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77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97079.9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自浮式双浮箱套筒闸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拦污栅装置、叠梁检修门装置、事故检修门装置、弧形工作门装置以及套筒闸门,套筒闸门包括2个浮箱、顶部套筒、多节中部套筒、底部套筒,拦污栅装置、叠梁检修门装置依次设于进水口至胸墙之间的腔体中,腔体底板上开设圆孔,套筒闸门的底部套筒安装在圆孔上方,自圆孔开始的出水流道依次设置事故检修门装置、弧形工作门装置;顶部套筒、多节中部套筒、底部套筒均为双层结构且从上至下依次套设连接;两个浮箱沿套筒中心线对称布置,浮箱为封闭圆柱形,轴线与水流方向平行,浮箱与顶部套筒连接。本发明通过双浮箱和双层套筒的设计可实现取表层水体、保证取水流量以及适应大变幅水位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55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407388.7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坝结构健康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拱坝水下毁伤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毁损拱坝在泄流载荷作用下坝顶的微小振动视频;对拍摄得到的坝顶振动视频进行分解,得到视频的局部相位信息;根据局部相位信息得到拱坝自然频率和拱坝振型信息;将拱坝自然频率和拱坝振型信息导入预先构建的毁伤识别模型中,得到拱坝水下毁伤范围、毁伤程度和毁伤位置信息。通过拱坝在泄流载荷作用下坝顶的微小振动视频,可得到拱坝动力特性,通过未毁损的拱坝数据建立拱坝精细化模型及动力毁伤数据库,结合机器学习建立拱坝水下毁伤识别模型,最终实现包括拱坝水下毁伤范围、毁伤程度和毁伤位置信息的毁损拱坝水下毁伤识别,其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18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464385.2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采用天然水垫消能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两个步骤,步骤一为消能安全指数计算;步骤二为采用天然水垫消能的判别;(1)若工程的消能安全指数W大于或等于4.0,则采用天然水垫消能是可行的;(2)若工程的消能安全指数W小于4.0,则采用天然水垫消能的设计难度较大。本发明方法突破了以往消能方案比选研究过程中仅根据工程类比和实践经验进行方案初拟的局限,可帮助工程快速确定泄洪消能设计方案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向,大幅减小设计方案比选论证工作量,加快设计进度,降低设计难度及设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724348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60076.0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泄洪洞缓坡与陡坡连接结构,它包括位于上游的缓坡段、位于下游的陡坡段、以及连接在缓坡段和陡坡段之间的掺气结构;所述缓坡段的底板、陡坡段的底板和掺气结构的底板均为平面,其中所述掺气结构的底板为水平设置;所述掺气结构包括垂直跌坎、设置在垂直跌坎两端并位于两侧墙底部的通孔、设置在两侧墙内的通气管以及设置在两侧墙对应顶板内并于大气连通的进风口;两个所述通气管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通孔连接,两个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通孔为直角梯形四棱柱构型;其中,左、右两个端面为直角梯形。本发明所述连接结构大大简化了结构设计难度,减少了设计研究工作量,同时节省了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61042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20751.1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温感成像的泥石流监测与预警方法,通过利用热辐射温感成像装置对泥石流潜在发生区域进行监测,通过对泥石流监测区域划分微小单元,对各单元内物体前后时刻温感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周边单元温感信息综合判断监测目标区域泥石的运动情况,实时对泥石流的自动监测和预警。本发明分别克服了泥位监测、视频监控和次声波监测等技术中“点式”监测、需要有人值守和可见光条件及易触发误报警等缺点,具有大范围、面覆盖、高精度、全天候、全自动等监测和预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8642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63884.5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及方法,它包括待改造导流隧洞(1),所述的改造导流隧洞(1)依次分为导流隧洞A段(1.1)、生态放水洞(1.2)、导流隧洞B段(1.3);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1.1)的尾部与生态放水洞(1.2)的前端相互贯通;导流隧洞B段(1.3)位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1)的末置端;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导流隧洞闸门难以抵挡高水头及平面闸门高水头动水闭门高风险的缺点,具有满足导流隧洞下闸蓄水期不断流、大流量放水、维持河流生态、减小导流隧洞闸门挡水水压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89369.6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浮式无级变位取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进水塔及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于进水塔中的浮门门槽、叠梁门槽、事故检修门门槽、弧形工作门门槽,其中浮门门槽中设有可随水位沿着浮门门槽上下滑动的浮门,叠梁门槽中设有叠梁;浮门形成有U型过流面,表层水体从U型过流面流入下游流道,浮门的下游面底部设有挑檐,挑檐的端部设有与下游叠梁门槽中的叠梁接触的止水装置,所述叠梁由多节组成,部分叠梁叠放在叠梁门槽内挡水,另一部分叠梁存储在叠梁门库中,所述桥机用于根据水库水位变化调整叠梁门槽内的叠梁节数,将叠梁门槽内的叠梁吊出或者吊入至叠梁门库。本发明可实现取表层水体,浮门无级变位,且适应大变幅水位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82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463811.0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13
Abstract: 单位水体消能率和基岩抗冲流速相耦合的消能评估方法,包括利用单位水体消能率和消能区基岩抗冲流速两个水力学指标进行耦合计算,得到消能安全指数;根据消能安全指数的对比确定安全性和经济性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泄洪消能方案。本发明提出的消能安全指数综合考虑了泄洪消能的两种影响因素,首次将单位水体消能率和消能区基岩抗冲流速两个水力学指标进行耦合计算,可更加系统全面的对泄洪消能安全性与经济性进行评价,利用该消能安全指数,可在工程设计前期快速判断泄洪消能安全性及经济性,可尽快明确泄洪消能设计思路及主要设计方向,进而拟定泄洪消能设计方案,减少设计方案比选论证工作量,加快设计进度,降低设计难度及设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8844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71377.4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拱坝坝肩抗力岩体承载分区确定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特征参数;获取高拱坝和岩体特征参数;步骤二:岩体建模;建立不同高程拱圈及岩体二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分析;步骤三:绘制辐射状线段;在抗力岩体上沿坝趾角点绘制n条辐射状线段,读取线段上节点主压应力数值;步骤四:绘制应力变化曲线;绘制步骤三中各辐射状线段沿程应力变化曲线;步骤五:划分主次承载区;依据步骤四的应力变化曲线确定各辐射状线段上的岩体的主承载区与次承载区分界点;步骤六:绘制主次承载区分界线;连接各分界点形成主次承载区分界线。本发明具有为拱坝坝肩基础抗力岩体合理利用范围提供定量准则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52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05423.0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泄洪雾化区的可折叠信息牌,该信息牌,包括信息牌本体,信息牌本体两侧支腿通过两侧基座设置在地面上,两侧基座内均设有动力机构、滑道和滑块,动力机构与滑块连接,滑块滑动设置在滑道上,滑块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下端与滑块铰接,上端与信息牌本体对应侧的支腿铰接;信息牌本体对应侧的支腿铰接在对应侧的基座上。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滑块滑动,滑块通过连接杆带动信息牌本体发生角度变化,直至信息牌与地面贴合,实现信息牌的折叠。没有泄洪时,信息牌呈竖直状态;开始泄洪前,通过电动推杆将信息牌折叠,信息牌表面与风向基本平行,大幅降低了信息牌表面的风荷载,避免了信息牌杆件被暴风折断的危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