纸(17)紧密接触的墨带(18)剥离的剥离辊(11c),在热敏头(4)与剥离辊(11)之间,设有可将与形成于墨带(18)上的所希望颜色的油墨面相对应的检测标识器加以检测的光学式带传感器(12)。

    热转印打印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47934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510004794.X

    申请日:2005-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7/28 B41J2/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转印打印机,能防止在墨膜上产生皱折,得到高品质的记录结果。其具备行热敏头和膜皱折去除部件;行热敏头具有在基板的上表面的一端部侧直线状地被形成的多个发热元件,而且基板的表面的比发热元件靠近另一端部侧的至少一部分由密封部件覆盖保护;膜皱折去除部件配置在行热敏头的发热元件的墨膜的传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由具有弹性的片材形成;在使行热敏头与压纸滚筒抵接的状态下,对发热元件选择性地施加电压进行预期的记录,其中,在行热敏头的发热元件的墨膜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附近形成膜皱折去除部件,膜皱折去除部件在头朝下时能相对于移动的墨膜滑动接触,由与发热元件的排列方向平行地被形成为线状的突起状部件形成。

    记录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727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10190255.3

    申请日:2008-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3/025

    Abstract: LF电动机兼作驱动压接解除机构的电动机而实现装置小型化的记录装置具备:印刷机构,UD电动机传达的驱动力使热敏头接离压板;送纸机构,具有通过LF电动机经由传送系统齿轮群传达的驱动力而正反旋转的送纸辊和支持在一对辊支持部件间并因弹性部件的施力压接送纸辊的压接辊,并分别配设在用纸传送路径上印刷机构的上游和下游;压接解除机构,可转动地配设一对辊支持部件使其抵抗弹性部件的力摇动,具有可解除压接辊对送纸辊压接的凸轮轴。向正反方向切换凸轮轴转向,选择解除压接辊对送纸辊压接的送纸机构;使任一对辊支持部件抵抗弹性部件施力摇动,解除上述压接。记录装置具备与传送系统齿轮群将LF电动机的驱动力分支后向凸轮轴传达的压接解除系统齿轮群。

    热转印打印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3525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510004794.X

    申请日:2005-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7/28 B41J2/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转印打印机,能防止在墨膜上产生皱折,得到高品质的记录结果。其具备行热敏头和膜皱折去除部件;行热敏头具有在基板的上表面的一端部侧直线状地被形成的多个发热元件,而且基板的表面的比发热元件靠近另一端部侧的至少一部分由密封部件覆盖保护;膜皱折去除部件配置在行热敏头的发热元件的墨膜的传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由具有弹性的片材形成;在使行热敏头与压纸滚筒抵接的状态下,对发热元件选择性地施加电压进行预期的记录,其中,在行热敏头的发热元件的墨膜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附近形成膜皱折去除部件,膜皱折去除部件在头朝下时能相对于移动的墨膜滑动接触,由与发热元件的排列方向平行地被形成为线状的突起状部件形成。

    打印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23522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121307.2

    申请日:2006-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3/0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因搬送辊等的齿轮的间隙而产生的记录用纸的送纸不均,消除颜色偏差,提高印刷画质的打印机。使压纸卷筒辊(2)作为主驱动源而旋转,同时将传递给压纸卷筒辊(2)的驱动力再次传递给第一、第二搬送辊(1、3),从而从属地旋转驱动。

    图像形成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834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408073.9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顺利地将纸张从设于纸张设置部的供纸辊交接到设于图像形成部的输送辊的图像形成装置。将设置于纸张设置部的纸张(S)送出的供纸辊(21)与摆动齿轮(28a)一同旋转。摆动齿轮和供纸辊的旋转中心(O2)被摆动构件(26)支撑,摆动构件以驱动齿轮(25)的旋转中心(O1)为支点摆动。在驱动齿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力矩(M1)作用于摆动构件,供纸辊被加压到纸张,纸张以供纸辊的旋转被送出。在纸张以图像形成部的输送辊被输送时,纸张增至速度(v2),因此,顺时针方向的力矩(Mb)作用于摆动构件,从供纸辊作用于纸张的加压力降低。

    输入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46367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018574.7

    申请日:2013-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4 G06F3/03547 G06F3/044 G06F2203/04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具备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操作基板的支承结构部构成为小型,且按压动作基板时能够得到适度的操作反力和弹性复原力的输入装置。连结片(24a)从操作基板(10)延伸,在连结片(24a)的保持孔(27a)中保持弹性体(41)的保持槽(41a)。当保持构件(42)的轴部(42b)穿过弹性体(41)的贯通孔(41d)而与面板(2)的内螺纹孔(5)螺接时,在连结片(24a)与面板(2)的支承部(4)之间夹有弹性体(41)的上部弹性部(41b),在连结片(24a)与对置构件(42a)之间夹有弹性体(41)的下部弹性部(41c)。当按压操作基板(10)的操作面(15a)时,连结片(24a)向(M1、M2)方向转动,将弹性体(41)的上部弹性部(41b)和下部弹性部(41c)压缩,从而能够发挥适度的操作反力和弹性恢复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