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78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59345.X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E类逆变器的隔离型恒压输出DC电源及其设计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和高电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DC电源包括直流电源、E类逆变器、LCL网络、串联谐振单元和整流电路,具有只需要一个开关器件、输出电压不随负载变化保持恒定的特点,解决了基于E类逆变器DC电源难以稳定输出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DC电源的设计方法,涉及变换器内部电容、电感等核心参量的计算,实现了关键元器件的优化选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E类逆变器的隔离型恒压输出DC电源,具有强隔离、恒定电压输出、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点,能广泛应用在无线传能系统、高频交流或者直流电源、隔离型传感器以及驱动装置取能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2441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565863.X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95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开环共模电压注入的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Hybrid Clamped Converter,HCC)电容电压波动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其中,控制方法基于三相HCC逆变器,通过在参考波上注入具有特定幅值和相位的共模电压和使用移相脉宽调制方法,完成对HCC变流器中电容电压和输出电压电流的有效控制。本发明提供了产生有效抑制母线端电容电压波动的共模电压算法,通过开环注入避免了电容电压量传感器的引入,降低了控制HCC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本发明方法可以显著抑制HCC变流器中母线端电容电压在低输出频率段的剧烈电容电压波动,减小了母线端电容容值和体积,提高了系统输出电压电流品质和系统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907611.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电路及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电路包括交流电源,限流电阻,串联电感,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和负载,本发明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电路,所需硬件设备少,安装便捷,成本低廉。本发明还提供了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方法,通过交流电源电压方向调节开关触发脉冲占空比改变充电回路,依次对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飞跨电容和直流母线电容进行充电,并将各电容电压充电至额定工作值,充电过程中无大冲击电流产生,充电时间短,有效保障了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系统的安全软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9150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15326.4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95 , H02M7/5387 , H02M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飞跨电容最小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工作时的系统参数;步骤2:根据HCC工作时的功率因数,当系统功率因数小于0.3时,进入步骤3;当系统功率因数大于等于0.3时,进入步骤4;步骤3:当系统功率因数小于0.3时,根据负载情况计算阻抗Z,并利用该阻抗阻抗Z确定系统最大负载电流幅值I,根据系统最大负载电流幅值I和系统参数,确定最小飞跨电容值Cfx_min;步骤4:当系统功率因数大于等于0.3时,根据飞跨电容最大波动出现时刻计算得到对应时刻的负载电流幅值,根据相应的负载电流幅值和系统参数,确定最小飞跨电容值Cfx_min。该方法实现了对HCC变流器中最小飞跨电容的快速精准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57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52357.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取能技术的高压碳化硅器件驱动装置,包括:逆变器、发射线圈、接收线圈、整流子模块和驱动子模块;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发射线圈用于将交流电以交变磁场;接收线圈用于将发射线圈发射的交变磁场转换为交流电输送给整流子模块;整流子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提供给驱动子模块;驱动子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高压碳化硅器件开通和关断所需要的门级电压,以控制所述高压碳化硅器件的开通和关断。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无线取能技术的高压碳化硅器件驱动装置,通过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提供一段中长距离的空气间隙从而实现高隔离电压、低耦合电容、低电磁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24416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5863.X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95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开环共模电压注入的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Hybrid Clamped Converter,HCC)电容电压波动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其中,控制方法基于三相HCC逆变器,通过在参考波上注入具有特定幅值和相位的共模电压和使用移相脉宽调制方法,完成对HCC变流器中电容电压和输出电压电流的有效控制。本发明提供了产生有效抑制母线端电容电压波动的共模电压算法,通过开环注入避免了电容电压量传感器的引入,降低了控制HCC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本发明方法可以显著抑制HCC变流器中母线端电容电压在低输出频率段的剧烈电容电压波动,减小了母线端电容容值和体积,提高了系统输出电压电流品质和系统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5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910180.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M1/36 , H02M1/32 ,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相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启动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软启动控制方法基于三相HCC系统,通过改变不同的开关组合状态,形成直流母线端电容充电回路和飞跨电容充电回路,飞跨电容充电回路具有三种电路状态,能够在一个短周期内于三种电路状态间等时切换。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相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软启动的控制方法,可将三相HCC系统中的所有电容快速可靠地充电至额定工作电压,避免了启动过程中产生大冲击电流,充分保障了三相HCC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有助于三相HCC在DC/AC电能变换领域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150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15627.7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95 , H02M7/5387 , H02M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HybridClampedConverter,HCC)的直流母线电容最小化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工作时的系统参数;确定调制波;根据调制波确定各开关占空比;确定系统总的中性点电流;系统上、下直流母线电容电压的基波分量;确定上、下直流母线电容的最大电压波动;通过对电容值进行遍历确定满足系统电容电压波动要求的最小直流母线电容值。本发明不仅降低了大功率HCC系统的设计复杂度和成本,还能提高变流器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2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07611.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电路及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电路包括交流电源,限流电阻,串联电感,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和负载,本发明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电路,所需硬件设备少,安装便捷,成本低廉。本发明还提供了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充电方法,通过交流电源电压方向调节开关触发脉冲占空比改变充电回路,依次对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飞跨电容和直流母线电容进行充电,并将各电容电压充电至额定工作值,充电过程中无大冲击电流产生,充电时间短,有效保障了电网侧供电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系统的安全软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52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10180.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M1/36 , H02M1/32 ,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相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的软启动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软启动控制方法基于三相HCC系统,通过改变不同的开关组合状态,形成直流母线端电容充电回路和飞跨电容充电回路,飞跨电容充电回路具有三种电路状态,能够在一个短周期内于三种电路状态间等时切换。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相混合式多电平变流器软启动的控制方法,可将三相HCC系统中的所有电容快速可靠地充电至额定工作电压,避免了启动过程中产生大冲击电流,充分保障了三相HCC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有助于三相HCC在DC/AC电能变换领域的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