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107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797686.X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挡墙结构,包括挡墙,前排灌注桩、后排灌注桩和护坦,护坦的临土侧依次设有前排灌注桩、防渗桩和后排灌注桩,前排灌注桩紧靠护坦竖直段,防渗桩紧靠前排灌注桩。本发明的挡墙结构将常用于基坑支护结构和挡墙基础处理结构联合运用,既能保证挡墙满足抗滑、抗倾、抗渗稳定和减少不均匀沉降,也可抬升挡墙底板高程,减少场地开挖面。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基且施工场地局促的情况,有效克服了软土地基上施工常规挡墙结构需要墙后施工面大(做挡水围堰)的缺点。

    弧形面板支墩景观坝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91493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20094870.9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形面板支墩景观坝,包括埋入地基中的防渗墙、连接在防渗墙上端并向上露出于地表的挡水面板、以及多个支墩,挡水面板为向下游弯曲的弧形面板,挡水面板的上端具有用于形成景观瀑布的溢流端;多个支墩的上游端都与挡水面板的下游面相抵靠、并都与挡水面板相连接,每个支墩下游端的底部都固设有埋入地基中的支撑桩。本实用新型中,将防渗墙和用于支撑支墩的支撑桩埋入地基中,其在保证支撑水压力的同时又能够较好地满足抗滑、抗倾、抗渗稳定和减少不均匀沉降,适用于软土地基和砂砾石地基;另外,通过具有溢流端的挡水面板可形成景观瀑布,景观性好,且坝顶采用溢流端而不设溢流平台,故能够彻底消除行人强行通过的风险。

    一种适用于带水施工的多层机织布砂带软体排反滤层

    公开(公告)号:CN222594789U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20392984.1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带水施工的多层机织布砂带软体排反滤层,该反滤层包括反滤层本体,所述反滤层本体包括至少两层机织布叠加而成;所述反滤层本体的四周以及沿顺水流方向上间隔缝制形成若干条砂带,所述砂带内填充有砂体;所述反滤层本体沿顺水流方向上还间隔缝制有若干条通长的加筋锚固带,所述反滤层本体的四周缝制有若干个加筋带拉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带水施工的多层机织布砂带软体排反滤层结构简单,而且能够自行沉底,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同时满足反滤的要求。

    一种挡墙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34002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1146865.9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挡墙结构。该挡墙结构,包括挡墙,前排灌注桩、后排灌注桩和护坦,护坦的临土侧依次设有前排灌注桩、防渗桩和后排灌注桩,前排灌注桩紧靠护坦竖直段,防渗桩紧靠前排灌注桩。本实用新型的挡墙结构将常用于基坑支护结构和挡墙基础处理结构联合运用,既能保证挡墙满足抗滑、抗倾、抗渗稳定和减少不均匀沉降,也可抬升挡墙底板高程,减少场地开挖面。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基且施工场地局促的情况,有效克服了软土地基上施工常规挡墙结构需要墙后施工面大(做挡水围堰)的缺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通透式防汛/浪墙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77228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171567.1

    申请日:2012-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透式防汛/浪墙,包括基础及上段墙面,所述基础呈U形并且下部埋在堤坝的地下,上部作为所述防汛/浪墙两头的侧靠墙及下段墙面。所述上段墙面包括多个通过连接件并排连接的单元墙面,每个单元墙面均安装在所述下段墙面上,位于所述防汛/浪墙两头的所述单元墙面还与所述侧靠墙连接,所述基础由混凝土浇筑,所述单元墙面的材料为透光玻璃。本实用新型的通透式防汛、防汛/浪墙不但具有防浪、防洪、阻水的功能,还具有与景观相融、美化的优点,改进了外喷涂料耐候性差、掉块、脱落等问题,达到了实用与靓丽结合、景观与防洪并重的现代新型防汛/浪墙的特性与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