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通信湍流信道补偿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034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293997.5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通信湍流信道补偿系统,包括:接收光学系统、液晶波片、波控器、液晶光调制器、分光棱镜、相机、通信接收机以及计算机;接收光学系统将接收到的载波光信号发送至液晶波片;波控器控制液晶波片改变载波光信号的偏振态;液晶波片将载波光信号发送至液晶光调制器;液晶光调制器改变载波光信号的波前相位分布;分光棱镜将信号分别发送至相机和通信接收机;相机和通信接收机将载波光信号发送至计算机;计算机控制波控器和液晶光调制器修正载波光信号的数据参数。可动态灵活反馈激光信号空域和时域的扰动,同时补偿湍流信道产生的光斑畸变、降低接收功率抖动,从而提高激光通信链路在湍流信道中传输的稳定性,降低通信系统误码率。

    一种基于级联柔性光栅的多点激光扫描显微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7441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74818.3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柔性光栅的多点激光扫描显微镜系统,属于光学成像领域。解决传统激光扫描显微镜结构复杂、成本高、扫描速度慢且成像质量差的问题。它包括光纤激光器;空间光准直器,用于接受光纤激光器的光束后整形为平行光束并出射第一光路,第一光路上顺次间隔布置扩束组件、分光器和反射镜,物镜出射光线照射到样品上散射后沿第二光路逆向返回经分光器反射后、由第三透镜聚焦到CCD上多束衍射组件用于使第二光路产生多个衍射光束;计算机,与CCD电性连接;多束衍射组件包括沿第二光路顺次间隔布置且栅线互相垂直的第一柔性光栅和第二柔性光栅,第一柔性光栅和第二柔性光栅的周期均可均匀改变。它主要用于样品扫描。

    一种提高空间激光通信的光束指向精度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46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724095.2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空间激光通信的光束指向精度的系统,包括:激光器、电光调制器、光学相控阵、分光镜、红外相机、信号源以及计算机;激光器与所述电光调制器相连,用于发射激光;电光调制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激光进行调制;信号源用于基于所述计算机的控制驱动所述电光调制器;光学相控阵基于所述计算机的控制进行光束角度的粗指向;分光镜将接收到的激光一部分作为激光发射,一部分作为反馈光传输至所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用于将采集到的反馈光图像传输至所述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对接收到的反馈光图像进行计算,基于计算结果解算光束指向角度,并控制所述激光器的激光频率,补偿指向误差。提高了远距离空间激光通信的光束指向精度。

    一种方形膜等比拉伸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24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73766.2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方形膜等比拉伸机构,包括:本体、驱动柱、夹紧装置、传力机构和驱动机构;驱动柱一端与夹紧装置连接并置于本体的第一直槽内,驱动柱另一端与传力机构和驱动机构上的长条通孔配合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上的旋转手柄,驱动机构带动传力机构和夹紧装置沿着第一直槽进行同步滑动;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八个方向上对方形膜进行夹紧,通过两个螺纹孔同步推杆,实现八个方向上同步拉伸,夹紧可靠,拉伸过程稳定,形状畸变幅度小;结构简单,易操作。

