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61500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10025206.0
申请日:2012-02-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绿色建筑小区雨水收集截污系统,该系统由设在小区低势绿地内的多个子系统串联组成,所述子系统由子截污渗透系统和子沿途渗透排放系统组成。雨水在该系统内流行过程中,被蓄积、储存、渗透及滞留、消能,末端排放雨水量大幅减少;雨水在系统外部透水填料层、持水花园种植土层及其填料层、填料井的填料层等内渗透的过程中被吸附、过滤、持流,雨水携带污染物被有效去除。在系统末端,收集雨水的水量和水质得到控制,末端雨水可收集回用或者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另外,该系统延长了雨水在排放过程中的流行时间,能削减城市雨水洪峰量,同时还能美化城市居住环境,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2910787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437904.1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3 , B01D17/0211 , C02F1/001 , C02F3/04 , C02F3/06 , C02F3/101 , C02F3/105 , C02F3/107 , C02F3/32 , C02F2103/001 , C02F2303/24 , E03F5/101 ,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居民小区内的花园式雨水处理回用一体化系统。它包括位于居民小区内的低势绿地(1)中的弃流进水渠(2)、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和过滤蓄水池(4),弃流进水渠(2)围绕在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和过滤蓄水池(4)的周围,过滤蓄水池(4)的溢流出水边将环形的弃流进水渠(2)隔断,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与过滤蓄水池(4)紧连,所述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由内墙分成多个网格块(6),每个网格块(6)留有雨水漫流的豁口,各网格块(6)覆盖有植物,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的底层有改良土壤层(11)和下层填料层(19)。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雨水处理效果好、能储蓄和回用雨水,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74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41470.3
申请日:2011-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造新建城镇小区下垫面的方法,其步骤如下:第一步,开挖新建城镇小区的区域表层;开挖深度200-400mm,取出表层土壤;第二步,混合回填料;将取出的表层土壤与粉煤灰和聚丙烯酰胺进行混合均匀,其质量配合比为10:2:1;第三步,回填;将混合均匀的回填料回填到开挖的区域,填平夯实;第四步,在改造后的下垫面上进行植物的种植。在利用粉煤灰和聚丙烯酰胺进行下垫面改造后,下垫面的孔隙率得以提高,径流下渗量增加,产流时间和集水时间增加,降低了暴雨径流流量,达到源区促渗的目的;强化了雨水径流污染的吸附、絮凝、沉淀和过滤截留作用,达到了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对雨水源头水质水量控制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359172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241466.7
申请日:2011-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生活小区雨水分流收集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池、初期雨水储存池、清水池,其特征是:在初期雨水储存池的上面设有第一人工湿地,在清水池的上面设有第二人工湿地;雨污水收集暗渠收集的城市生活小区的雨水流入进水池,经过第一人工湿地流入初期雨水储存池,再经过第二人工湿地流入清水池。该系统实现了生活小区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的分流,并对其进行处理;雨水净化设施与存储设施采用上下合建的形式,减少处理工艺的占地面积;初期雨水储存池的劣质雨水在降雨结束后,利用非降雨时间空隙,排入人第二工湿地继续处理,使其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进行回用;该系统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易于操作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359145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60525.2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处理城市居民小区收集雨水的折流式持水花园系统,包括设在低势绿地内的折流式持水区,该折流式持水区的一边与低势绿地的一边齐平并设有溢流出水渠;一环形集水槽围绕在所述折流式持水区的左边、下边和右边;在环形集水槽靠近低势绿地边缘的外壁设有多个进水豁口,在环形集水槽靠近折流式持水区下边左部的内壁设有一持水区进水口;在所述折流式持水区的上面设有覆盖折流式持水区的植物种植区。本发明由于设置了导流墙、碎石阻隔带,对整个折流式持水区进行了网格化,雨水从每格子持水区向下一格漫流跌水,延长了雨水流行时间,促进了持水区内雨水持流和下渗,同时减小了雨水径流对植被带的冲刷。