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4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09201.X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监控与调节的再生水灌溉方法及系统,涉及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部署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包括水质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灌溉系统参数,将参数发送给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将参数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通过智能控制算法对参数进行分析,动态调整水资源分配;智能控制器接收云端服务器的调节指令,自动调整灌溉系统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13457.0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1C13/00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文水资源监测方法及系统,首先判断待检测区域周边是否存在植被;如果存在植被则结合植被消耗根据前m‑1天待检测区域对应的可变参数和待检测区域对应的不变参数来预测前m‑1天待检测区域的储水量;如果不存在植被则根据前m‑1天待检测区域对应的可变参数和待检测区域对应的不变参数来预测前m‑1天待检测区域的储水量;最后判断前m‑1天储水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m天总用水量;如果大于或等于,则显示“满足当前用水需求,过后补充水资源”,如果小于,则显示“不满足当前用水需求,及时补充水资源”,提高了预测储水量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对水文水资源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44866.6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壹墨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能量回收与电能存储的再生水输送方法及系统,涉及再生水输送技术领域。其具体步骤包括如下:对原始废水通过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操作进行净化得到再生水;通过城市再生水管网对所述再生水进行输送;在城市再生水供水系统中设置水力发电装置,将再生水输送过程中水流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进行能量回收;把回收得到的电能存储在储能设备中,用于后续再生水输送系统的运行。本发明在再生水输送过程中实现了能量回收与电能存储,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通过回收再生水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减少了对外部能源的依赖,降低了输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03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7894.3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流量波动冲刷控制沉水植物过度生长的水力调控方法,属于沉水植物生长抑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控制沉水植物过度生长的临界流量;判断上游可调节来水量是否小于所述临界流量,若是,则采用流量极值比不小于极值比阈值的流量波动方式对上游河段进行水力调控实现对对象河段的冲刷;若否,则采用流量极值比不小于极值比阈值,且最大流量不低于所述临界流量的流量波动方式对上游河段进行水力调控实现对对象河段的冲刷。本发明从水力调控角度开展生态调度控制入侵沉水植物过度生长,实现了沉水植物过度生长的有效控制,并避免了对水生态和水环境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57894.3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流量波动冲刷控制沉水植物过度生长的水力调控方法,属于沉水植物生长抑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控制沉水植物过度生长的临界流量;判断上游可调节来水量是否小于所述临界流量,若是,则采用流量极值比不小于极值比阈值的流量波动方式对上游河段进行水力调控实现对对象河段的冲刷;若否,则采用流量极值比不小于极值比阈值,且最大流量不低于所述临界流量的流量波动方式对上游河段进行水力调控实现对对象河段的冲刷。本发明从水力调控角度开展生态调度控制入侵沉水植物过度生长,实现了沉水植物过度生长的有效控制,并避免了对水生态和水环境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220542585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2151304.5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淤积物污染释放速率测定的培养装置,涉及水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培养箱和培养瓶,培养箱用于盛放培养瓶,培养瓶用于盛放淤积物和上覆水,培养瓶内设置有取样管,取样管的底部能够伸入培养瓶内的上覆水中,取样管的顶部能够与取样装置连通;培养瓶设置有多个,全部培养瓶均设置于培养箱中;通过多个培养瓶对待测样品进行分批独立培养,不同培养瓶分别取样对整个培养体系不会造成干扰,能够减小单个培养瓶的体积,缩短了培养时间,节省了污染物释放速率的测定时间,并且,全部培养瓶置于同一培养箱中,保证了培养条件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了渠道淤积物污染释放速率测定的效率和准确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