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缆、制备方法及制备光纤光缆的挤压包覆机

    公开(公告)号:CN1191483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52747.3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缆、制备方法及制备光纤光缆的挤压包覆机,一种光纤光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光单元、护套层和外涂覆铝层,外涂覆铝层为通过挤压包覆工艺在护套层表面包覆铝而形成。制备时,首先提供光单元,然后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在光单元和护套层之间增加铝包钢丝绞合层,之后制备护套层,最后利用挤压包覆工艺在护套层表面包覆铝,形成外涂覆铝层,得到光纤光缆;所述挤压包覆机用于制备铝包钢丝或者在护套层表面制备外涂覆铝层。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光纤光缆制备方法和光纤光缆制备用挤压包覆机。本发明提升了光缆的机械性能、防腐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一种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9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92298.9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光纤光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光缆及其制备方法,光缆包括:沿光缆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光纤和复合层;复合层包括:基体和吸氢材料;基体由能够进行工艺固化的基材固化得到,吸氢材料能够与富氢气体发生反应,将富氢气体中氢气吸收;吸氢材料分散分布在所述基体或分层间隔分布在基体中,吸氢材料在所述基体中的重量占比范围为0.2%~25%,当所述吸氢材料分层间隔分布在基体中时,所述复合层包括纯基体层、纯吸氢材料层和基体与吸氢材料混合层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本申请,提供一种短期使用气密性好、光传输性能稳定的轻量级的光缆,适用于短期油气开采,且使用后无需考虑光缆回收或回收非常便捷。

    一种油气井光缆设计方法及油气井光缆

    公开(公告)号:CN117687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17112.1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光缆设计方法及油气井光缆,属于特种光缆设计制备领域,其通过设计油气井光缆的结构选型,设计具有外层抗压层、气密屏蔽层和光单元的光缆,再结合外层抗压层塌陷屈服强度、光缆受自重和外部机械应力影响所导致光缆应变、光缆受温度影响所导致光缆应变的分别设计计算,可准确完成外层抗压层的选型设计以及光缆的光纤余长的设计,配合气密屏蔽层的选型设计,可以准确完成油气井光缆的设计,保证设计得到的油气井光缆可与实际的应用场景对应,满足光缆在不同环境条件油气井下的应用需求,提升油气井光缆的使用可靠性,保证油气井光缆信号传输和使用的精度,延长油气井光缆的使用寿命。

    一种测温测压光电复合缆

    公开(公告)号:CN221466325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2921510.X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温测压光电复合缆,属于光电复合传感光缆技术领域,包括外护套和设置在外护套内的紧套光纤单元、松套光纤单元和导体单元,实现光电复合,并将外护套和紧套光纤单元中的紧套层设置成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通过压力传感光纤的应变来感知复合缆所处环境的压力;通过温度传感光纤对复合缆所述环境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在温度传感光纤的外周设置铠装管,以对温度传感光纤进行保护,减少外界压力对温度测量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测温测压光电复合缆,其构思巧妙,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多方位、低误差的对温度和压力进行测量,有效提高了测量值的准确度,且具有耐高温、耐高压、高耐腐蚀、抗侧压、可反复使用、体积小等特点。

    一种载氢釜和包含其的氢损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969158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2614350.4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氢釜和包含其的氢损测试装置,属于光纤氢损测试领域,包括釜体和釜盖,通过将釜体内部设置成环形腔,使得光纤或光缆能够自然的松绕在环形腔内,以在不增大腔体体积的前提下,增大腔体直径,避免因腔体直径过小导致待测产品在放置到测试腔体时发生过度弯折,消除了宏弯现象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釜体腔体直径的增大也增大了载氢釜对测试样品的可使用范围,提高了载氢釜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的载氢釜和包含其的氢损测试装置,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釜体腔体设置成环形腔,在满足产品在松绕状态下测试的同时,有效节省腔体空间,降低安全风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