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98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710549572.9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华蓝藻吸附杀灭浓缩一体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水面移动平台及设于水面移动平台的吸附藻装置、杀灭藻装置、浓缩藻装置。所述吸附藻装置包括滚筒、设于滚筒表面的海绵、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机构、设于滚筒附近且可挤压海绵的滚轴、设于滚轴下方的集藻盒。所述杀灭藻装置包括储藻罐、设于储藻罐的微电流电解装置、设于储藻罐底部的滤网、排水口,集藻盒与储藻罐之间通过水泵和吸藻管连通,储藻罐与浓缩藻装置通过水泵和吸藻管连通。本发明集水华蓝藻吸附、杀灭、浓缩为一体,总装占地小,能耗低,处理藻水能力高,可连续运行,可规模化对水体中藻类进行高效采收,且不会对水体造成其他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7885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42446.7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程曝气耦合铁碳的强化脱氮潜流湿地及运行方法,包括湿地池、曝气装置、溶解氧监测系统、由上至下依次设于湿地池的湿地植物、上层填料层、中层填料层、下层填料层、底部防渗层、与上层填料层连通的进水管、与下层填料层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泵、曝气管、曝气头。本发明针对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床体缺氧、碳源不足、基质易堵塞以及脱氮效率低等问题,通过设置铁碳功能层、优化填料级配、曝气方式和强度等,营造出了不同的缺氧、厌氧和富氧区域,显著提高了潜流人工湿地硝化和反硝化强度,提升了脱氮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09851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549572.9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华蓝藻吸附杀灭浓缩一体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水面移动平台及设于水面移动平台的吸附藻装置、杀灭藻装置、浓缩藻装置。所述吸附藻装置包括滚筒、设于滚筒表面的海绵、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机构、设于滚筒附近且可挤压海绵的滚轴、设于滚轴下方的集藻盒。所述杀灭藻装置包括储藻罐、设于储藻罐的微电流电解装置、设于储藻罐底部的滤网、排水口,集藻盒与储藻罐之间通过水泵和吸藻管连通,储藻罐与浓缩藻装置通过水泵和吸藻管连通。本发明集水华蓝藻吸附、杀灭、浓缩为一体,总装占地小,能耗低,处理藻水能力高,可连续运行,可规模化对水体中藻类进行高效采收,且不会对水体造成其他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7142989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0816380.5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华蓝藻吸附杀灭浓缩一体化装置,包括水面移动平台及设于水面移动平台的吸附藻装置、杀灭藻装置、浓缩藻装置。所述吸附藻装置包括滚筒、设于滚筒表面的海绵、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机构、设于滚筒附近且可挤压海绵的滚轴、设于滚轴下方的集藻盒。所述杀灭藻装置包括储藻罐、设于储藻罐的微电流电解装置、设于储藻罐底部的滤网、排水口,集藻盒与储藻罐之间通过水泵和吸藻管连通,储藻罐与浓缩藻装置通过水泵和吸藻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集水华蓝藻吸附、杀灭、浓缩为一体,总装占地小,能耗低,处理藻水能力高,可连续运行,可规模化对水体中藻类进行高效采收,且不会对水体造成其他污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946867U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22146561.0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半程曝气耦合铁碳的强化脱氮潜流湿地,包括湿地池、曝气装置、由上至下依次设于湿地池的湿地植物、上层填料层、中层填料层、下层填料层、底部防渗层、与上层填料层连通的进水管、与下层填料层连通的出水管,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泵、曝气管、曝气头;湿地植物种植于上层填料层,中层填料层由主体填料层和铁碳填料层构成,铁碳填料层位于沿水流方向湿地系统的前半段,曝气泵设置有多个曝气接口,每个接口连接一条曝气管,曝气管沿湿地池的池壁敷设,每条曝气管连接一个曝气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铁碳功能层、优化填料级配、曝气方式和强度,营造出不同的缺氧、厌氧和富氧区域,显著提高潜流人工湿地硝化和反硝化强度,提升了脱氮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