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3645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80033944.6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作为能够提高送液耐压又能够提高分析性能的流路单元,提供如下流路单元,所述流路单元,具备液相色谱仪用的色谱柱、用于支撑色谱柱的支撑体,该流路单元的特征在于,色谱柱具有:多孔质的固定相,多孔质的压力调整部,至少设置于固定相的液体的流入端,比固定相更硬,以及,包覆部,包覆固定相和压力调整部;支撑体具有彼此贴合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支撑体构成:色谱柱保持部,将色谱柱保持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以及,液体流路,与色谱柱保持部连通;从第一板和第二板施加于压力调整部的压力,大于施加于固定相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272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80009414.4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淳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5/0691 , B01F13/0059 , B01J19/0093 , B01J2219/00783 , B01J2219/00824 , B01J2219/00833 , B01J2219/00835 , B01J2219/00837 , B01J2219/00844 , B01J2219/0086 , B01J2219/00889 , B01J2219/009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或气体不易向处理体外渗出的结构的微型流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由环状聚烯烃树脂形成的第一主体板(10)、第二主体板(20)及第三主体板(30)在不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接合。在板的接合部形成有处理槽(25),在该处理槽(25)内收纳有处理体(40)。处理体(40)具有多孔体(41)和将多孔体(41)包围的被覆层(42)。被覆层(42)由与板相同的合成树脂形成,被覆层(42)与处理槽(25)的内表面在不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密接接合。流体从输入通路(26)及形成在被覆层(42)上的渗入口(43)向多孔体(41)的内部注入,在多孔体(41)的内部边扩散边混合或反应,然后进入渗出口(44)。
-
公开(公告)号:CN10357583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41763.8
申请日:2013-08-07
Applicant: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1N30/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5/10 , G01N30/603 , G01N30/6095
Abstract: 一种能够提高从试样分离出来的成分的分析精度的液体色谱仪中使用的流路单元。在第1支撑板(2)与第2支撑板(3)的接合部(4)中形成色谱柱容纳部(11),此处保持有色谱柱(20)。从液体导入口(12)通至色谱柱容纳部(11)的导入流路(13)具有微细直径的第1流路(13a)和内容积放大的第2流路(13b)。第2流路(13b)的内表面为半球面,色谱柱容纳部(11)的半径R与所述半球面的半径R一致,从色谱柱(20)的流入端(20a)到第1流路(13a)与第2流路(13b)的边界(13c)的距离(L2)与所述R一致。其结果,色谱柱的各截面中的液体的流速、压力的差变小,能够高精度地获得各成分的检测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27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9414.4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淳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5/0691 , B01F13/0059 , B01J19/0093 , B01J2219/00783 , B01J2219/00824 , B01J2219/00833 , B01J2219/00835 , B01J2219/00837 , B01J2219/00844 , B01J2219/0086 , B01J2219/00889 , B01J2219/009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或气体不易向处理体外渗出的结构的微型流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由环状聚烯烃树脂形成的第一主体板(10)、第二主体板(20)及第三主体板(30)在不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接合。在板的接合部形成有处理槽(25),在该处理槽(25)内收纳有处理体(40)。处理体(40)具有多孔体(41)和将多孔体(41)包围的被覆层(42)。被覆层(42)由与板相同的合成树脂形成,被覆层(42)与处理槽(25)的内表面在不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密接接合。流体从输入通路(26)及形成在被覆层(42)上的渗入口(43)向多孔体(41)的内部注入,在多孔体(41)的内部边扩散边混合或反应,然后进入渗出口(4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