    基于石墨烯复合微纳光纤的高转换效率2μm波长转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36255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41015.0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基于石墨烯复合微纳光纤的高转换效率波长转换器,属于光信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全光波长转换技术中低转换效率的问题,该转换器包括2μm可调光纤激光器、2μm半导体激光器、偏振控制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掺钬光纤放大器、第一偏振无关隔离器、偏振控制器、高非线性光纤、石墨烯复合微纳光纤、第三耦合器和光谱仪;采用石墨烯复合微纳光纤、高非线性光纤和与耦合器组成的环形结构用来进一步提高波长转换效率,泵浦光和信号光可以实现最多9nm的波长调谐间隔,四波混频效应对信号调制的透明性以及瞬时性,在实现波长的再利用和再分配、发挥宽带资源,提高网络系统容量、光开关、波长路由选择、光交换方面中也有极为重要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稳定性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48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48829.7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及其工作方法,其包括旋转壳体、驱动结构、泵浦光源、带动结构、径向调节结构和增益光纤结构;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能够非常方便地对于光源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这种光源能够围绕圆形轨迹进行周期转动,并且还可以非常方便稳定地调节其圆形轨迹的直径大小,这样就使得其具体覆盖的区域和位置能够快速地进行调节和定位。通过这种圆形轨迹的环绕和变化,就可以把光源送入到不同位置的光纤内,即把光线从不同位置的光纤的中心位置输入,这样就可以根据光纤的不同性质而非常方便地对于输出激光的类型进行变化,从而提高激光的适用范围以及在需要不断变化激光类型的情况下进行适用。

    高速相干激光通信大气信道传输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9216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915139.2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高速相干激光通信大气信道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针对目前高速率空间光通信信号的大气信道传输性能的测试和分析问题,高速相干激光通信大气信道传输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高速相干激光通信发射子系统、模拟大气传输子系统、高速相干激光通信接收子系统,高速相干激光通信发射子系统的输出端口与模拟大气传输子系统的输入端口通过光纤连接、模拟大气传输子系统的输出端口与高速相干激光通信接收子系统的输入端口通过光纤连接;本发明通信系统的结构简单、成本低,128Gbit/s速率时通信系统质量稳定,灵敏度为‑37.3dBm,适用于大气激光宽带传输技术领域。

    采用长波长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18374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67541.5

    申请日:2017-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11 G08C23/04 H04N7/22

    Abstract: 采用长波长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属于远程控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通过远程信息传输并采用计算机/服务器对远端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大量数据的控制端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该系统由主机端、远程控制终端及长波长空间信息传输装置三部分组成,长波长空间信息传输装置将主机端的数字视频DVI信号、数据信号和指令进行空间传输至远程控制终端,并在远程控制终端通过长波长空间信息传输装置控制主机端工作;可应用于超净环境、极端环境设备工作的,并跨越山区、海岛、湖泊等远程服务器控制领域。

    重复频率可调掺铥锁模光纤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8583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2703.X

    申请日:201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6712 H01S3/1121

    Abstract: 重复频率可调掺铥锁模光纤激光器,属于激光器制造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可调谐范围较窄的问题,半导体激光器泵浦源、掺铒光纤放大器与波分复用器的a端依次相连,波分复用器的c端与掺铥光纤相连;掺铥光纤再与重复频率调节器相连,压电陶瓷驱动器作用在重复频率调节器上;重复频率调节器、第一偏振控制器、保偏隔离器、第二偏与80:20宽带耦合器的d端依次相连,80:20宽带耦合器的e端与模式锁定组件相连,模式锁定组件再与波分复用器的b端相连;80:20宽带耦合器的f端与90:10宽带耦合器的G端相连,90:10宽带耦合器的H端与稳频装置相连,90:10宽带耦合器的I端作为激光器的输出端。

    基于M-Z干涉仪的线性腔多波长掺铥光纤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7767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43657.4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基于M-Z干涉仪的线性腔多波长掺铥光纤激光器,属于光信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多波长掺铥光纤激光器阈值高、稳定性差、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激光泵浦源与波分复用器的a端连接,波分复用器的b端和c端分别与单模掺铥光纤和第一偏振控制器连接,第一偏振控制器的另一端和第一耦合器d1端连接,第一耦合器的d3端和第二偏振控制器连接,第二偏振控制器另一端和保偏掺铥光纤连接,保偏掺铥光纤另一端和第二耦合器的e1端连接,第二耦合器的e2端和第一耦合器的d4端连接,第二耦合器的e3端和e4端连接,第一耦合器的d2端作为输出端,掺铥光纤另一端和环行器的f1端连接,环行器的f2端和f3端连接,形成全光纤激光线性腔激光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