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扭转减振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1660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28018.X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扭转减振器,主要包括定子、转子、螺旋推进杆和减振器缸体,磁流变扭转减振器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负载设备连接。定子上绕有多级电磁线圈,定子外壁上加工有与转子匹配的凹槽或凸起,并与内套筒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转子筒内壁加工有与定子匹配的凸起或凹槽;带有螺旋推进结构的推进杆、转子与螺旋推进杆通过连接盘互联;减振器缸体由外套筒、密封轴承和左右两个盖板组成,减振器缸体与内套筒形成一定的间隙;磁流变液充满定子、转子和减振器缸体之间的间隙。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磁流变液剪切和流动两种工作模式,具有结构紧凑,可调阻尼力大,动态范围宽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扭转振动控制的场合。

    一种大型铝合金整框低载冷压消减残余应力的方法及其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9609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23500.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型铝合金整框低载冷压消减残余应力的方法,通过冷压模具对热处理后锻件进行下压,实现锻件残余应力消减。所述冷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其中冷压模具型腔大体形状与锻件保持一致,在锻件的基础上,锻件筋条对应的模具型腔高度降低0.02h~0.05h(h为锻件筋条高度)、模具拔模斜度增大2°~4°、锻件腹板对应的模具型腔高度增大0.02h~0.1h。使得锻件整个冷压过程,冷压模具只与锻件筋条顶部及筋顶凸圆角(R1、R2)进行接触,冷压后模具能够包裹住整个锻件筋条顶部,进行冷压后的大型铝合金整框截面的残余应力在±50Mpa以内,冷变形过程载荷始终低于压机公称压力。

    自供电磁流变阻尼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86188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471102.7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电磁流变阻尼器,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易于制造等优点,其主要包括缸筒、定位筒、补偿单元、空心线圈和永磁体,所述定位筒设置在所述缸筒内将所述缸筒分为定位筒上腔体、定位筒和定位筒下腔体,所述定位筒上腔体内填充磁流变液并设置活塞、活塞杆和励磁线圈,所述定位筒下腔体内填充补偿气体,所述补偿单元设置在所述定位筒内,所述空心线圈设置在所述定位筒下腔体内,所述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空心线圈的内腔并与所述补偿单元固定,当所述活塞往复运动时,所述补偿单元带动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空心线圈的内腔往复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2770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13220.X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内部填充磁流变液的减振器缸体,和设置在所述减振器缸体内的导流板I、导流板II、用于产生电能的能量采集模块,其中能量采集模块为叶片型电磁式机械能量采集器,导流板I和导流板II相互扣合形成置物空间,能量采集模块的叶片位于所述置物空间内,且导流板I和导流板II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磁流变液流过的流道,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导流板的聚流作用,提高流动的磁流变液对叶片的冲击力,进而提高机械能的采集效率。

    磁流变扭转减振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16602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528018.X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扭转减振器,主要包括定子、转子、螺旋推进杆和减振器缸体,磁流变扭转减振器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负载设备连接。定子上绕有多级电磁线圈,定子外壁上加工有与转子匹配的凹槽或凸起,并与内套筒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转子筒内壁加工有与定子匹配的凸起或凹槽;带有螺旋推进结构的推进杆、转子与螺旋推进杆通过连接盘互联;减振器缸体由外套筒、密封轴承和左右两个盖板组成,减振器缸体与内套筒形成一定的间隙;磁流变液充满定子、转子和减振器缸体之间的间隙。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磁流变液剪切和流动两种工作模式,具有结构紧凑,可调阻尼力大,动态范围宽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扭转振动控制的场合。

    自供电磁流变阻尼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618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71102.7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电磁流变阻尼器,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易于制造等优点,其主要包括缸筒、定位筒、补偿单元、空心线圈和永磁体,所述定位筒设置在所述缸筒内将所述缸筒分为定位筒上腔体、定位筒和定位筒下腔体,所述定位筒上腔体内填充磁流变液并设置活塞、活塞杆和励磁线圈,所述定位筒下腔体内填充补偿气体,所述补偿单元设置在所述定位筒内,所述空心线圈设置在所述定位筒下腔体内,所述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空心线圈的内腔并与所述补偿单元固定,当所述活塞往复运动时,所述补偿单元带动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空心线圈的内腔往复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27703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513220.X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内部填充磁流变液的减振器缸体,和设置在所述减振器缸体内的导流板I、导流板II、用于产生电能的能量采集模块,其中能量采集模块为叶片型电磁式机械能量采集器,导流板I和导流板II相互扣合形成置物空间,能量采集模块的叶片位于所述置物空间内,且导流板I和导流板II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磁流变液流过的流道,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导流板的聚流作用,提高流动的磁流变液对叶片的冲击力,进而提高机械能的采集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