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6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18032.5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灌浆过程数据多维集成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并耦合模型;定义灌浆过程参数指针,耦合模型颜色;采集灌浆过程监测数据;多维度灌浆数据和三维模型集成;灌浆过程实时模型查看,及时发现灌浆异常警报信号;实时复核并分析灌浆异常成因;针对性调整灌浆施工方案。通过基于BIM技术三维可视化模型整体耦合灌浆施工过程中压水透水率数据、注灰量数据、灌浆压力、灌浆流量、抬动观测值等评价因子,可实现及时更新并直观反映被灌注地层的工程地质条件,有效减少地质条件的隐蔽性、复杂性对灌浆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直观揭露灌浆异常的成因,极大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质量的直观性及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4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52905.8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18/241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特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值;S2:获取岩芯质量RQD值、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地下水条件的参数指标;S3:计算得到条件综合评分#imgabs0#;S4:获取正常条件下相应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值;S5:随机选取边坡上任意第i点作为监测点,计算监测点的坡高#imgabs1#;S6:根据监测点的坡高#imgabs2#,计算得到坡高放大系数#imgabs3#;S7:获取监测点的水平位移#imgabs4#;S8:测算边坡上第i点的风险值#imgabs5#;S9:根据风险值#imgabs6#对边坡上第i点的稳定性进行评价;S10:循环对边坡上所有监测点进行风险评价。本发明的评价特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基于监测点的位移,可对任意点的稳定性及危险状态进行评价,安全评价更为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94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10400582.5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降雨强度的岩土质边坡开挖方法,它包括如下三个步骤;①、建立降雨强度评价指标模型;②、建立边坡分区模型;③、降雨强度评价指标模型与边坡分区模型关联,确定边坡开挖次序;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没有对降雨强度科学预测前提下,在对土质边坡施工时,若发生大强度降雨,坡面将受到强烈冲刷,甚至形成冲刷深沟,严重影响边坡安全。被雨水冲刷带走的坡面流土沿着天然冲沟最终汇入下游河道,对下游河水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缺点,具有从根本上避免了大雨强天气对土质边坡和岩土质层边坡结合部位的影响,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减少了坡面流土对下游河道的污染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4647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911303520.9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帷幕灌浆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根据大坝布置方案,以及其对于防渗的要求,建立灌浆工程结构树;拟定多条帷幕线路的平面布置及相应的帷幕底线,确定最优的渗控工程平面线路;结合地质模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坝体内灌浆廊道的空间布置,建立各层灌浆平洞空间轴线;基于灌浆平洞三维模板生成灌浆平洞模型;归纳不同部位灌浆孔布置形式,确定关键参数集,基于模板库,采用UDF方式生成帷幕灌浆孔模型。本发明生成的模型可及时更新并直观反映被灌注地层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有效减少地质条件的隐蔽性、复杂性对灌浆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极大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渗控设计合理性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5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39960.6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陡边坡预固区最优锚固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特高陡边坡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工程边坡及自然边坡高度的基本特征;S2:获取岩土体应力‑应变曲线、岩土体力学参数及劣化特征;S3:构建考虑特高陡边坡开挖卸荷损伤效应的力学模型;S4:在环境边坡上设置不同的锚固高度以及锚固措施组合;S5:对于不同的锚固措施组合分别求解边坡安全系数;S6:筛选出满足安全系数要求的锚固措施组合;S7:获取岩土体进入塑性区的高度数据集;S8:筛选符合安全系数标准及塑性区要求的锚固措施组合;S9:确定最优锚固参数。本发明利用安全系数和塑性区范围内支护的双重控制参数进行预固区计算,可以保证边坡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52905.8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18/241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特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值;S2:获取岩芯质量RQD值、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地下水条件的参数指标;S3:计算得到条件综合评分#imgabs0#;S4:获取正常条件下相应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值;S5:随机选取边坡上任意第i点作为监测点,计算监测点的坡高#imgabs1#;S6:根据监测点的坡高#imgabs2#,计算得到坡高放大系数#imgabs3#;S7:获取监测点的水平位移#imgabs4#;S8:测算边坡上第i点的风险值#imgabs5#;S9:根据风险值#imgabs6#对边坡上第i点的稳定性进行评价;S10:循环对边坡上所有监测点进行风险评价。本发明的评价特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基于监测点的位移,可对任意点的稳定性及危险状态进行评价,安全评价更为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39960.6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陡边坡预固区最优锚固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特高陡边坡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工程边坡及自然边坡高度的基本特征;S2:获取岩土体应力‑应变曲线、岩土体力学参数及劣化特征;S3:构建考虑特高陡边坡开挖卸荷损伤效应的力学模型;S4:在环境边坡上设置不同的锚固高度以及锚固措施组合;S5:对于不同的锚固措施组合分别求解边坡安全系数;S6:筛选出满足安全系数要求的锚固措施组合;S7:获取岩土体进入塑性区的高度数据集;S8:筛选符合安全系数标准及塑性区要求的锚固措施组合;S9:确定最优锚固参数。本发明利用安全系数和塑性区范围内支护的双重控制参数进行预固区计算,可以保证边坡长期稳定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1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75699.7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压条件下地连墙接缝钻芯取样孔洞的封堵方法及装置,封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扩孔钻头,沿着取样孔洞继续向岩土体内扩孔钻进,在取样孔洞外侧地层内形成半球状扩孔;S2、向取样孔洞中顶入封堵装置,封堵装置的前端可通过加压注浆形成半球状封堵端头,然后反向回拉封堵装置,以使半球状封堵端头与地连墙外壁形成密贴;S3、向取样孔洞中填充止水材料;S4、在取样孔洞的洞口安装密封结构实现洞口密封。本发明能够用于解决富水地层中超深地连墙套铣接缝位置的钻芯取样过程中,钻芯孔洞在动水环境下止水封堵难题,从而保证接缝钻芯取样引起的地连墙防渗漏性能满足施工要求,避免管涌、流砂引发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