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92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414207.6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葫芦爆发性增殖控制型浮岛及其构建方法,所述浮岛包括网体、笼罩于网体内部空间的水葫芦、至少三个对称分布于网体四周的升降‑锚固系统,所述网体包括相互扣合且可拆卸连接的网罩和底网,所述升降‑锚固系统包括充气浮球、缆绳、配重球、滑动卡扣连接于缆绳的第二快连环、分别设于充气浮球上下两端的第二快连钩和第三快连钩,缆绳的上端连接与第二快连钩与充气浮球的结合处,缆绳末端与配重球连接,第二快连钩用于与网体挂接实现升降‑锚固系统与网体的连接,所述第三快连钩用于连接缆绳上的第二快连环。本发明构建成本和能耗低、管理维护简单、方便,具有节约成本、生态环保、抗冲击力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5346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910044470.0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区减脱水河道修复的防渗型阶梯‑深潭系统,整体呈凹坑状,包括在山区减脱水河道内设置的具有防渗性能的深潭和挡水性能的阶梯,阶梯采用大小不同的石头以相互嵌套方式堆叠在深潭边缘,所述深潭从下至上依次由坑底砂卵石、衬底小碎石、衬底细沙、防渗层、垫层粗沙和表层砂卵石构成,潭坑深度为0.5~2m。本发明通过在砂卵质河床上构建兼具防渗、蓄水性能的阶梯‑深潭系统,可为山区减脱水河道内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基本的避难场所,满足河道生态用水需求。本发明设计简单,施工容易,布设形式和数量因地制宜,无需运行成本,适用于降雨丰富山区的小水电站减脱水河道生态修复,也可应用于降雨少但定期下泄一定流量的坝(闸)下游河道生态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340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1105941.3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3/32 , C02F1/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雨型水库水质提升治理的方法,该方法发挥水利、环境、生态、农业、管理等多专业联合优势,综合考虑集雨型水库的污染来源与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外源截污‑水体净化‑底泥控污‑生态修复‑管理维护”系统治理方法,因地制宜地对集雨型水库水体污染进行分类定向施策和分区精准治污。该方法包括:(1)水库污染特征调查分析;(2)库周面源径流拦截;(3)水体营养盐原位削减;(4)底泥营养盐原位控制;(5)水生植物恢复重建;(6)水生动物优化调控;(7)水库系统治理后的运行管理维护。本发明可快速高效改善水库水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重建自然生态,提升水库自净能力,实现生态景观良好和水环境质量长效维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43416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742931.1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B09C1/08
Abstract: 一种双环立式自清洁型原位脱水减污电动修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孔隙水收集环、阴极保护液释放环、导水绝缘防堵阴极、惰性阳极、阴极保护液储存池、孔隙水储存池、pH传感器、蠕动泵、可编程控制器;阴极保护液释放环通过导水绝缘防堵阴极与孔隙水收集环连接,水绝缘防堵阴极环绕惰性阳极设置,水绝缘防堵阴极中设有毛细导水滤管,阴极保护液释放环通过毛细导水滤管与孔隙水收集环连通,孔隙水收集环和阴极保护液释放环与蠕动泵连接,蠕动泵与孔隙水储存池和阴极保护液储存池连通;孔隙水储存池中安装有pH传感器,pH传感器和蠕动泵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可以最大化导排孔隙水与分离污染物为目的,减轻电极堵塞和阴极区污染物富集。
-
公开(公告)号:CN10744192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64504.1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78 , B01D47/00 , B01D53/42 , B01D53/60 , B01D2253/102 , B01D2257/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粉尘和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多级组合湿式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湿式除尘装置、酸/碱性气体中和装置、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吸收装置和除湿装置有机集成。湿式除尘装置(消除粉尘和水溶性废气)、酸/碱性气体中和装置(消除碱性或酸性气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吸收装置(消除挥发性有机废气)依次连通。处理后的空气经除湿装置完成水气分离后进入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经检测达到国家标准后排出系统。本发明可对空气中粉尘和废气进行清洗、中和、吸收等多级净化,收集的泥浆和废液可回收利用等。该净化系统具有结构合理、高效环保、可资源回收等优点,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386841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06094.X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7/00 , C02F3/02 , C02F2203/006
