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682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34644.6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奴尔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
IPC: C04B26/26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含有酸性石料的水工沥青混凝土,包括沥青、破碎天然砂砾石骨料、填料、海泡石绒、橡胶,其中沥青、破碎天然砂砾石骨料、填料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沥青6.0%-6.8%、破碎天然砂砾石骨料70.2%-84%、填料10%-13%,海泡石绒和橡胶按1:2-4的质量比配比,且海泡石绒占沥青质量的0.8%-1%。通过酸化后海泡石绒与橡胶的混合,吸附填料形成酸性填料团,热化后的沥青填充入酸性填料团的内部空隙,利用有用孔径来包裹沥青,使得沥青与酸性填料之间的粘结度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9048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89392.7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奴尔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
Inventor: 闫小虎 , 王晓军 , 杨华全 , 董芸 , 姚新华 , 毛晓辉 , 郭大海 , 冯强 , 严建军 , 周世华 , 石妍 , 陈霞 , 李响 , 王磊 , 张建峰 , 吕兴栋 , 张亮 , 高志扬 , 林育强 , 李明霞
IPC: C04B26/26 , E02B7/08 , C04B1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6/26 , C04B2111/27 , C04B2201/20 , E02B7/08 , C04B14/02 , C04B14/28 , C04B2103/0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破碎天然砂砾石料水工沥青混凝土,由沥青、破碎天然砂砾石骨料、填料和非胺类抗剥落剂组成,其中沥青、破碎天然砂砾石骨料、填料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配比:沥青6.4%~6.7%、破碎天然砂砾石骨料80.3%~82.6%、填料11%~13%,非胺类抗剥落剂占沥青质量的0.3%~0.5%,破碎天然砂砾石料水工沥青混凝土矿料的级配指数为0.38~0.40。本发明可采用全部破碎天然砂砾石料作为水工沥青混凝土主要的原材料组分,配制破碎天然砂砾石料水工沥青混凝土,可满足水工沥青混凝土性能,降低工程成本,技术经济效益显著,采用非胺类抗剥落剂提高酸性骨料与沥青的黏附性,保障水工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水稳定性及长期工程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43682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734644.6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奴尔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
IPC: C04B26/26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含有酸性石料的水工沥青混凝土,包括沥青、破碎天然砂砾石骨料、填料、海泡石绒、橡胶,其中沥青、破碎天然砂砾石骨料、填料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沥青6.0%‑6.8%、破碎天然砂砾石骨料70.2%‑84%、填料10%‑13%,海泡石绒和橡胶按1:2‑4的质量比配比,且海泡石绒占沥青质量的0.8%‑1%。通过酸化后海泡石绒与橡胶的混合,吸附填料形成酸性填料团,热化后的沥青填充入酸性填料团的内部空隙,利用有用孔径来包裹沥青,使得沥青与酸性填料之间的粘结度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99612.4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4B24/38 , C04B28/04 , C04B41/68 , C04B111/27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活性组分A加入水中溶解,加入石英砂,搅拌,静置,加热,得到活性砂;将所述活性砂与水泥、活性组分B、增稠剂混匀,得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中,所述活性组分A包括柠檬酸或二乙胺四乙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组分B包括可溶性碳酸盐或可溶性硅酸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水材料可以具有很好的抗渗性能,同时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修补0.85mm宽度的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19576.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新疆水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寒低温地区混凝土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若干复合钢模板,所述复合钢模板为中空结构,包括立面钢板、外立面钢板和阻流隔热框,所述复合钢模板内靠所述外立面钢板的一侧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复合钢模板内靠近所述内立面钢板的一侧设有加热蓄热层,所述加热蓄热层内盘布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蓄热层内还散布有若干蓄热缓释球并在所述加热蓄热层内填充有低热阻材料;本高寒低温地区混凝土施工装置通过对所述复合钢模板进行改进,使其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和加热能力,同时保持了钢模板强度高、结构稳定的特性,可以在高寒低温地区进行运用,为大体积混凝土的低温施工提供适宜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3171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0673928.6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河湖底泥原位固化改良种植土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固化堆垛,所述固化堆垛内设有汇水装置,所述汇水装置包括顶部管路、若干支路管路、环形管路和排水管路,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呈伞骨状分布,若干所述支路管路的一端汇集并与所述顶部管路连接、另一端分散连接到所述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的一侧连接所述排水管路;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和所述环形管路上分别设有若干小孔,若干所述支路管路和所述环形管路的内部分别设有排水组件、外部包裹有外层土工布;本装置结构合理,施工安装方便,成本便宜,具有同时促进土体排水和固化土改良的作用特点,特别适用于附近有农田的河道底泥清淤及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14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996892.5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C04B28/02 , C04B38/10 , C04B111/40 , C04B11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抗冻融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混凝土技术领域,其原料包括水泥32‑38wt%、陶粒13‑19wt%、细骨料20‑26wt%、纤维6‑11wt%、粉煤灰7‑13wt%、硅微粉4‑8wt%、外加剂3wt%;其中,陶粒是用钢渣粉、再生建筑微粉、废弃植物纤维粉、钢纤维或玄武岩纤维采用特殊方法烧结制备而成。本发明提供的抗冻融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的性能优势,能满足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各种性能要求;保温隔热,和易性好,更能适应高寒高海拔地区的严峻的施工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1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06342.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堆石坝面板施工的无约束架立筋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预埋在斜坡垫层内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开口端可拆卸的螺接有钢筋杆体,所述钢筋杆体上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软垫层,所述软垫层抵接并位于所述斜坡垫层上方;所述套管的另一端抵接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均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钢筋杆体上;所述套管的外圆周上还连接有若干面板钢筋;本无约束架立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和拆卸,能够用于堆石坝面板施工;当所述钢筋杆体拔出所述套筒后,所述套筒和所述套管分隔开,从而实现了套筒所在的斜坡垫层和套管所在的面板层在架立筋所在位置的无约束作用,降低了面板因残留架立筋引起的开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26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249537.6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4G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降温及加湿的养护装置和方法,养护装置包括空气制冷机、雾化器和冷气管道;冷气管道包括冷气主管道和多条均匀预埋在混凝土中的迂回的冷气埋管,空气制冷机的出气口和雾化器的排雾口与冷气主管道相连,冷气主管道同时连接多条冷气埋管,冷气埋管的进口设置控制阀门;冷气埋管管壁设置多个通气孔;本发明采用低温雾化水汽代替制冷水作为冷媒,实现内部降温和湿养护的双重效果,可同时减少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有效实现抗裂;现场无需大规模存储冷却水的工程设施;制冷空气制备效率高,成本低;施工冷却期间无爆管风险;混凝土凝结后降温期结束后,冷却管中可以直接灌水,进一步通过渗水继续进行湿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64094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0958553.1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陈霞 , 杨华全 , 李家正 , 石妍 , 董芸 , 周世华 , 林育强 , 李响 , 王磊 , 张建峰 , 张亮 , 杨梦卉 , 苏杰 , 李明霞 , 陈群山 , 闫小虎 , 吕兴栋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变形适应能力的丙乳增韧塑性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属于防渗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塑性混凝土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低液限粘土、丙乳、砂、石、水和减水剂按如下重量份配比混合而成:普通硅酸盐水泥70份,低液限粘土30份,丙乳7~20份,砂450~470份,石20份,水100~108份,减水剂0.7~0.8份。本发明配制的塑性混凝土具有原材料易得、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强度比低、适应变形能力强、抗渗性能优、易于施工且环保无污染等技术优势,可用于防渗墙等建筑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