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0594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653310.6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类环境DNA动水归趋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涉及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领域,所述测试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目标测试鱼类活体生物样本;步骤(2):在鱼类环境DNA动水归趋特性测试装置中开展鱼类环境DNA脱落特性实验;步骤(3):在步骤(2)基础上,开展鱼类环境DNA降解特性实验;步骤(4):在步骤(2)基础上,开展鱼类环境DNA吸附特性试验;步骤(5):测试分析环境DNA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解析鱼类环境DNA动水归趋特性。本发明可精确定量测试不同类型及生活史阶段鱼类环境DNA的动水归趋特性,具有重要科学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305942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53310.6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类环境DNA动水归趋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涉及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领域,所述测试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目标测试鱼类活体生物样本;步骤(2):在鱼类环境DNA动水归趋特性测试装置中开展鱼类环境DNA脱落特性实验;步骤(3):在步骤(2)基础上,开展鱼类环境DNA降解特性实验;步骤(4):在步骤(2)基础上,开展鱼类环境DNA吸附特性试验;步骤(5):测试分析环境DNA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解析鱼类环境DNA动水归趋特性。本发明可精确定量测试不同类型及生活史阶段鱼类环境DNA的动水归趋特性,具有重要科学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0566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17439.7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8/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仿生植物的仿自然鱼道,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生态领域,包括位于两侧的鱼道渠壁、位于底部的鱼道渠床、形成于鱼道渠床上且位于两侧鱼道渠壁之间的鱼道主流区、设于两侧鱼道渠壁与鱼道主流区之间的仿生植物,所述鱼道主流区呈仿自然河流弯曲布置。本发明基于不同高度及密度仿生植物布置的组合,可在鱼道垂向和平面不同区域营造出全断面多种生态水力学力条件,满足多种具有不同生态水力学行为鱼类通过的需要,并且仿生植物布置形式可在鱼道建成运行后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本发明工程量小,实施方便,多样化生态水力学条件分区可控,相较于竖缝式等传统鱼道具有明显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3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1379217.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库容实时调节的堤坝溃决试验复合模拟装置及方法,所述模拟装置包括补水系统、进水系统、试验水槽、回水系统、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补水系统包括地下水池、补水管,地下水池通过补水管与进水系统连通,进水系统与包括模型水库和进水管,模型水库通过进水管与试验水槽连通,回水系统包括沉砂池和回水渠,测量系统包括测量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与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连接的流速测量设备、水位测量设备、压力测量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电磁流量计、进水阀门。本发明通过调节模拟系统来流量大小,以满足模型和原型库水位变化的相似,进而保证坝体溃决过程的相似,从而打破模型筑坝材料选取和模型场地规模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59207.3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堤防溃口发展过程计算方法,涉及洪水灾害防御领域。所述方法考虑了水流作用力对于溃口发展速率的影响,采用溃口单宽流量为主要参数,建立溃口水流要素与发展过程之间的参数表达式,对溃口横向展宽、垂向下切两个主要发展过程进行计算。本发明可计算溃口溃决发展全过程;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所需参数少,作为计算溃口发展过程的主要参数‑‑溃口单宽流量可以由宽顶堰流量公式直接求得,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及较好的重复性与科学性,计算过程简洁;溃口单宽流量反映了水流对于溃口泥沙的冲刷作用,从溃决实际发展机理出发,建立的计算公式更符合物理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24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28046.8
申请日:2021-06-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进水口水力集清漂浮物网栅系统,包括位于进水口两侧的闸墩,闸墩的侧壁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三个门槽,分别是第一门槽、第二门槽、第三门槽,两侧闸墩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将进水口分隔为上层进水口、下层进水口,上层进水口向下游错位,在上层进水口的第二门槽、第三门槽分别安置前道集漂网栅、后道集漂网栅,下层进水口向上游错位,在下层进水口的第一门槽下部安置集沉网箱或网栅,闸墩上安装有坝顶门机。本发明依据漂浮物特性、聚集下沉特点和工程运行清理需要,充分发挥水力作用,在过程中分层利用水流收集、清理漂浮物、下潜物,提升工程运行安全,设施运行、维护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79217.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库容实时调节的堤坝溃决试验复合模拟装置及方法,所述模拟装置包括补水系统、进水系统、试验水槽、回水系统、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补水系统包括地下水池、补水管,地下水池通过补水管与进水系统连通,进水系统与包括模型水库和进水管,模型水库通过进水管与试验水槽连通,回水系统包括沉砂池和回水渠,测量系统包括测量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与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连接的流速测量设备、水位测量设备、压力测量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电磁流量计、进水阀门。本发明通过调节模拟系统来流量大小,以满足模型和原型库水位变化的相似,进而保证坝体溃决过程的相似,从而打破模型筑坝材料选取和模型场地规模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86758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0798342.0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王才欢 , 侯冬梅 , 黄明海 , 黄国兵 , 段文刚 , 杨伟 , 黄卫 , 尹正杰 , 李利 , 郭辉 , 杜兰 , 杨金波 , 胡晗 , 刘熙 , 毕胜 , 向勇 , 林新志 , 耿俊 , 薛阿强 , 殷大聪
IPC: E02B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叠梁门装置,包括拦污栅墩、拦污栅门槽、备用拦污栅门槽、拦污栅,相邻两个拦污栅墩的前端侧壁分别对应设有拦污栅门槽,相邻两个拦污栅墩的后端侧壁分别对应设有备用拦污栅门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线型平板叠梁门,所述折线型平板叠梁门置于所述拦污栅门槽内,所述拦污栅置于所述备用拦污栅门槽内。本发明与传统平板叠梁门相比,在叠梁门挡水高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改善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效果不变),可以减小电站进水口段的总水头损失,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605755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100076.2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5/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水利工程多功能一体化治漂浮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槽由若干个单槽铰接或柔性连接构成,槽身两侧是空腔,在迎漂一侧沿程设置活动导漂闸门,浮槽一端与定位设施连接,设置在电站前时,其出口端与枢纽引流孔相接,在接近引流孔的浮槽内设清漂机械;浮槽设置在库区时,其出口端与泵站相连接。本治漂浮槽系统集拦漂、导漂和清漂功能于一体,可大幅度减轻水利工程坝前及库区清漂压力,有效缓解或消除漂浮物对发电的影响,改善坝前水面环境、水质等,实现可控清漂,治漂不排漂,促进相关技术的集成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88675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98342.0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王才欢 , 侯冬梅 , 黄明海 , 黄国兵 , 段文刚 , 杨伟 , 黄卫 , 尹正杰 , 李利 , 郭辉 , 杜兰 , 杨金波 , 胡晗 , 刘熙 , 毕胜 , 向勇 , 林新志 , 耿俊 , 薛阿强 , 殷大聪
IPC: E02B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叠梁门装置,包括拦污栅墩、拦污栅门槽、备用拦污栅门槽、拦污栅,相邻两个拦污栅墩的前端侧壁分别对应设有拦污栅门槽,相邻两个拦污栅墩的后端侧壁分别对应设有备用拦污栅门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线型平板叠梁门,所述折线型平板叠梁门置于所述拦污栅门槽内,所述拦污栅置于所述备用拦污栅门槽内。本发明与传统平板叠梁门相比,在叠梁门挡水高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改善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效果不变),可以减小电站进水口段的总水头损失,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