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28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86529.0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梯级航电枢纽泄流曲线率定方法,采用原型观测、一维水力学公式计算和三维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包括:闸门控泄工况下原型观测起到率定水力学公式中的经验系数和验证三维CFD数值模拟的作用;闸门敞泄工况下经过验证的三维CFD数值模拟起到率定一维水力学公式中经验系数的作用;控泄和敞泄工况下一维水力学公式计算方法起到主要计算作用。率定时考虑泄水闸下游水位变化对泄流能力的影响,得到控泄工况下泄流曲线为随泄流量上、下游水位和闸孔开度变化的多组曲线族,敞泄工况下泄流曲线为泄流量随上、下游水位变化的一组曲线族。本发明可解决已建梯级水库泄洪调度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26724.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地下洞室交汇处水流特性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结构包括竖井泄洪洞、放水洞,所述放水洞用于前期导流和后期放空,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形成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与双洞交汇后退水隧洞连通,所述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设置与泄洪洞轴线平行的隔墙,以将泄洪洞与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隔开,隔墙底部设有底部孔口,隔墙靠放水洞的一侧设有用于孔口分流的隔墩。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地下洞室交汇处的泄洪洞大流量和放水洞小流量交汇时水流对冲产生的涌浪问题,改善隧洞交汇处流态,使得交汇段水流稳定的进入下游退水隧洞。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4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22705.6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后小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减高水头水泵水轮机上冠间隙流道内腔不连续涡结构的密封环装置,包括:径向上与上冠间隙外腔和上冠间隙内腔连接的上冠间隙迷宫密封环,所述上冠间隙迷宫密封环为多级迷宫密封环,外侧连接上冠间隙流道外腔,内侧接上冠间隙内腔;所述上冠间隙迷宫密封环包括多级密封环、多级密封腔和多级密封齿。本发明是基于常规迷宫密封环结构,明确了各级密封环的尺寸和体型,并对最后一级密封环的密封尺寸提出约束条件,以此抑制最后一级密封环进入内腔的射流流速,从而消减了射流与内腔不连续涡结构的相互作用,抑制了间隙内腔不连续涡结构及其产生的压力脉动,消减了内腔不连续涡引起的流激振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94082.5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内蒙古引绰济辽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中的圆筒式溢流调压塔结构,包括进水机构、调压机构、出水机构、外溢机构和补水机构;进水机构包括进水主管、调压塔进水管,调压塔进水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进水管和竖直进水管;调压机构包括下溢堰、下溢池;出水机构包括下溢管和出水主管;进水主管后接水平进水管和竖直进水管,来流在进入水平进水管后垂直向上拐弯进入竖直进水管;竖直进水管末端顶部设置下溢堰,竖直进水管外侧为下溢池,下溢池顶部设置外溢机构,补水机构设置在水平进水管首端与下溢管末端之间。本发明可有效阻断各管段之间的水锤波的传播,通过设置补水装置,可防止管线在出现极端负水锤波时被拉空或者管线中出现掺气对管线产生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86778.X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D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洪水传播时滞和坦化效应的梯级航电枢纽精准运行调度方法,包括:基于上级枢纽A出库流量和本级枢纽B闸前水位边界条件,构建梯级枢纽之间河道的水动力模型;通过实时监测获取所述水动力模型的上游边界条件和下游边界条件,求解所述水动力模型得到枢纽B的闸前流量;根据枢纽B的闸前流量计算枢纽B下泄流量;根据枢纽B的下泄流量,基于枢纽B的水位‑流量‑闸门开度曲线,得到枢纽B泄水闸开度,从而自动控制闸门运行调度;重复步骤一~步骤五,实现洪水下泄过程中每一时间步的闸门实时调度。本发明可精准预测下级闸门动作,确保闸前水位变幅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机组出力受到上游水位波动影响从而降低机组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88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14472.4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坝泄洪消能区过饱和总溶解气体生成模拟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进水系统;进气系统;放空系统;排水气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其中,高压反应釜的釜身上开设有观察窗,且高压反应釜内安装有磁吸搅拌装置。本发明通过进水系统和进气系统配合定量控制进入和排出高压反应釜的水体和气体质量流量,控制高压反应釜内温度、压力恒定及变化,模拟不同掺气浓度的水流射入消能区水体中过饱和总溶解气体生成的过程,同时可模拟压力条件变化时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浓度的变化,同时监测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浓度,监视过饱和气体生成过程中气泡在水体中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55156.6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既有狭窄空间内管网改造与基坑支护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该施工方法采用基坑护壁结构及横撑隔墙自上而下随挖随支,采用钢筋砼封底后形成完整基坑支护结构体系;根据功能室设置情况,在已形成的支护结构体系内自下而上分层分步浇筑、安装,同时预留相应的检查井及孔口,实现了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多功能管沟相结合的结构体系。本发明以两侧均为既有建筑物的狭窄空间内形成的基坑开挖支护结构,承担沟槽基坑两侧传递的水平土压力及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扩散应力荷载,同时针对管线改造提出了多种管线合一形成多功能管沟,临时支护与多功能管沟相结合,实现了成本低、工期短、对周边环境影响小,进一步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313941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1101393.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地下洞室交汇处水流特性的结构,包括竖井泄洪洞、放水洞,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形成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与双洞交汇后退水隧洞连通,所述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设置与泄洪洞轴线平行的隔墙,以将泄洪洞与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隔开,隔墙底部设有底部孔口,隔墙靠放水洞的一侧设有用于孔口分流的隔墩;所述竖井泄洪洞轴线与放水洞轴线夹角在15°—20°之间,所述放水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导流洞导流结束后在导流洞内衬放水钢管。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地下洞室交汇处的泄洪洞大流量和放水洞小流量交汇时水流对冲产生的涌浪问题,改善隧洞交汇处流态,使得交汇段水流稳定的进入下游退水隧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