Abstract: 一种管端为半球状类曝气板的曝气管,包括进气衔接管、入气套头、导气室、内管、外管、橡胶曝气管膜、半球状管端,外管与内管呈同心圆配置,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气道,橡胶曝气管膜附着在外管的外部,外管周身均匀地分布着多个等径圆形穿孔,橡胶曝气管膜上密集地分布着多个曝气微孔,内管、外管及橡胶曝气管膜构成曝气管的管身,管身两端为与管身的结构相同且相互连通的半球状管端,进气衔接管与导气室之间设入气套头,衔接管通过入气套头将空气导向两侧的导气室,导气室呈U形并且内段封闭,底部开有连通气道的导气孔。本发明将传统曝气管无法参与曝气的管端改进为半球状类曝气板设计,有效扩大曝气管的曝气作用范围,同时提高曝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32761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259453.1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1/28
Abstract: 一种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包括可移动浮桥框体及多个可拆卸地安装在可移动浮桥框体底部的高效吸附板装置,可移动浮桥框体上面布设有人员操作区域,所述高效吸附板装置包括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外框,外框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平行的卡槽,卡槽中安装有高效吸附板,高效吸附板为网孔板结构,高效吸附板的正反侧面均布设有活性炭纤维;可移动浮桥框体前后、左右边框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装置。本发明可快速、有效解决湖泊、河流、水库等流动或静止水域的突发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染问题。本系统具有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组装简单、快速、灵活性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等特点。本发明还可作为防汛抢险、水源地保护等的应急处理备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65174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1020033.1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鱼类的人造越冬场选址和建设方法,包括确定江源河流在冬季不封冻的冬季融水河段;确定冬季融水河段范围内的水温和水深分布特征;根据冬季融水河段确定人造越冬场选址位置,人造越冬场为冬季融水河段中100‑200m的河段,起始点位于冬季融水河段起始位置的下游,范围为步骤二中水温为0‑19℃的江段;将人造越冬场形状断面设计为梯形断面;按照梯形断面的设计,在所述人造越冬场内,将河道挖深至现有越冬场枯水期的水深范围;按照梯形断面的设计构建人造越冬场的河道边坡使得边坡系数为0.5‑1.8。本发明可使高原鱼类更加安全地越冬,最终可扩大高原鱼类的种群,更好的保护高原的鱼类资源和维护高原的水生态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066359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68125.6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A01K6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河流裂腹鱼的泥质人造产卵场选址和建设方法,包括步骤一、高原河流裂腹鱼的泥质人造产卵场的选址;步骤二、人造产卵场挖深至30-40cm;步骤三、泥质基质的准备;步骤四、将泥质基质覆盖到人造产卵场;步骤五、产卵场地势的重塑。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江段,使得涨水时该区域流速较小,适合裂腹鱼在此产卵,且卵粒不被水流冲走,而且产卵场地势平整,易于卵粒附着在产卵坑;另外营造产卵场底质,满足有利于裂腹鱼的掘坑行为,同时有利于维护产卵场和产卵坑的稳定,保证在裂腹鱼产卵后,产卵坑不坍塌。
-
公开(公告)号:CN11043416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42931.1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B09C1/08
Abstract: 一种双环立式自清洁型原位脱水减污电动修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孔隙水收集环、阴极保护液释放环、导水绝缘防堵阴极、惰性阳极、阴极保护液储存池、孔隙水储存池、pH传感器、蠕动泵、可编程控制器;阴极保护液释放环通过导水绝缘防堵阴极与孔隙水收集环连接,水绝缘防堵阴极环绕惰性阳极设置,水绝缘防堵阴极中设有毛细导水滤管,阴极保护液释放环通过毛细导水滤管与孔隙水收集环连通,孔隙水收集环和阴极保护液释放环与蠕动泵连接,蠕动泵与孔隙水储存池和阴极保护液储存池连通;孔隙水储存池中安装有pH传感器,pH传感器和蠕动泵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可以最大化导排孔隙水与分离污染物为目的,减轻电极堵塞和阴极区污染物富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