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预应力组合式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749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289578.3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预应力组合式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将夹具固定在预应力张拉装置上,步骤S20:将钢绞线放置在夹具内,进行预应力拉伸;步骤S30:将固定器固定在待加固构件体上;步骤S40:将夹具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器上,使得预应力张拉装置固定在固定器上;步骤S50:固定好后通过预应力张拉装置进行预应力拉伸调整;步骤S60:调整好后将预应力张拉装置取下,完成加固。本方法先通过夹具固定好钢绞线,然后在体外进行预紧力拉伸好,再通过夹具固定到固定器上,这时操作者可以调节预应力拉伸程度,最后取下预应力张拉装置即可完成加固。相比于现有的方案,本方法简化了步骤,节省了时间。

    一种陶粒混凝土薄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9585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89577.9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粒混凝土薄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包括主体:用于灌注陶粒混凝土的外壳;对拉螺栓:用于保证主体强度,所述对拉螺栓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包括异形组合端柱:所述异形组合端柱设有两个,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异形组合端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板设有第一螺孔;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与异形组合端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板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配合,所述对拉螺栓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底板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固定连接。本方案解决了陶粒混凝土强度不高,易变形的问题。

    狗骨式端板螺栓钢连梁联肢剪力墙

    公开(公告)号:CN102587538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079808.4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狗骨式端板螺栓钢连梁联肢剪力墙,它是在混凝土剪力墙中预埋钢框架,钢连梁与预埋钢框架的钢柱通过端板螺栓连接;将钢连梁靠近剪力墙边缘的端部位置局部削弱截面,形成“狗骨式”构造。本发明着眼于解决钢连梁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问题并改善钢连梁的抗震耗能性能,将钢框架预埋到剪力墙中,钢连梁与钢框架柱采用端板螺栓连接方式,并将钢连梁端部局部范围内的截面削弱,形成“狗骨式”构造。这样不但能够彻底解决钢连梁-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问题,实现施工简便,分析与设计更简单,还能通过“狗骨式”构造,增强钢连梁的耗能减震能力,提高联肢剪力墙体系的抗震性能。

    自复位抗震筒仓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26573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70890.3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震或减震功能的筒仓。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复位抗震筒仓,包括若干个堆叠放置的筒仓单元,每一个筒仓单元的外壁均安装有若干个锚孔,所述锚孔供若干根钢绞线穿过。将若干个筒仓单元堆叠放置时,每一根钢绞线穿过每个筒仓单元的锚孔。所述钢绞线的两端拉紧,从而形成预应力。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上筒仓左右摇摆,界面处摩擦耗能。所述结构相对于整体式的筒仓结构而言,基本周期大大提高,继而降低了地震作用和地震能量输入;同时所述结构具备自复位的功能,确保震后筒仓结构的正常使用。本发明施工方便,也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其抗震性能好。

    捆绑橡胶束消能减震建筑物

    公开(公告)号:CN10183908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79968.7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捆绑橡胶束消能减震建筑物,包括地圈梁和砌筑在地圈梁上的墙体,墙体内沿同一水平高度设置数个间距相等的橡胶束安装孔,橡胶束安装孔内设置橡胶束,且墙体由水平铺设在其内的低标号水泥砂浆层分为上部墙体和下部墙体,低标号水泥砂浆层与橡胶束的中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当遭遇大震作用时,墙体在低标号水泥砂浆层处发生错动,内置捆绑的橡胶束发生弹塑性剪切变形,从而实现耗散基础传给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对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起到了削弱作用,因而对上部结构起到了减震作用;并且橡胶束不但可以限制地震时过大的滑移量,而且具有限位复位功能;同时构造简单,取材方便,经济有效,选材环保,便于村镇建筑施工。

    基于注意力的混合网络用于长周期地震结构非线性响应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939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0875047.6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与结构抗震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注意力的混合网络用于长周期地震结构非线性响应预测方法,包括如下内容:S1.在假定结构参数具有随机概率分布情况下,基于贝叶斯更新框架系统识别方案的过渡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来识别结构系统的滞回行为;S2.通过历史记录建立长周期地震动非线性响应数据库;S3.采用自适应窗口函数来精确计算精确的局部关系,将输入数据分成多个窗口,每个窗口都使用独立的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进行预测,然后将预测连接起来以获得完整的预测序列;S4.通过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提取地震特征参数,通过LSTM在S3中提取滞回特征参数。能够快速、精确地评估和控制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响应需求。

    基于注意力的混合网络用于长周期地震结构非线性响应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93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75047.6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与结构抗震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注意力的混合网络用于长周期地震结构非线性响应预测方法,包括如下内容:S1.在假定结构参数具有随机概率分布情况下,基于贝叶斯更新框架系统识别方案的过渡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来识别结构系统的滞回行为;S2.通过历史记录建立长周期地震动非线性响应数据库;S3.采用自适应窗口函数来精确计算精确的局部关系,将输入数据分成多个窗口,每个窗口都使用独立的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进行预测,然后将预测连接起来以获得完整的预测序列;S4.通过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提取地震特征参数,通过LSTM在S3中提取滞回特征参数。能够快速、精确地评估和控制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响应需求。

    一种全周期天然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751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214388.5

    申请日:2024-08-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周期天然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建筑拟建场地的烈度、设计分组、场地类别进行评估,并将其对应震级、震中距及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进行地震动记录的筛选;S200.以规范反应谱的谱值为目标均值,标准差为变量进行模拟谱的生成,由标准差的不确定来反应地震动记录的不确定性,对于每个模拟谱,选择一个具有相似反应谱的记录,地震动反应谱和模拟谱之间的相似性使用误差平方和SSE进行评估,并选择前N个SSE最小的记录;S300.模拟谱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将近似匹配相应的目标值,采用贪婪优化方法改进步骤S200中得到的记录;S400.确定优化变量并确定各参数范围区间;S500.输出最终优化参数及选取记录结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