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压电传感器的沥青路面裂缝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80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9449.X

    申请日:2025-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压电传感器的沥青路面裂缝定位方法,包括:将多个自制的无线压电传感器以间距为D的三点式组合阵列埋置在沥青路面底部;每一无线压电传感器对应一个点位,每一无线压电传感器包括压电换能与传感模块、数据采集与无线发射模块,并通过三维3D打印封装为整体结构;通过压电换能与传感模块自动采集车辆通过相应无线压电传感器上方时产生的电压信号;通过数据采集与无线发射模块解译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幅值输出异常的三个目标点位所包围区域确定为隐蔽性裂缝区域,并根据电压信号幅值和车辆的载荷计算每一目标点位到预估裂缝点位的距离,基于至少两个距离和间距确定裂缝位置坐标。可降低路面监测成本且裂缝定位准确性高。

    一种涂层降温效果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0817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0423682.X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层降温效果测试装置,包括环境箱、控制平台、环境模拟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道路模拟装置;所述控制平台设置在环境箱外侧;所述环境模拟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道路模拟装置均设置在环境箱内,其中,所述环境模拟装置包括温度模拟装置、湿度模拟装置、风速模拟装置和光照模拟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光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环境箱内的环境参数;道路模拟装置用于模拟道路结构;所述环境模拟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道路模拟装置与控制平台相连接。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环境条件对遮热涂层评价效果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风速、辐射强度,与现有的评价装置或评价方法相比,考虑的环境因素更全面,分析数据更加准确。

    一种涂层降温效果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0817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23682.X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层降温效果测试装置,包括环境箱、控制平台、环境模拟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道路模拟装置;所述控制平台设置在环境箱外侧;所述环境模拟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道路模拟装置均设置在环境箱内,其中,所述环境模拟装置包括温度模拟装置、湿度模拟装置、风速模拟装置和光照模拟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光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环境箱内的环境参数;道路模拟装置用于模拟道路结构;所述环境模拟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道路模拟装置与控制平台相连接。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环境条件对遮热涂层评价效果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风速、辐射强度,与现有的评价装置或评价方法相比,考虑的环境因素更全面,分析数据更加准确。

    一种基于无线压电传感器的沥青路面裂缝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807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9444.7

    申请日:2025-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压电传感器的沥青路面裂缝诊断方法,包括:将多个自制的无线压电传感器按照预设间隔直线埋置在沥青路面底部;其中,每一所述无线压电传感器对应一个点位,每一所述无线压电传感器包括压电换能与传感模块、数据采集与无线发射模块,并通过三维3D打印封装为整体结构;通过所述压电换能与传感模块自动采集车辆通过相应所述无线压电传感器上方时产生的电压信号;通过所述数据采集与无线发射模块解译所述电压信号,确定电压信号幅值输出异常的目标点位,基于所述目标点位在不同载荷下的电压信号幅值进行裂缝尺寸预测。该方法可降低路面监测成本且裂缝尺寸预测准确性高。

    一种模拟道路路面材料“热岛效应”的室内试验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484286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60727.8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道路路面材料“热岛效应”的室内试验测试装置,包括环境箱,环境箱顶部悬挂模拟光源,在模拟光源下方的环境箱内设置升降试验台,升降试验台上放置待测样品,同时升降试验台上还能放置检测仪器;本实用新型可以较为真实的模拟道路路面混合料在太阳光照射下所处的环境状态,固定取像位置以便于后期试验数据的可对比性的同时减少了试验人员采用手持式摄像的劳动强度;借助红外热像仪器可以同时实现在试件顶部和侧面获取温度分布图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