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分质分层排水的调蓄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226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65969.2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能够分质分层排水的调蓄池,包括用于蓄水的主体部分和设置排水泵的泵坑;主体部分和泵坑之间设有隔墙;隔墙设有多道高度不同,且均用于连通主体部分和泵坑的出水口;在主体部分的对应每一出水口所在高度均设有在线水质检测设备;调蓄池内设置泥位计进行泥水分界面检测;多个出水口根据在线水质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水质浓度和泥位计检测到的泥水分界面高度开启。本发明通过在调蓄池蓄水的主体部分和泵坑之间设置不同高度的闸门、在线水质检测装置和消能渠实现分质排水,能够实现不同水质的多个排水去向。

    用于排水检查井及其接出管非开挖修复的紫外光固化内衬

    公开(公告)号:CN1153060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14982.X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排水检查井及其接出管非开挖修复的紫外光固化内衬,包括井体内衬部,以及最少一个与井体内衬部连接并连通的接出管内衬部;井体内衬部采用紫外光固化材料制作,在经过紫外光照射固化后,与待维修的排水检查井内腔相匹配;每一接出管内衬部均采用紫外光固化材料制作,在经过紫外光照射固化后,与排水检查井的接出管的内腔相匹配。本发明的应用可在排水检查井及其接出管存在缺陷时,采用非开挖修复的方式进行修复,还能够提高接出管与排水检查井之间的强度和密封性,提升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

    全地下式垂直螺旋格栅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5621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80356.8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下式垂直螺旋格栅井,至少包括格栅井、进水管、出水管和垂直螺旋格栅,所述格栅井的一侧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格栅井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垂直螺旋格栅安装在所述格栅井的内部,所述垂直螺旋格栅上的进水孔通过所述格栅井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垂直螺旋格栅,格栅井无需倾斜安装,从而减少了格栅井的占地尺寸;提升段采用密封圆筒结构,可防止臭气外泄;压榨段采用渐缩管结构,在渐缩的过程中对栅渣进行压榨,进一步降低栅渣的含水率,减少栅渣的体积,从而降低栅渣的运输成本。

    三级截流井及其控制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562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80232.X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级截流井及其控制方法,通过隔墙分隔成污水仓和分级仓;分级仓通过出水溢流堰和旱流污水截流堰分割为底部标高逐步降低的出水溢流渠、初期雨水截流渠和旱流污水截流渠;旱流污水截流渠与进水管连接,并通过旱流污水孔与污水仓连通;初期雨水截流渠与初期雨水截流管连接,通过初期雨水截流管与初期雨水调蓄处理设施连接;出水溢流渠与出水管连接;出水溢流堰为下开式溢流堰;出水溢流堰的上方开口设有水平弧形格栅;水平弧形格栅一侧的隔墙设有出渣孔。使用时,根据天气情况,打开或关闭旱流污水孔和下开式溢流堰,控制出水量。本发明通过设置三级截流功能,可以实现旱流污水,初期雨水分别截流功能,实现污水分质处理。

    河道下的调蓄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3536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858581.6

    申请日:2017-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 E03F5/105 E03F5/108 E03F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河道下的调蓄池,包括均设置于河道下方的冲洗室、调蓄区和放空区,冲洗室和放空区之间设有调蓄区,调蓄池的地面高度从冲洗室向放空区逐渐降低;冲洗室内靠上部设有若干真空冲洗装置,下部设有若干真空冲洗水室;调蓄区包括进水口、跌水台阶及若干冲洗廊道;若干冲洗廊道分别连通若干真空冲洗水室和放空区;调蓄区内位于若干冲洗廊道上方设有跌水台阶,跌水台阶的上端与进水口连接;放空区底部设有冲洗水收集渠道和提升泵,冲洗水收集渠道将冲洗水汇集并用提升泵抽出。本发明籍由设置多道连接真空冲水室的冲洗廊道对调蓄区进行冲洗,在保证调蓄池缓解河道污染及短时强降水积水能力的前提下,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抽吸式生物滞留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130449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70595.X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抽吸式生物滞留设施,该生物滞留设施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储电电容和蓄水模块;所述蓄水模块内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进水管填料层连通,所述填料层的顶部设置有植物覆盖层,在所述填料层的底部设置有吸水管,在所述植物覆盖层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吸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抽吸机相连,在所述填料层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上设置有电控百叶,在开口路牙内设置有电控翻板。本发明可提高生物滞留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同时解决了偏远地区用电不便的问题,且自动化高,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具有良好经济性和可靠性。

    具备初期雨水与旱流混接污水截流功能的合建式雨水泵房

    公开(公告)号:CN1114562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80220.7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初期雨水与旱流混接污水截流功能的合建式雨水泵房,包括雨水泵房本体,所述雨水泵房本体上设置有水池内垫层和出水箱涵,所述雨水泵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所述第一集水池和所述第二集水池的进水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箱涵和粗格栅,所述第一集水池和所述第二集水池内底坡处分别设置有横截沟,所述第一集水池和所述第二集水池的底坡一侧分别设置有流槽;本发明将截流设施设置在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之间的合建式雨水泵房,可实现对初期雨水与旱流混接污水进行截流、提升,具备构造集成度高、节约用地、投资较省等诸多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