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脉冲致裂与渗透率测试一体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514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05306.0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脉冲致裂与渗透率测试一体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气源、第二气源、二氧化碳气源、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气动阀、电磁阀、空压机、时间继电器、转换模块、具有数据采集功能的控制主机、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气体回收罐和原位环境模拟系统,原位环境模拟系统包括岩芯夹持器、温度控制腔体和轴围压加载终端,能实现压裂前的岩芯原始渗透率测试、超临界二氧化碳脉冲压裂岩芯和压裂后的岩芯渗透率测试,具有智能化、操作方便等优点,并且更为逼真的模拟了现场工作条件,从而使测量结果更为真实、准确。

    一种储层改造压裂用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674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358758.7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层改造压裂用粘土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以对氨基苯酚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醇钠的催化下,得到中间产物式I;(2)以中间产物式I和氨气为原料,得到如式II所示的储层改造压裂用粘土稳定剂。式II含有极性较高的苯环,就使得其存在一般聚醚胺粘土稳定剂优点的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极性,使得在做为压裂液添加剂所使用之后,更容易对其进行反排,对环境有着更好的保护,且在防膨率评价方面也更有优势,对油气田开采方面更具有发展前景。

    一种非常规气藏压裂用纳米乳液助排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3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86732.6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常规气藏压裂用纳米乳液助排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计,包括以下组分:10~30%的非极性油相、10~15%主表面活性剂和10~15%的助表面活性剂,余量为无机盐水溶液,所述非极性油相为碳链长度为7~10的烷烃,所述烷烃为环烷烃和链烷烃;所述主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吐温;助表面活性剂为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或正戊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无机盐是可溶性的金属卤化物。本助排剂可将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20.1mN/m,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使水与岩石表面的接触角超过90°,显著削弱毛管力作用,极大提高非常规气储层压裂液返排效果。

    超临界二氧化碳脉冲致裂与渗透率测试一体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5140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305306.0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脉冲致裂与渗透率测试一体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气源、第二气源、二氧化碳气源、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气动阀、电磁阀、空压机、时间继电器、转换模块、具有数据采集功能的控制主机、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气体回收罐和原位环境模拟系统,原位环境模拟系统包括岩芯夹持器、温度控制腔体和轴围压加载终端,能实现压裂前的岩芯原始渗透率测试、超临界二氧化碳脉冲压裂岩芯和压裂后的岩芯渗透率测试,具有智能化、操作方便等优点,并且更为逼真的模拟了现场工作条件,从而使测量结果更为真实、准确。

    一种非常规气藏压裂用纳米乳液助排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378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1286732.6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常规气藏压裂用纳米乳液助排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计,包括以下组分:10~30%的非极性油相、10~15%主表面活性剂和10~15%的助表面活性剂,余量为无机盐水溶液,所述非极性油相为碳链长度为7~10的烷烃,所述烷烃为环烷烃和链烷烃;所述主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吐温;助表面活性剂为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或正戊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无机盐是可溶性的金属卤化物。本助排剂可将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20.1mN/m,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使水与岩石表面的接触角超过90°,显著削弱毛管力作用,极大提高非常规气储层压裂液返排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