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313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61339.1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位自然边坡和不良地质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坝区高位自然边坡和不良地质体内观监测方法和系统。该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坝区高位自然边坡和不良地质体监测仪器的分布情况,确定监测站布置位置并现场安装监测站;确定每个监测站中无线采集终端的数量和接入的监测仪器,在立杆式监测站上加装所需的无线采集终端;结合现场枢纽区通讯设施的分布和无线网关的覆盖范围,选择在邻近枢纽区通讯设施的位置安装无线网关;通过监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对无线网关和无线采集终端设备发出自动化遥测指令,及时且直观地掌握高位自然边坡和不良地质体的运行性态和安全状态。降低人工观测成本,提升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461117.3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通用化设计方法及终端设备。本方法进行了数据源动态切换设计和功能菜单动态组合设计,实现了平台通用化设计和快速搭建具体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及系统落地应用。数据源动态切换设计实现前后端服务运行时切换不同水利水电工程对象,根据业务需求,数据库存储不同的数据源信息,通过动态创建数据源实现因为不同工程而转入不同的数据源上处理。而功能菜单动态组合方法采用组件化开发模式,以一数据中心,多业务功能模块的组织方式进行各功能模块的松耦合集成,进而通过数据库配置工程对象与功能菜单关联关系,即可实现具体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动态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3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68797.6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635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的四预功能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感知与处理,通过监测设备采集数据、通过与外部系统共享数据库获得数据并获取工程基础资料;S2:数据预测,将数据感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整编,得到有效的工程数据;对监测部位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得到预测数据,对获得的有效数据及预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报告;S3:判断是否进行工程预警;S4:工程预警发布后,系统中的可视化模型对预警工程部位未来可能发生的异常状态进行仿真模拟,对仿真模拟结果进行风险评价;S5:进行风险处理,执行工程安全预案;本发明实现了工程安全监测的精准化、超前化、数字化、科学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739185.3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V10/44 , G06V10/56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程布置图的大坝安全监测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大坝安全监测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工程布置图进行大坝监测断面轮廓信息的结构化提取;工程布置图展示,并进行测点标记、信息提取及数据关联;模拟大坝监测断面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建立基于工程布置图的大坝安全监测可视化系统进行大坝安全可视化监测。本发明通过将工程安全监测实测数据与分析成果整合应用,融合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布置图和测点分布,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中实现设计图纸、实测数据、成果运用等监测信息表示层集成,拓展布置图功能业务形式,突破传统监测信息的图表展示模式,具有智能化水平高,可视化程度高,监测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68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52592.7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1D21/02 , G06F16/904 , G06F16/906 ,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利工程自动化安全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自动化监测系统和安全监测管理系统;所述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监测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安全监测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感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可视化模块。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将数据从实体工程输送至数字孪生体赋予其“体征”,进而通过安全监测管理系统预测未来工程性态变化,同时通过可视化技术将预测数据反映在数字孪生体中,仿真工程未来变形、渗流、应力应变、环境量的性态特征变化过程,以此为基础完成预警和预案处置,能够直观表达工程状态,可视化程度高,能够直观展现工程整体安全性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0753.3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40/186 , G06F40/166 , G06T1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板定制的水工程安全监测报告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水工程安全监测业务需求,对安全监测报告进行拆分,对其中需要动态更新的文本、表格和图片进行标记,制成各部分模板;步骤S2:根据需求选择部分模板构成完整的报告模板,同时给不同的文本、表格和图片标记关联相关测点和数据获取的相关配置,完成报告模板结构组成和数据输入配置;步骤S3:根据报告模板中标记和配置,从安全监测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库中获取相应格式数据对标记进行替换,自动生成报告导出。本发明有效减少人工错误和降低用户生成报告报表的难度,可快速应用于不同的水工程安全监测项目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704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23082.9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竖井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竖井地连墙内部变形自动化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施工方法,自动化监测和预警系统包括测量装置、监测站、监测管理中心站,所述测量装置预埋在地连墙中,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斜管和柔性测斜仪,所述柔性测斜仪安装在测斜管中,所述柔性测斜仪通过通讯电缆与监测站连接,用于向监测站传输监测数据,所述监测站与监测管理中心站通过移动无线通讯网络连接,所述监测管理中心站用于接收和分析监测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实时预警。本发明实现了连续墙内部变形的在线实时预警,充分发挥深竖井全生命期(从施工开始至运行期)地连墙安全提示和及时预警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4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20108.6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坝坝体与两岸灌浆平洞的绝对沉降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监测系统包括基础廊道、基础廊道左岸灌浆平洞、基础廊道右岸灌浆平洞、基础观测室Mf、左岸观测室ML、右岸观测室MR、基础水准测线Df、基础水准点Dfj;所述左岸观测室ML、或右岸观测室MR朝向岩体深部设置有竖直钻孔,所述竖直钻孔设置有双金属标;所述拱坝坝体从基础廊道以上至坝顶设置有i层坝体廊道和坝体观测室Mi,上下相邻坝体观测室Mi之间设置有竖直传高Hi。本发明不仅获得拱坝坝体与两岸灌浆平洞的绝对沉降,而且有效规避了以坝外垂直位移监测网基点作为大坝基点进行观测而存在引入较大外部误差的风险,且监测效率远高于传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9106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03068.5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2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V‑DBSCAN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输入监测数据,使用LV提取异常点;步骤S2:使用DBSCAN提取异常点;步骤S3:将步骤S1和S2中的异常点取交集,定义为准确异常点,将Step1与Step2差集中的点定义为局部可疑点,将步骤S2与S1差集中的点定义为全局可疑点;步骤S4:将步骤S1中置信区间扩大为α+β,判断局部可疑点是否异常点,若是则为异常数据,否则为正常点;步骤S5:将步骤S1中置信区间缩小为α‑β,判断全局可疑点是否为异常点,若是则为异常数据;步骤S6:综合步骤S3‑5中所有异常点。本发明具有提高准确率、降低误判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45371.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地基雷达的测点水平与铅直向变形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地基雷达获取两个相邻测点在地基雷达观测方向上的变形分量;获取地基雷达针对两个相邻测点的观测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假定两个相邻测点的水平方向变形量相同,假定两个相邻测点的铅直方向变形量相同;根据两个相邻测点在地基雷达观测方向上的变形分量,以及地基雷达针对两个相邻测点的观测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求解得到两个相邻测点的水平方向变形量和铅直方向变形量。本发明可以获取有效表征监测地面地貌变形的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