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30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710417843.5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宜昌市城市桥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nventor: 满作武 , 孙冠军 , 陈又华 , 周昌栋 , 袁庆华 , 杨火平 , 向家菠 , 秦双乐 , 张军 , 曾艳君 , 代明净 , 李余 , 何铁汉 , 赵明华 , 曹伟轩 , 王永胜 , 刘志强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振动式桩井沉渣检测仪,包括顶板、底板、定向导杆、滑台、振动器、计米器、传动带和锥入杆;定向导杆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和底板;顶板通过拉绳与绞车连接;滑台滑动安装于定向导杆;传动带一边与滑台连接,滑台滑动带动传动带转动再带动计米器转动;振动器固定于滑台上;锥入杆固定于振动器下方,锥入杆底部设摄像头,摄像头处的锥入杆外壁为透明罩。本发明通过振动器带动锥入杆锥入沉渣层,即使沉渣中含有卵石、碎石,亦可将其挤压到一边,继续下探直至桩井底部的坚硬持力层;通过安装在锥入杆底部的摄像头,可以观测沉渣的物质成分,当沉渣厚度超过规范限值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清除沉渣。
-
公开(公告)号:CN10713064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17843.5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宜昌市城市桥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nventor: 满作武 , 孙冠军 , 陈又华 , 周昌栋 , 袁庆华 , 杨火平 , 向家菠 , 秦双乐 , 张军 , 曾艳君 , 代明净 , 李余 , 何铁汉 , 赵明华 , 曹伟轩 , 王永胜 , 刘志强
IPC: E02D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振动式桩井沉渣检测仪,包括顶板、底板、定向导杆、滑台、振动器、计米器、传动带和锥入杆;定向导杆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和底板;顶板通过拉绳与绞车连接;滑台滑动安装于定向导杆;传动带一边与滑台连接,滑台滑动带动传动带转动再带动计米器转动;振动器固定于滑台上;锥入杆固定于振动器下方,锥入杆底部设摄像头,摄像头处的锥入杆外壁为透明罩。本发明通过振动器带动锥入杆锥入沉渣层,即使沉渣中含有卵石、碎石,亦可将其挤压到一边,继续下探直至桩井底部的坚硬持力层;通过安装在锥入杆底部的摄像头,可以观测沉渣的物质成分,当沉渣厚度超过规范限值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清除沉渣。
-
公开(公告)号:CN206859277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646939.4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宜昌市城市桥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nventor: 满作武 , 孙冠军 , 陈又华 , 周昌栋 , 袁庆华 , 杨火平 , 向家菠 , 秦双乐 , 张军 , 曾艳君 , 代明净 , 李余 , 何铁汉 , 赵明华 , 曹伟轩 , 王永胜 , 刘志强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振动式桩井沉渣检测仪,包括顶板、底板、定向导杆、滑台、振动器、计米器、传动带和锥入杆;定向导杆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和底板;顶板通过拉绳与绞车连接;滑台滑动安装于定向导杆;传动带一边与滑台连接,滑台滑动带动传动带转动再带动计米器转动;振动器固定于滑台上;锥入杆固定于振动器下方,锥入杆底部设摄像头,摄像头处的锥入杆外壁为透明罩。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器带动锥入杆锥入沉渣层,即使沉渣中含有卵石、碎石,亦可将其挤压到一边,继续下探直至桩井底部的坚硬持力层;通过安装在锥入杆底部的摄像头,可以观测沉渣的物质成分,当沉渣厚度超过规范限值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清除沉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1629821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063469.9
申请日:2009-08-0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C11/00 , G03B37/00 , F21V14/02 , F21Y1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断面地下硐室数字图像采集和处理方法,它采用360°全景数码摄像设备,配置计算机;沿小断面硐室的硐底纵向轴线安设可前后衔接的活动轨道并配置小车,小车上安设摄像设备的支架,使得摄像镜头位于硐室断面的中心,且镜头的中心线与硐室纵向轴线相平行;调整摄像镜头的焦距,确定摄像设备的纵向移动步长,配置相应照明灯具;移动小车按步长对硐室进行分段拍摄,前后各分段采集的数字图像相互衔接,直至拍摄完毕;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的硐室图像进行校正、展开和拼接,最后用图像解释软件对图像进行解释。本发明解决了小断面硐室近景摄影的问题;提高了图像拼接质量和效率,图像质量好,编录处理的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29821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063469.9
