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39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911370873.0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结构的实际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插值和归一化等预处理;2)对步骤1)处理后的结构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时间卷积网络来充分挖掘时间序列的内部特征;3)对步骤2)提取的时间特征连接到全连接层得到预测输出;4)通过对模型超参数的分析和交叉验证,得到最佳组合参数,并将最优参数的预测结果作为最终预测结果。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监测数据的历史信息,获得长时记忆,来充分挖掘数据的时间特征,通过一维扩张卷积操作可以减少训练的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为分析结构变形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双振弦式应变计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683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1370875.X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双振弦式应变计及其工作方法,第一振弦固定于第三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第二振弦固定于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之间;第一激振电磁线圈缠绕于第一振弦上,第二激振电磁线圈缠绕于第二振弦上,激励产生和控制模块通过延时模块与第一激振电磁线圈及第二激振电磁线圈分别相连接。在激励和控制模块的作用下,采用时分复用的工作方法,结合各工作模块使得两个振弦交替工作,提高应变采样频率。通过振动信号的相关性处理,使应变计具有测量精度高、采样频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及数据采集可靠的特点。

    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双振弦式应变计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6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70875.X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双振弦式应变计及其工作方法,第一振弦固定于第三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之间,第二振弦固定于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之间;第一激振电磁线圈缠绕于第一振弦上,第二激振电磁线圈缠绕于第二振弦上,激励产生和控制模块通过延时模块与第一激振电磁线圈及第二激振电磁线圈分别相连接。在激励和控制模块的作用下,采用时分复用的工作方法,结合各工作模块使得两个振弦交替工作,提高应变采样频率。通过振动信号的相关性处理,使应变计具有测量精度高、采样频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及数据采集可靠的特点。

    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3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70873.0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结构变形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结构的实际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插值和归一化等预处理;2)对步骤1)处理后的结构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时间卷积网络来充分挖掘时间序列的内部特征;3)对步骤2)提取的时间特征连接到全连接层得到预测输出;4)通过对模型超参数的分析和交叉验证,得到最佳组合参数,并将最优参数的预测结果作为最终预测结果。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监测数据的历史信息,获得长时记忆,来充分挖掘数据的时间特征,通过一维扩张卷积操作可以减少训练的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为分析结构变形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