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243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10963179.9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F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涵洞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免拆除和保护的陡坡阶梯涵洞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设计的陡坡阶梯涵洞,它包括涵台基础、涵台、盖板、错台挡块、衡重式挡墙、路基填筑体、路面、边沟、护栏;将原始坡面开挖成台阶状,并浇筑涵台基础,在涵台基础上浇筑涵台,将盖板两端与涵台搭接,在盖板上浇筑错台挡块,在涵洞出口盖板顶部浇筑衡重式挡墙,之后回填压实路基并浇筑路面,在涵洞进口侧开挖边沟,在衡重式挡墙顶部安装护栏。本发明的陡坡阶梯涵洞能够适应较陡的坡面地形,与桥梁相比,结构简单,工期短,工程费用小,可以避免管道的拆移,减免了与相关部门办理手续的程序,节约了管道拆移的时间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72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404008.X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综合渗控的富水隧洞施工排水量定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得隧洞沿线天然条件下各地质段的天然涌水量估算数据,隧洞施工要求的允许渗涌水量和隧洞功能环境允许渗涌水量边界条件;b.基于隧洞各地质分段采取的渗控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各地质段在对应的渗控措施下隧洞渗涌水量的折减系数;c.基于各地质段的折减系数计算隧洞沿程的各地质段的渗控后的渗涌水量和沿程累计渗涌水量;d.确定隧洞施工至掌子面的排水量为沿程累计渗涌水量加上外供水产生的施工废水;e.选择隧洞施工至掌子面的排水量的最大值作为排水资源配置依据。本发明可获得相对可靠的隧洞施工排水量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472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404008.X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综合渗控的富水隧洞施工排水量定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得隧洞沿线天然条件下各地质段的天然涌水量估算数据,隧洞施工要求的允许渗涌水量和隧洞功能环境允许渗涌水量边界条件;b.基于隧洞各地质分段采取的渗控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各地质段在对应的渗控措施下隧洞渗涌水量的折减系数;c.基于各地质段的折减系数计算隧洞沿程的各地质段的渗控后的渗涌水量和沿程累计渗涌水量;d.确定隧洞施工至掌子面的排水量为沿程累计渗涌水量加上外供水产生的施工废水;e.选择隧洞施工至掌子面的排水量的最大值作为排水资源配置依据。本发明可获得相对可靠的隧洞施工排水量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510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152953.2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设有深竖井的水平隧洞的逃生结构,包括水平隧洞和通过竖井水平段与水平隧洞连通的竖井,水平隧洞连通有一次逃生避险洞,一次逃生避险洞升坡与竖井连通,一次逃生避险洞与水平隧洞连通处的高程等于水平隧洞的底板高程,一次逃生避险洞与竖井的连通处高于水平隧洞的顶拱高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设有深竖井的水平隧洞的逃生结构的逃生方法。本发明用于设有深竖井的水平隧洞的逃生结构及其逃生方法,在水平隧洞设置逃生避险洞,充分利用竖井作为水平隧洞的逃生通道,在大涌水突泥条件下,更好地撤离人员,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13097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1710501370.7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核反应堆洞室超大跨度穹顶中空导向开挖结构及开挖方法,该结构包括位于穹顶中心下方的中空导洞,中空导洞由穹顶轮廓岩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延伸至穹顶轮廓拱脚所在的水平面,中空导洞与洞室岩体之间设置有开挖接露面,穹顶轮廓岩面与中空导洞之间设置有第一施工通道和第二施工通道,第一施工通道从穹顶外边缘一侧沿直径方向向中空导洞延伸,第二施工通道具有与第一施工通道位于同一方向上的横向通道,横向通道从穹顶外边缘另一侧沿直径方向向中空导洞延伸,第一施工通道、横向通道在中空导洞处连通。