申请日:2009-08-0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C11/00 , G03B37/00 , F21V14/02 , F21Y1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断面地下硐室数字图像采集和处理方法,它采用360°全景数码摄像设备,配置计算机;沿小断面硐室的硐底纵向轴线安设可前后衔接的活动轨道并配置小车,小车上安设摄像设备的支架,使得摄像镜头位于硐室断面的中心,且镜头的中心线与硐室纵向轴线相平行;调整摄像镜头的焦距,确定摄像设备的纵向移动步长,配置相应照明灯具;移动小车按步长对硐室进行分段拍摄,前后各分段采集的数字图像相互衔接,直至拍摄完毕;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的硐室图像进行校正、展开和拼接,最后用图像解释软件对图像进行解释。本发明解决了小断面硐室近景摄影的问题;提高了图象拼接质量和效率,图像质量好,编录处理的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375158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340594.7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V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孔电视成像仪井下探头多功能保护器,包括沉淀管、密封圈、上接头、碟形卡圈、下接头、透明罩管、底部固定头、带有卡槽的探头沉淀管,其特征在于:沉淀管与上接头连接在一起,碟形卡圈放置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下接头与透明罩管连接在一起,透明罩管另一端与底部固定头固定在一起,带有卡槽的探头沉淀管放置在由沉淀管、上接头、下接头、透明罩管及底部固定头连接成的结构内并被碟形卡圈卡住其卡槽,探头沉淀管与沉淀管下端之间用密封圈密封。本发明具有制作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等特点,除可以保证井下探头的安全外,还具有提高探头成像的清晰度、精准度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85781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810047809.4
申请日:2008-05-23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厚松散层的可视化探测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A、在松散层采用常规的钻进和护壁方法钻进,也就是每钻进一段钢管护壁跟进一段,钢管护壁至孔底,然后将护壁器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的方式分段下入孔内,在要进行电视摄像的孔段将外层钢管提出;B、对下入护壁器的孔段实施清洗;C、清洗完毕在有护壁器的孔段对松散层进行电视摄像。本发明成功地将高透明PMMA管制作成护壁器,使用常规的钻探工艺钻穿深厚松散层,便能获得松散层地质资料,有效地解决了深厚松散层在钻探过程中的塌孔问题,并通过电视摄像,能真实、直观的了解松散层的物质组成和其结构特性,是深厚松散层钻探工艺的重大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02375158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340594.7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V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孔电视成像仪井下探头多功能保护器,包括沉淀管、密封圈、上接头、碟形卡圈、下接头、透明罩管、底部固定头、带有卡槽的探头沉淀管,其特征在于:沉淀管与上接头连接在一起,碟形卡圈放置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下接头与透明罩管连接在一起,透明罩管另一端与底部固定头固定在一起,带有卡槽的探头沉淀管放置在由沉淀管、上接头、下接头、透明罩管及底部固定头连接成的结构内并被碟形卡圈卡住其卡槽,探头沉淀管与沉淀管下端之间用密封圈密封。本发明具有制作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等特点,除可以保证井下探头的安全外,还具有提高探头成像的清晰度、精准度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816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910272503.3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断面地下硐室进行地质勘探数字图像采集和处理方法。包括配置移动摄影车,移动摄影车上设置有垂直升降支架,垂直升降支架上安设数码摄影设备并配置照明灯具,数码摄影设备与计算机相联;按步长和幅面对硐室进行分段分幅按序拍摄,左右各个分幅和前后各个分段所采集的图像相互衔接,移动摄影车按步长不断前移,直至拍摄完毕;将采集的数字图像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的硐室图像进行校正和拼接。本发明不仅定位准确,而且拍摄过程简便;采集的图像质量好;借助计算机的辅助,既能自动控制数码摄影设备的拍摄过程,同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自动的图像拼接,有效提高了图像拼接编录的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816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72503.3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断面地下硐室进行地质勘探数字图像采集和处理方法。包括配置移动摄影车,移动摄影车上设置有垂直升降支架,垂直升降支架上安设数码摄影设备并配置照明灯具,数码摄影设备与计算机相联;按步长和幅面对硐室进行分段分幅按序拍摄,左右各个分幅和前后各个分段所采集的图像相互衔接,移动摄影车按步长不断前移,直至拍摄完毕;将采集的数字图像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的硐室图像进行校正和拼接。本发明不仅定位准确,而且拍摄过程简便;采集的图像质量好;借助计算机的辅助,既能自动控制数码摄影设备的拍摄过程,同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自动的图像拼接,有效提高了图像拼接编录的效率和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