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0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89206.1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铮 , 刘汉龙 , 李自强 , 周泽林 , 杨妮 , 葛垚 , 廖承周 , 刘冒佚 , 李灿 , 李彦霖 , 陈秋羽 , 张璇 , 先佳 , 陈昆萍 , 黄振兴 , 杜进义 , 张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渗漏水智能化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水压力传感器、流速传感器、实时监测仪器、远程数据终端。本发明通过系统的检测装置实现对现场渗漏水情况的全过程动态监测和预警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隧道渗漏监测需定期到场监测所导致的监测不及时的问题,让渗漏水监测变得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本发明通过多测点的监测方式对隧道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其特征在于监测范围广、监测数据准确、监测效率高、抢险反应快、数据处理方便等特点,为及时发现隧底渗漏水病害和维修争取了宝贵了时间,可有效的提高该类病害的处理效率,从而保证隧道的运营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0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89890.3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辅助铺设功能的新型防水材料,包括EVA防水材料主体、辅助魔术贴、排水圆锥凸台、密封扣、密封扣底座,所述的辅助魔术贴设置与EVA防水材料内侧;排水圆锥凸台集成在主体防水材料空白处;密封扣位于EVA防水材料左侧的内部,密封扣底座位于EVA防水材料右侧的外部。本发明的新型防水材料具有施工便捷、排水能力强、密封性好、耐久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的缩短隧道防水的施做时间以及改善传统焊接方式易漏的问题,极大的改善了隧道防水问题从而提高隧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949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60438.2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实验箱、环境调节组件、测试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实验箱内设置有实验空腔,所述实验空腔内设置有下开口的U形架,所述U形架与所述实验空腔顶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测试组件包括对中组件和顶压组件,所述对中组件包括支架、推进器和对中块,所述支架贴合所述U形架侧壁,该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环境调节组件方便模拟实际的环境,保证支撑装置在对应的环境下进行测试,以免极端环境下,测试结果与实际不符,设备方便移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测试装置采用装配式结构,同时具有对中效果,方便保证模拟支撑组件的受力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21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24242.2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结合抗滑键和局部点式加固的滑坡治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勘察、获取土体基本物理力学参数、设置挡墙、进行局部点式加固等步骤。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在边坡推力最大部位进行加固处理,节省了材料,并且带有抗滑键的挡墙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01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58060.1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湿度扩散系数的混凝土收缩应力计算方法及设备,属于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混凝土的毛细孔水分消耗量,构建混凝土的湿度传输模型;根据湿度传输模型在双面干燥条件下的湿度扩散方程,获取混凝土在双面干燥条件下的湿度扩散系数;根据混凝土的外界环境湿度,获取湿度传输模型的边界条件,并根据边界条件及湿度扩散系数,对湿度传输模型进行傅里叶求解,获得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场,以及根据内部湿度场,计算混凝土在指定时间点的收缩应力;如此,本发明能够快速计算出受其影响下的收缩应力的方法,如此,不需要通过应力测试实验即可得到收缩应力,进而降低了测试成本,并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75125.2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智能防排水系统及方法,包括隧道水压力‑排水量控制模块、服务器模块、VR交互模块、隧道水压力监控管理模块、隧道排水管理系统模块、水压力传感器模块、现场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电子阀门系统模块和运营水压力健康预警模块。本发明通过建立城市隧道BIM模型,可以实现城市隧道水压力的全过程动态监控,让决策者和管理者全局掌握,并基于BIM模型实现城市隧道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能够对城市隧道运营期阶段水压力与排水量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相关水害问题并有效防治与处理,调用相关文件查明症结并归因,达到城市隧道运营阶段的高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1280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60201.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重庆渝智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苏交科重庆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明洞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排水隧道明洞,包括明洞本体、基础层和排水单元,所述明洞本体设置在基础层中,所述排水单元包括排水外壳和提升设备,所述排水外壳预埋设置在混凝土层中,排水外壳包括流通部和引水部,流通部和引水部均呈矩形状,若干引水部沿流通部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并与流通部连通,所述引水部的上端开口,所述流通部的侧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排水部,所述排水部呈圆柱状并与流通部连通,所述排水部伸出到地层外,所述引水部中竖直滑动设置有地面挡板,所述地面挡板的两侧设置有拉索,所述拉索与提升设备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454493.0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重庆城投江长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 E21B47/002 , E21B47/022 , E21B47/04 , E21B47/085 , E21B4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炮眼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瓦斯隧道炮眼检测车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操作平台、水平旋转托架、主控制组件、液压调节组件、液压控制组件、检测组件和行走组件,所述主控制组件与所述液压调节组件、液压控制组件、检测组件和行走组件连接,该瓦斯隧道炮眼检测车装置及使用方法,设备方便通过人工遥控移动,在机架上设置有动力装置与水平旋转托架连接,方便调节角度,通过行走组件、液压控制组件、液压调节组件和主控制组件协调控制,方便调节检测组件位置,方便适应各种地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1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03146.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重庆科技大学 ,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张力索的力学分析方法,属于索模拟领域,该方法包括模拟索单元;通过静力平衡,基于索单元的自重分布载荷,求解索单元的跨中垂度,并根据索单元的跨中垂度,求解索单元的垂度分布;根据索单元的自重分布载荷,确定索单元的等效节点荷载;基于索单元的等效节点荷载集成二维平面上的索单元荷载向量;将二维平面上的索单元荷载向量推广至三维空间,得到三维空间上索单元的索单元荷载向量;基于三维空间上索单元的索单元荷载向量和索单元的位移参数,计算索单元的弹性刚度矩阵,并根据索单元的弹性刚度矩阵集成索结构的总刚度矩阵。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不能反映拉弯扭耦合现象和索的自重等均布荷载的力学行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2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65647.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重庆科技大学 ,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绞线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属于绞线结构非线性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空间梁单元建立绞线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绞线单元的两个端截面处以及绞线单元上设置若干个监测截面,通过各监测截面的切线刚度矩阵和切线抗弯刚度,计算绞线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对绞线结构施加荷载增量;计算绞线单元的位移增量;根据绞线单元的位移增量,计算绞线单元的节点内力增量;根据绞线单元的节点内力增量,计算更新后的单元节点力向量和切线刚度矩阵;直至当前增量步收敛并达到预定载荷位移,输出所需结构荷载位移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未充分考虑绞线的拉‑扭‑弯耦合特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