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20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40158.0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03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能截污式跌水井装置,包括井室,井室内设有隔板,隔板与跌水外壁之间围成跌水室,隔板与检修外壁之间围成检修室;跌水室包括跌水区和水力消能区;隔板面向跌水区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跌水消能平台,跌水外壁面向跌水区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跌水消能平台,第一跌水消能平台和第二跌水消能平台沿着竖直方向交替设置;隔板上设有溢流出水孔,且溢流出水孔的底部标高与水力消能区的顶部标高平齐;位于跌水区的跌水外壁上设有至少一根与跌水区相连通的进水管,所有的进水管与水力消能区之间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跌水消能平台或第二跌水消能平台;检修外壁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顶部标高不高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进水管的顶部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1078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37904.1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3 , B01D17/0211 , C02F1/001 , C02F3/04 , C02F3/06 , C02F3/101 , C02F3/105 , C02F3/107 , C02F3/32 , C02F2103/001 , C02F2303/24 , E03F5/101 ,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居民小区内的花园式雨水处理回用一体化系统。它包括位于居民小区内的低势绿地(1)中的弃流进水渠(2)、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和过滤蓄水池(4),弃流进水渠(2)围绕在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和过滤蓄水池(4)的周围,过滤蓄水池(4)的溢流出水边将环形的弃流进水渠(2)隔断,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与过滤蓄水池(4)紧连,所述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由内墙分成多个网格块(6),每个网格块(6)留有雨水漫流的豁口,各网格块(6)覆盖有植物,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的底层有改良土壤层(11)和下层填料层(19)。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雨水处理效果好、能储蓄和回用雨水,充分利用了雨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56150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25206.0
申请日:2012-02-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绿色建筑小区雨水收集截污系统,该系统由设在小区低势绿地内的多个子系统串联组成,所述子系统由子截污渗透系统和子沿途渗透排放系统组成。雨水在该系统内流行过程中,被蓄积、储存、渗透及滞留、消能,末端排放雨水量大幅减少;雨水在系统外部透水填料层、持水花园种植土层及其填料层、填料井的填料层等内渗透的过程中被吸附、过滤、持流,雨水携带污染物被有效去除。在系统末端,收集雨水的水量和水质得到控制,末端雨水可收集回用或者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另外,该系统延长了雨水在排放过程中的流行时间,能削减城市雨水洪峰量,同时还能美化城市居住环境,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2359172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41466.7
申请日:2011-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生活小区雨水分流收集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池、初期雨水储存池、清水池,其特征是:在初期雨水储存池的上面设有第一人工湿地,在清水池的上面设有第二人工湿地;雨污水收集暗渠收集的城市生活小区的雨水流入进水池,经过第一人工湿地流入初期雨水储存池,再经过第二人工湿地流入清水池。该系统实现了生活小区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的分流,并对其进行处理;雨水净化设施与存储设施采用上下合建的形式,减少处理工艺的占地面积;初期雨水储存池的劣质雨水在降雨结束后,利用非降雨时间空隙,排入人第二工湿地继续处理,使其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进行回用;该系统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易于操作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02450610U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20036218.9
申请日:2012-02-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小区雨水收集截污系统,该系统由设在小区低势绿地内的多个子系统串联组成,所述子系统由子截污渗透系统和子沿途渗透排放系统组成。雨水在该系统内流行过程中,被蓄积、储存、渗透及滞留、消能,末端排放雨水量大幅减少;雨水在系统外部透水填料层、持水花园种植土层及其填料层、填料井的填料层等内渗透的过程中被吸附、过滤、持流,雨水携带污染物被有效去除。在系统末端,收集雨水的水量和水质得到控制,末端雨水可收集回用或者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另外,该系统延长了雨水在排放过程中的流行时间,能削减城市雨水洪峰量,同时还能美化城市居住环境,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