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坯凝固过程温度和质量控制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4666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10103080.2

    申请日:2009-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坯凝固过程温度和质量控制冷却方法,首先通过实验确定不同钢种凝固坯壳的不同连铸凝固行为与二冷低延性区域温度范围的定量关系,用于修正二冷配水冶金准则和确定合理的目标表面温度曲线,完善静态控制模型和动态控制模型,使铸坯表面温度避开移动的铸坯二冷低延性区域温度范围并充分接近目标表面温度。本发明可对坯壳温度变化特别是表面温度变化进行最优调节和控制,避免因二冷低延性区(奥氏体转变温度区间)移动引起的裂纹缺陷。

    基于凝固壳生长形貌分析的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改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0709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103105.9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凝固壳生长形貌分析的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改善方法,通过连铸坯凝固二维传热仿真模型,对钢铁连铸实际生产过程中连铸坯凝固壳的生长形貌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连铸坯的偏析形成区域及其偏析程度,并从连铸坯二次冷却工艺结构及铸坯宽度方向的冷却分布均匀性着手,通过对连铸机的二次冷却工艺结构和二冷喷嘴布置系统特别是铸坯宽度方向的冷却喷嘴布置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控制改善连铸坯中心偏析质量问题的目的;使偏析溶质均匀分配到铸坯宽度方向中心的各个部分,避免了溶质元素的局部偏析聚集导致某一位置的过度偏析,从而有效减轻连铸坯特别是板坯的中心偏析问题。

    一种连铸坯凝固过程温度和质量控制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4666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103080.2

    申请日:2009-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坯凝固过程温度和质量控制冷却方法,首先通过实验确定不同钢种凝固坯壳的不同连铸凝固行为与二冷低延性区域温度范围的定量关系,用于修正二冷配水冶金准则和确定合理的目标表面温度曲线,完善静态控制模型和动态控制模型,使铸坯表面温度避开移动的铸坯二冷低延性区域温度范围并充分接近目标表面温度。本发明可对坯壳温度变化特别是表面温度变化进行最优调节和控制,避免因二冷低延性区(奥氏体转变温度区间)移动引起的裂纹缺陷。

    基于凝固壳生长形貌分析的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改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0709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103105.9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凝固壳生长形貌分析的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改善方法,通过连铸坯凝固二维传热仿真模型,对钢铁连铸实际生产过程中连铸坯凝固壳的生长形貌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连铸坯的偏析形成区域及其偏析程度,并从连铸坯二次冷却工艺结构及铸坯宽度方向的冷却分布均匀性着手,通过对连铸机的二次冷却工艺结构和二冷喷嘴布置系统特别是铸坯宽度方向的冷却喷嘴布置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控制改善连铸坯中心偏析质量问题的目的;使偏析溶质均匀分配到铸坯宽度方向中心的各个部分,避免了溶质元素的局部偏析聚集导致某一位置的过度偏析,从而有效减轻连铸坯特别是板坯的中心偏析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