本发明可临时减小开挖跨度,并可减小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应力水平及变形水平,且其工序间干扰小,可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8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64397.1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验添加抗剥离剂对改善酸性骨料与沥青混凝土黏附性能与确定掺入量的组合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酸性天然砾石料冲洗干净后,破碎、筛分成满足工程所需级配的粗细骨料;S2:将粗细骨料进行化学分析,确定粗细骨料为酸性骨料;S3:选取满足工程所需的沥青、满足设定技术要求的填料以及待检验的若干不同种类的抗剥落剂;S4:选取粗细骨料与沥青进行黏附性试验;S5:选取粗细骨料与沥青进行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试验;S6进行沥青薄膜烘箱老化试验;S7:按正交试验方案,分别进行水煮法、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试验和沥青薄膜烘箱老化试验。本发明方法评价客观、准确性高,为酸性骨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83790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65133.7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水管一拖多布置的混凝土内部冷却系统,包括混凝土块,将混凝土块内部沿上下游方向依次分为若干冷却单元,每个冷却单元内布置有一根冷却支管,混凝土块内部沿上下游方向还设有一根冷却进水管,每个冷却支管的进水口均连接在冷却进水管上,冷却支管的出水口均单独引出至混凝土块外部,每根冷却支管的出水口部位均设有流量控制阀。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冷却水管一拖多布置的混凝土内部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本发明冷却水管一拖多布置的混凝土内部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克服传统冷却水管布置的缺点,使混凝土各部位温降幅度更为均匀,有效减小混凝土各部位温差及温度应力,降低发生温度裂缝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39466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31832.3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施工过程安全监控方法。它包括施工过程安全数字孪生模型和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施工过程安全监控方法;所述施工过程安全数字孪生模型包括施工过程物理实体PPE,施工过程安全虚拟实体PVE,施工过程安全孪生数据PDD,安全控制服务SCS和模型连接CN;所述施工过程物理实体PPE为现实世界中待监控的施工过程;所述施工过程安全虚拟实体PVE通过虚拟建模方式来数字化表达现实世界施工过程中各工作步执行的安全状态;所述施工过程安全孪生数据PDD为施工过程安全虚拟实体PVE相关的参数化数据;所述模型连接CN为所述施工过程安全数字孪生模型各组分的互联,作为模型各组分间的数据和信息沟通的渠道。本发明具有实现施工过程安全监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8865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03108.6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14 , E21D9/00 , E21D11/1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核反应堆洞室超大跨度穹顶中空环向开挖结构及开挖方法,该结构包括位于穹顶中心下方的中空导洞,所述中空导洞由穹顶轮廓岩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延伸至穹顶轮廓拱脚所在的水平面,所述中空导洞与洞室岩体之间设置有开挖接露面,所述穹顶轮廓岩面与中空导洞之间设置有一条施工通道,所述施工通道从穹顶外边缘沿直径方向向中空导洞延伸,并与中空导洞连通。本发明先沿施工通道向穹顶内部施工,施工到中空导洞后,呈环形状向径向外部开挖,是一种从中间向外部呈闪状依次开挖的方式,可形成较大的工作面进行作业,其工序间干扰小,可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13097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501370.7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核反应堆洞室超大跨度穹顶中空导向开挖结构及开挖方法,该结构包括位于穹顶中心下方的中空导洞,中空导洞由穹顶轮廓岩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延伸至穹顶轮廓拱脚所在的水平面,中空导洞与洞室岩体之间设置有开挖接露面,穹顶轮廓岩面与中空导洞之间设置有第一施工通道和第二施工通道,第一施工通道从穹顶外边缘一侧沿直径方向向中空导洞延伸,第二施工通道具有与第一施工通道位于同一方向上的横向通道,横向通道从穹顶外边缘另一侧沿直径方向向中空导洞延伸,第一施工通道、横向通道在中空导洞处连通。本发明可临时减小开挖跨度,并可减小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应力水平及变形水平,且其工序间干扰小,可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